《醫宗說約》~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大便不通

心肺清肅腎水節,津液充足內不熱,大便濕潤自調均,若還秘結津液竭。大腸無血致成災,更兼邪熱因而結,壯年氣盛可下之,大小承氣真奇絕(湯見傷寒);婦人產後及老人,久病之後作虛說,若用巴豆並硝黃,暫時取快禍最烈,《千金》潤燥是良方。生熟地黃當歸帖,蘇子桃杏共麻仁(四味炒為末),枳殼厚朴黃芩列,甘草燈心共水煎。

秘甚還加大黃劫(大黃用酒拌,蒸曬九次,便通即去之),腹痛檳榔木香開,氣虛人參郁李來,痰火瓜蔞並竹瀝,風閉羌活牙皂裁(一加郁李仁),老人蓯蓉(人)參麥(冬)用,產婦(川)芎(白)芍紅花該,小便多時或自汗(津液枯竭之故),人參麥(冬)(五)味用扶衰。

示吉按:丹溪曰西北人壯實,開結為主;東南人氣弱,潤燥為要。然因其地而分,不若隨其證而治。蓋便結因風寒熱病者,雖東南雖老弱,非用硝黃不可,仲景所謂急下法也。便結因於病後失血產後者,雖西北雖年少,亦宜滋陰補養,丹溪所謂潤燥法也。變通而治何病不克?至於結在廣腸,導法尤為捷要。三法附後:

一用豬膽二三個,每個傾去少許,仍入醋在內,用蘆管相接,縛定一頭,套入穀道,以手捻之,令病人提氣,如忍大便狀,膽汁入內即通,蓋酸苦能益陰潤燥也。

一用香菜油或麻油入豬膽中,如上導法。

一蜜導法,用白蜜六七兩,煉稠厚黃色,滴水凝硬,再加入鹽五分,皂牙末五分,和勻,急傾入冷水中,捻如指大三四塊,先將香油抹穀道中,後用蜜條放入即通。

白話文:

[大便不暢]

心肺功能正常,腎臟水分調節得宜,身體的津液充足,體內就不會過熱,大便自然濕潤且順暢。如果大便仍然乾硬難解,那可能是津液已耗盡。大腸缺乏血液供應會導致問題,加上邪熱助紂為虐,糞便就容易結塊。壯年人氣血旺盛,可以使用強力的瀉藥,像大、小承氣湯(詳細配方請參考《傷寒論》)效果就很顯著;但婦女產後、老年人以及長期患病導致體虛的人,如果使用巴豆、芒硝和大黃等強烈瀉藥,雖然短時間內可能舒緩症狀,但後果卻是最嚴重的,《千金方》中記載的潤燥方纔是更好的選擇。

潤燥方的成分包括生地、熟地、當歸、紫蘇子、桃仁、杏仁、麻仁(這四種需炒熟磨成粉)、枳殼、厚朴、黃芩、甘草、燈心草,一起用水煎煮。

如果便祕情況非常嚴重,可以再加入經酒拌、蒸曬九次的大黃,但一旦大便通了,就應該停止使用。若腹部疼痛,可用檳榔和木香;若是氣虛,則可加入人參和郁李仁;痰火旺盛,可使用瓜萎和竹瀝;若是風閉,可用羌活和牙皁(有時會添加郁李仁)。對於老年人,可用蓯蓉、人參和麥冬;產婦可用川芎、白芍和紅花。如果小便頻繁或自汗,是因為津液枯竭,可用人參、麥冬和五味子來滋補。

根據丹溪先生的說法,西北地區的人體質壯實,適合使用開結法;而東南地區的人體質較弱,則以潤燥為主。然而,治療方法應該根據病情而非地域來決定。例如,因風寒熱病導致的便祕,即使是東南地區或是老弱者,也需要使用硝黃類藥物,這是仲景所謂的急下法。而如果是因病後失血、產後導致的便祕,即使在西北地區或年輕人,也應該滋陰補養,這就是丹溪先生所提倡的潤燥法。靈活運用治療方式,何病不能治癒?

至於結腸部位的便祕,導泄法更是快捷有效。以下是三種導泄法:

  1. 使用二到三個豬膽,先倒出一些膽汁,再加入醋,用蘆葦管連接,固定一端,插入肛門,用手捏壓,讓患者吸氣,做出像是憋住大便的動作,膽汁進入體內後,就能順利排便,因為酸苦的膽汁能滋陰潤燥。

  2. 將香菜油或麻油倒入豬膽中,按照上述的導泄法操作。

  3. 蜂蜜導泄法,使用六到七兩的白蜂蜜,加熱至濃稠黃色,滴入水中會凝固,再加入五分鹽和五分皁角末,攪拌均勻,迅速倒入冷水中,搓成手指大小的三四塊,先將香油塗抹在肛門內,再放入蜂蜜條,就能順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