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二 (4)
卷之二 (4)
1. 腰痛
先天之本惟兩腎,位在腰間藏精應,房勞過度兩腎虛,邪氣客之腰痛病。腎虛為主有瘀血,或濕或痰或鬱熱,風寒挫閃總能疼。益坎湯中加減說,山藥山萸熟地黃,香附烏藥續斷截,杜仲故紙鹽酒炒,丹皮澤瀉砂仁接,引用青鹽空心飲。
尋常腰痛自然絕(痛之不已,習以為常,屬虛),知母黃柏脈數添(或手足心熱,面紅口乾,屬熱),炮姜肉桂脈遲設(症足冷無熱,不渴或瀉,屬寒),寒濕時見熱能除(加蒼朮、白朮、肉桂、良薑),天陰疼痛知濕熱(加黃柏、蒼朮、白朮、川芎、白茯苓),挫閃板疼難俯仰,歸尾桃仁牛膝列,便結大黃並桂枝,赤芍紅花治瘀血(內有塊痛,日輕夜重,為瘀血,治同挫閃)。
尺脈浮時定是風,天麻防風羌獨活;脈來滑疾又名痰,腰背重注走串雜,南星半夏白茯苓,白芷撫芎二術奪;腰痛雖虛禁參耆,寒涼之劑不宜遏;久痛須加官桂開,痛甚不妨加乳(香)沒(藥)。秘法引經豬腰子,煮湯煎藥功奇特;若還大便秘不通,酒蒸大黃不可忽。又有腎著若物纏,腰重如帶五千錢,體冷如冰小便利,白茯炮姜(各四錢)甘(草,炙)(白)術(各三錢,炒)煎(每服四錢,空心服)。
示吉曰:腰為腎府。腎坎象也,水火併焉。水衰則相火旺而腎熱,火虛則陰翳襲而腎寒,水火俱衰。土乘邪干,均令腰痛,官青娥丸。大茴、杜仲、故子(鹽酒炒)各一兩,熟地二兩,胡桃肉四兩,為末,蜜丸,空心酒下。
一方,用豬腰子一具,剖開入青鹽三錢,杜仲末五錢,濕紙包裹,煨熟,空心食之妙。
吹鼻點眼治閃腰痛法,一用木香一錢,麝香三分,為細末,右痛吹左鼻,左痛吹右鼻,令病人手上下和之。一用兩瓜皮陰乾,為細末,點目內眥睛明穴,立愈。
白話文:
[腰痛]
腰痛的根本原因在於腎臟,它們位於腰部,負責儲存精氣。如果性生活過度,會導致腎虛,這時如果受到外邪的侵擾,就會引起腰痛。主要原因是腎虛,可能伴隨瘀血、濕氣、痰液或鬱熱,風寒的影響也會讓腰痛加劇。
在「益坎湯」中,我們可以加入或減少某些成分來調節,如山藥、山茱萸、熟地黃、香附、烏藥、續斷、杜仲、故紙、丹皮、澤瀉、砂仁等,並以青鹽和空腹飲用。
通常腰痛會自然消失(如果持續痛,且成為日常,那可能是虛弱),如果脈搏數量增加,或出現手腳心熱、臉紅口乾,可能是因為熱。炮製的薑和肉桂適用於脈搏遲緩的情況(症狀包括腳冷無熱、不渴或拉肚子,可能屬於寒)。寒濕情況下,加入蒼朮、白朮、肉桂、良薑能去除熱氣。天陰時腰痛,可能是濕熱,可加入黃柏、蒼朮、白朮、川芎、白茯苓。挫傷或扭傷導致腰痛,可使用歸尾、桃仁、牛膝。便祕時,可用大黃和桂枝。赤芍和紅花能治療瘀血(內部有硬塊,痛感白天輕晚上重,這是瘀血,治療方法與挫傷或扭傷相同)。
如果手腕脈搏浮動,可能是風邪,可用天麻、防風、羌活、獨活。如果脈搏滑疾,可能是痰,腰背感覺沉重,可用南星、半夏、白茯苓、白芷、撫芎、二術。
腰痛雖然是虛弱,但不能隨意補充人參和黃耆,寒涼的藥物也不宜過多。長期腰痛,可以加入官桂。疼痛嚴重時,可以加入乳香和沒藥。
有一種特殊方法,使用豬腰子煮湯煎藥,效果特別好。如果便祕,不可忽視酒蒸大黃。還有一種情況,腎部像被東西纏繞,腰重如帶五千錢,身體冰冷,小便頻繁,可以用白茯苓、炮薑、炙甘草、炒白朮。
腰是腎的所在。腎像坎卦一樣,包含水火。水衰竭,相火旺盛,腎會熱;火虛,陰翳會侵襲,腎會寒。水火都衰竭,土乘邪幹,都會導致腰痛。有一個青娥丸的配方,大茴、杜仲、故子各一兩,熟地二兩,胡桃肉四兩,研磨成粉,用蜜丸,空腹時用酒送服。
另一個配方,使用一對豬腰子,剖開後放入三錢青鹽,五錢杜仲末,用濕紙包裹,烤熟,空腹食用。
吹鼻點眼治療腰痛的方法,一種是使用一錢木香,三分麝香,研磨成細末,右邊痛就吹左鼻,左邊痛就吹右鼻,讓患者的手上下揉搓。另一種是使用兩瓜皮陰乾,研磨成細末,點在眼睛的睛明穴,立刻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