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小兒科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小兒科卷之四 (4)

1. 痧疹斑

小兒痧疹屬風熱,煩悶焦躁啼不歇,汗下之後熱轉增,痧疹將發醫之訣。頭粒細小痧疹來,細點無頭斑症列,欲出未出須升散。牛蒡升麻乾葛慣,防風薄荷及甘(草)陳(皮),水姜煎服古方撰,已出之後去(干)葛(升)麻,加入元(參)(黃)芩定不差,知(母)(花)粉(山)梔(黃)連能消熱,咽喉疼痛(青)黛桔(梗)拿,大便秘結大黃用,自汗口渴石膏查。

一方治痧子不發,用櫻桃核打碎,泡湯與之。

白話文:

小孩出痧疹是風熱引起的,孩子會煩躁不安、哭鬧不停,出汗後反而更熱,痧疹快要發出來時,要趕快治療。如果痧疹出現時,頭上是細小的疹子,像細小的點點,沒有明顯的頭,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就要用升散的藥物治療。牛蒡、升麻、葛根、防風、薄荷、甘草、陳皮,加上水姜煎服,這是古方。痧疹長出來之後,就可以去掉葛根、升麻,加入人參、黃芩,這樣效果會更好。知母、花粉、山梔、黃連都能消熱,如果喉嚨痛,可以用青黛、桔梗。如果便秘,就用大黃,如果出汗、口渴,就用石膏。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痧疹不發,就是用櫻桃核打碎,泡水給孩子喝。

2. 風寒

風寒之症若何成?頭痛發熱咳嗽生,傷寒無汗風自汗,鼻塞身重拘急形。解表先服通神散,若夾驚痰細酌斟。

白話文:

當遭遇寒冷侵襲時,會出現什麼病症呢?可能會有頭痛、發燒和咳嗽等症狀產生。如果因為受涼而沒有出汗,那麼身體自然就會出一些汗水來調節溫度;同時還可能感到鼻子堵塞、全身沈重以及肌肉緊繃的情況。在治療這種疾病之前,可以先服用「通神散」這個藥方進行緩解;但如果患者還有其他如驚恐或痰多等情況的話,就需要仔細考慮是否適合使用此處方了。

3. 傷食

乳食不化自飽悶,噯氣作酸或吐甚,下泄臭屁不思食,沉香末子藥可進,大便結者小牛黃,食隨利去法有信。

白話文:

當食物和奶水在胃裡不能被消化時,會感到腹部脹痛、嘔心。如果打嗝帶有一股酸味或者嘔吐嚴重,並且放出惡臭的屁,不想吃東西,可以服用【沈香末子】這個草藥配方。如果大便乾硬,可以在【沈香末子】中加入一些【牛黃】,這樣可以使排便順暢,效果可靠。

4. 嘔吐

乳食傷胃則嘔吐,食消吐定法所布,沉香末子是總司(用濃薑汁調下),不愈定吐飲功大,半夏陳皮及藿香,(神)曲(麥)芽厚朴木香助,水煎臨服加薑汁。口渴身熱黃連入,身冷不渴炮乾薑,脈遲厥冷(人)參(白)術益,夏月香薷滑石添,大便秘時檳榔吃(秘甚者用小牛黃丸,薑湯化下)。

白話文:

吃太多奶製品會傷胃導致嘔吐,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用沉香末子治療,用濃薑汁調和服用。如果效果不佳,則可以使用定吐飲。半夏、陳皮、藿香、神曲、麥芽、厚朴、木香等藥材可以輔助治療,水煎好後,臨服用時再加薑汁。如果患者口渴且身體發熱,則加入黃連;如果身體冰冷不渴,則改用炮乾薑。如果脈搏遲緩,身體冰冷,則加入人參和白術。夏季則可以加些香薷和滑石。如果便秘,則可以用檳榔治療,如果便秘嚴重,則可以用小牛黃丸,用薑湯化開服用。

5. 泄瀉

乳食傷脾泄瀉症,健脾消食利水應,沉香末子亦可施,實脾利水煎方定,蒼朮白朮白茯苓,山藥扁豆甘草順,澤瀉木通及木香,砂仁煨姜陳皮進。有熱須增姜炒(黃)連,無熱肉果炮姜性(姜用少許),食積腹痛(神)曲麥芽,(山)楂卜(子)(枳)實(厚)樸檳榔令。

白話文:

乳製品傷脾導致腹瀉,要健脾消食利水,沉香末子方可使用,實脾利水煎方可確定,蒼朮白朮白茯苓、山藥扁豆甘草順利,澤瀉木通及木香、砂仁煨姜陳皮進補。有熱須增姜炒黃連,無熱肉果炮姜性(姜用少許),食積腹痛神曲麥芽、山楂枳實厚樸檳榔令。

6.

夏月吐瀉多因暑,加減香薷飲可止。香薷藿香及木香,厚朴陳皮(神)曲麥(芽)始,半夏茯苓並木通,扁豆蒼朮滑石同,熱加黃連去蒼朮,瀉多炒芍亦良工,有食山楂枳實妙,臨服薑汁助成功。

白話文:

夏季吐瀉,大多是因為暑氣所致,可以用「加減香薷飲」來止瀉。

藥方包括:香薷、藿香、木香、厚朴、陳皮、神曲、麥芽、半夏、茯苓、木通、扁豆、蒼朮、滑石。

若患者體內有熱,則可加入黃連,並去除蒼朮。若患者瀉痢過多,可加入炒芍藥,效果亦佳。

若患者食積,則可加入山楂、枳實,效果更佳。

服用藥方前,可加入薑汁,有助於藥效發揮。

按:燒針丸治小兒吐瀉甚效。用東丹、硃砂、白礬等分為細末,棗肉為丸,丸如黃豆大,每服三四丸,戳針尖上,燈火燒過,研細涼水調服。外用綠豆粉以雞子清調成膏,如吐塗兩腳心,瀉塗囟門上,止則去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記載的是一個治療小兒嘔吐腹瀉的古方:「燒針丸」。

方劑如下:

  • **藥材:**東丹、硃砂、白礬,三味藥材等量研成細末。
  • **丸劑製作:**用棗肉將藥末搓成丸子,大小如黃豆。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到四粒丸藥,用針尖戳一下丸藥,在燈火上燒過,研成細粉,再用涼水調服。
  • **外用藥膏:**用綠豆粉和雞蛋清調製成膏狀,嘔吐時塗抹在雙腳心,腹瀉時塗抹在囟門上,症狀停止後再擦去。

簡單來說,這個方劑採用內服和外敷兩種方式,以治療小兒嘔吐腹瀉。內服的「燒針丸」可能藉由硃砂的鎮靜作用來緩解嘔吐,同時白礬可以收斂止瀉;外敷的綠豆粉雞蛋清膏則可能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

7.

痢疾皆因傷濕熱,白傷氣兮赤傷血,新積多血久積膿。初起腹痛下之訣(通因通用之法,用小牛黃丸、珍珠丹,後服肥兒丸調理),表熱太甚薑茶煎,內熱口渴香連截,嘔逆噤口用石蓮,為末調下病能絕。

薑茶煎,用生薑切片,細茶各三錢,並水煎服。痢而兼外感者用之,血痢加連根韭菜汁酒調服。

香連丸,治內熱口渴,肛門焦痛。用川黃連十兩切片,薑汁拌炒,木香二兩,為細末,神麯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分量大小酌用,白湯下。

白話文:

痢疾都是因為傷了濕熱引起的,白色痢疾傷的是氣,紅色痢疾傷的是血,新發生的痢疾多是血,久病的痢疾多是膿。剛開始腹痛拉肚子時,可以用小牛黃丸和珍珠丹治療,之後再服用肥兒丸調理。如果外感表熱太甚,可以用薑茶煎;內熱口渴,可以用香連丸;嘔吐、口噤,可以用石蓮末調服,可以有效治療。

薑茶煎是用生薑切片,細茶各三錢,加水煎服,適用於痢疾兼外感的患者。血痢則要加連根韭菜汁用酒調服。

香連丸是用川黃連十兩切片,用薑汁拌炒,再加入木香二兩,研成細末,用神麴糊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到五丸,可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用白湯送服。

石蓮散,石蓮肉炒去心,為末,每服一二錢,陳倉米飲調下。如嘔,加薑汁一匙同服。

久痢塞劑,用粟殼、木香、榴皮、細茶、烏梅肉各二錢,白蜜、砂糖各五錢,紅痢多糖,白痢多蜜,水二盅,煎八分,去渣服(大人亦用)。

白話文:

石蓮散是用石蓮肉去除中心部位,炒乾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陳倉米熬成的湯藥送服。如果服用後感到嘔吐,可以加入一匙薑汁一起服用。

治療久痢的塞劑,用粟殼、木香、榴皮、細茶、烏梅肉各二錢,白蜜、砂糖各五錢,紅痢加多糖,白痢加多蜜,用水兩盅煎煮至八分,去渣服用(成人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