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三 (10)
卷之三 (10)
1. 陽明少陽
和解證另有方,《濟生》加減柴胡湯,產後血羸發寒熱,飲食少進腹脹忙,陽明不眠少陽嘔,隨症加減保無妨。
加減柴胡紫(蘇)陳(皮)(人)參,酒炒白芍川芎勻,甘草丹皮並半夏,生薑大棗水煎吞。口渴不眠加乾葛,竹葉知母亦須行(去芎半);惡露未淨加生地,荊芥炒灰香附靈;胸中煩滿加(瓜)蔞桔(梗)(不嘔去半夏);腹痛延胡姜(灰)(香)附興;血虛發熱夜尤甚,四物合用莫因循(脈必微細無力);津液不足生煩渴,麥冬竹茹知(母)(五)味臨(去半夏);錯語心煩不得睡,竹葉辰砂知母精;嘔加薑汁去甘草;熱入血室紅(花)(當)歸行(一加生地、桂枝);茵陳山梔發黃用,斑爛元參青黛尋(一加牛蒡子、升麻,治斑欲出未出者)。
白話文:
對於調和身體狀態有另一種方法,就是根據《濟生》中的方子,調整柴胡湯的成分。這種方法適用於產後因為失血而身體虛弱,導致忽冷忽熱的情況,以及飲食減少、腹部感到脹滿的問題。如果出現了陽明經的失眠或少陽經的噁心,可以根據症狀適度調整方子,不用過於擔心。
調整後的柴胡湯包括柴胡、紫蘇、陳皮、人參,酒炒過的白芍和川芎,還有甘草、丹皮、半夏、生薑、大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感到口渴且失眠,可加入乾葛、竹葉、知母;如果惡露還未排清,則加入生地、炒過的荊芥灰和香附;如果胸部感到悶脹,可加入栝樓、桔梗,但若沒有噁心症狀,則需去掉半夏;腹部疼痛時,可加入延胡、炮製過的薑和香附;血虛導致的發熱,尤其在夜晚更為嚴重,可用四物湯,不要拖延;津液不足導致口渴,可加入麥冬、竹茹、知母和五味子,但需去掉半夏;若出現錯亂的言語、心煩且無法入睡,可用竹葉、辰砂和知母;若出現嘔吐,則加入薑汁並去掉甘草;若熱邪進入血室,可加入紅花和當歸;若出現黃疸,則使用茵陳和山梔;若出現斑疹,則尋找元參和青黛,或者加入牛蒡子和升麻,這適用於斑點即將出現但尚未完全顯現的情況。
請注意,以上方子需根據具體病情調整,且需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
2. 三陰經
三陽邪傳三陰,燥渴大便不通行,腹滿硬痛脈沉實,將軍四物莫沉吟。
將軍四物(當)歸生地,酒炒大黃白芍因,(川)芎(香)附丹皮柴(胡)甘草,生薑煎服即身輕。新產姜灰山楂用,兼行導法更為神。
按:此用大黃轉藥,必須看腹中硬痛非凡,燥渴日數已久,方可用之。若燥結在廣腸,豬膽導法尤妙。蓋產後陰血已虧,用大黃恐復傷其血,變生他症耳。
白話文:
[三陰經]的部分內容可翻譯如下:
如果三陽病邪氣轉入三陰經,會出現極度口渴、大便不通、腹部脹滿且堅硬疼痛,脈象沉實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將軍四物湯,不必猶豫。
將軍四物湯的組成成分包括當歸、生地、經過酒炒的大黃和白芍,還有川芎、香附、丹皮、柴胡和甘草,加入生薑一起煎煮服用,身體會感到輕鬆。
對於產後婦女,可以在方中加入姜灰和山楂,配合導瀉的方法,效果更佳。
說明:使用大黃作為主要藥材時,必須確定腹部有非比尋常的堅硬疼痛,且口渴持續多日,才適合使用。如果乾燥便祕發生在大腸部分,使用豬膽汁導瀉的方法非常有效。因為產後婦女陰血已經損耗,使用大黃可能會進一步傷害血液,導致其他症狀產生。
3. 中寒
胎產後真中寒,手足厥冷心不安,口噤不言人不省,云術四兩細切完,二升陳酒煎至半,服之奇效自忻歡。
按:產後中寒,宜用蒸臍法,外用熏法。用吳萸、紫蘇、蔥頭煎湯,於密室中放桶內,熱時熏,既而洗之,甚效。
外感脈法,產後因得熱病臨,脈細四肢暖者生;脈大忽然肢逆冷,須知其死莫留停。
4. 卻病避瘟法
論曰:冬時嚴寒,萬類深藏。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恐觸寒威而生病也。蟄蟲尚知衛生,何以人而履霜蹈冰自殘其命乎?倘有不得已之事,不能免於衝風冒雪者,宜飽食飲,酒以敵其威。若時得疫癘,互相傳染,闢疫之法,又所宜講。《經》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一用水飛雄黃,男左女右吹鼻孔中;一用透明雄黃一塊五錢重者,絹包系頭頂心妙;一取貫眾浸水飲之;一用赤小豆同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之。
白話文:
內容如下:
討論到:冬天嚴寒,萬物都深深隱藏起來。連蟄伏的昆蟲都知道要緊密地保護自己,人們在室內,是為了避免碰到寒冷的威力而生病。蟄伏的昆蟲都懂得保護自己的生命,為什麼人反而會踏著霜雪,傷害自己的生命呢?如果遇到無法避免的事,必須要在風雪中前行,應該要先吃飽飯喝些酒,以抵抗寒冷的威力。如果不幸感染了瘟疫,互相傳染,防止瘟疫的方法,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聖賢說過:「智者不會等到病發才來治病,不會等到混亂發生才來治理,這就是所謂的預防勝於治療。」
以下是防止疾病的幾個方法:
- 使用研磨後的雄黃,男性往左鼻孔吹,女性則往右鼻孔吹。
- 取一塊約五錢重的透明雄黃,用絹布包裹,繫在頭頂上,效果極佳。
- 用貫眾浸泡的水來飲用。
- 將赤小豆和糯米一同浸泡在水缸中,每天取水使用。
5. 發汗法
人之寒氣自表而入,亦自表而出,發表之道所由作也。凡頭痛發熱,惡寒項背強,身體痛拘急,怫鬱面赤,身癢,脈浮緊或浮數無汗者,俱屬表證。《經》曰:在表者,汗之。若在深山窮谷無藥處,先用薪火燒地,良久掃去,以熱水灑之,取蠶沙、柏葉、桃葉,少加細糠麩鋪所燒地上,約厚二三寸,加席,令病人臥於上,飲七沸湯一碗,多被密覆,汗即至矣。候周身及腳心俱透即愈。
七沸湯用水七碗,燒鍋令赤,投水待沸取起,再燒再投,如此七次,取湯一碗,乘熱飲之。
又法,傷寒及溫病不得出汗,用搗薑汁綿裹,周身擦之,良法也。
白話文:
[發汗療法]
人的寒氣從表面進入,也能從表面散出,這就是為何我們會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大凡出現頭痛、發燒、怕冷、頸背僵硬、身體疼痛、肌肉緊繃、心情煩躁、臉紅、皮膚癢,脈搏浮動緊繃或者浮動快速但無汗的症狀,都屬於表證。根據古籍記載:病症在表層的,就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如果在深山或是偏遠無藥的地方,可以先用柴火燒熱地面,等一會兒後把灰掃掉,然後灑上熱水,接著鋪上蠶沙、柏葉、桃葉,再加上一些細糠和麩皮,鋪在剛燒過的地面上,厚度約二到三寸,再鋪上蓆子,讓病人躺在上面,喝下一大碗剛煮沸的水,然後蓋上很多被子,這樣就會開始出汗了。等到全身包括腳底都出汗後,病情就會好了。
七沸湯的做法是,先準備七碗水,將鍋燒到通紅,倒入水等它煮沸後倒出,再重複這個步驟七次,最後取一碗熱湯來喝。
另一種方法,對於感冒或是熱病無法正常出汗的情況,可以用搗碎的薑汁浸濕棉布,然後全身擦拭,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6. 止汗法
自汗表虛,汗多亡陽。桂枝止傷風之汗,黃耆止氣虛之汗,當歸止血虛之汗,內治法也。
外治法,凡傷寒溫熱病汗不止,將發披水盆中,足露於外宜少蓋,外用龍骨、牡蠣、糯粉、麥麩、白朮為細末和勻,周身撲之,其汗自止。一用蚊蛤為末,津調塗臍內亦妙。
白話文:
[止汗方法]
自身常無故流汗是因為體表防禦力虛弱,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陽氣流失。使用桂枝可以止住因感受風邪而出的汗,黃耆則能止住因氣虛而出的汗,當歸則能止住因血虛而出的汗,這些都是從體內調理的方法。
至於外在治療方法,對於感冒或發燒等疾病導致的持續性出汗,可將頭髮浸入盛有冷水的盆中,同時讓腳露出盆外,並稍微覆蓋身體。然後,取龍骨、牡蠣、糯米粉、小麥麩皮以及白朮,將它們磨成細粉後均勻混合,全身抹上這種粉末,就能使汗液停止流出。另外一種方法是,將蚊蛤研磨成粉,用唾液調和後塗抹在肚臍內,也有很好的效果。
7. 吐法
《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吐法是也。凡病在膈上,或胸滿多痰,或食在胃口,或胸滿微煩,或胸中懊憹,或胸中痛欲按,或寸口脈滑,或寒氣在胸煩滿,或寸脈沉伏,或乾霍亂,心腹刺痛,或中風寒,痰涎壅甚,或下利日數行,寸口脈滑,悉皆可吐。
一用瓜蒂散。瓜蒂、赤小豆等分為細末,先以水二盅煮香豉一合,作稀粥去渣,取三分之一和散一錢,頓服之。不吐,少少又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用。
豬苓散,溫病,身不熱,煩渴發狂,小便不利,用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錢為末,白湯調服,仍以涼水一盅飲之,鵝翎探吐。
吐痰法,用皂莢末,麝香、細辛、生礬為細末,薑汁調二三分,灌下後,將鵝翎蘸桐油燃皂莢末探吐。
白話文:
【嘔吐療法】
根據古籍記載:“對於位於上部的病症,應該採取促使它排出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嘔吐療法。凡是病症發生在膈膜以上,比如胸部感到脹滿並伴有大量痰液,或是食物停留在胃中,或是胸部有輕微的煩躁感,或是胸中有悶熱不適的感覺,或是胸部疼痛想要按壓緩解,或是寸口脈象呈現滑象,或是胸部有寒氣導致煩悶脹滿,或是寸脈出現沉伏的現象,或是發生乾霍亂,心腹部刺痛,或是中風受寒,痰液大量積聚,或是腹瀉每天多次發作,寸口脈象呈現滑象,這些情況都適合使用嘔吐療法。
首先可以使用瓜蒂散。將瓜蒂和赤小豆按照相同的比例研磨成細粉,先用水煮香豆一合製成稀粥,去掉殘渣後,取三分之一的稀粥與一錢的藥粉混合,一次服用。如果未能引起嘔吐,可以適量增加劑量,直到順利嘔吐爲止。但對於失血過多或體質虛弱的人不適合使用此方法。
豬苓散適用於溫病,身體沒有發熱但感到煩躁口渴,精神狀態異常,小便不通暢的情況。將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錢磨成粉末,用熱水調勻服用,並隨後飲用一杯涼水,使用鵝毛蘸取桐油點燃皂莢粉末引導嘔吐。
對於治療痰多的情況,可以使用皂莢末、麝香、細辛、生礬研磨成細粉,用薑汁調和兩三分量,灌入體內後,再使用鵝毛蘸取桐油點燃皂莢末引導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