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赤膈傷寒

胸赤腫又疼痛,發熱惡寒病甚重,頭痛體痛類傷寒,荊防敗毒誠有用。本湯加入(黃)芩黃連,瓜蔞元參赤芍中,升麻並用紫荊皮,大便燥實將軍送。外治須用三稜針,刺腫出血能蠲痛。

示吉曰:吳門戈氏專司傷寒,有《補天石集》,《集》中惟此二條類傷寒秘而不傳,予於張孟如處得之,附後。

白話文:

胸口发红肿痛,发热恶寒,病情严重,头痛身痛,像是伤寒的症状,荆防败毒汤确实有用。这汤里加入黄芩、瓜蒌、元参、赤芍,再配以升麻、紫荆皮,大便燥实则加将军。外治可以用三棱针刺破肿块,放出血能缓解疼痛。

2. 胎前傷寒

(宜清涼忌溫熱)

太陽證是胎前,發熱惡寒頭痛先,脈來浮緊身無汗,蔥蘇飲服自然痊。

蔥蘇飲用二錢(川)芎,蔥頭(帶須)廿一紫蘇攻(三錢),生薑三錢須搗爛,水煎熱服汗來松,無汗加醋仍熱服,厚被蓋暖汗不同。

示吉曰:胎前表證,無汗不可輕與發表,以本方代麻黃、羌活等湯,溫熱、時疫同治。以蔥能解邪,又能安胎也。古人用四物合沖和湯治之,然歸芍走陰,尤恐引邪入內,不如蔥蘇飲為穩當。如終無汗,再用古人法可矣。

白話文:

【應清涼,忌溫熱】

在懷孕期間出現太陽經症狀,會有發熱、畏寒、頭痛的症狀,脈搏表現浮緊且無汗。此時應服用蔥蘇飲來自然痊癒。

蔥蘇飲的配方為:川芎二錢、蔥頭(連根)21個、紫蘇葉三錢,加上生薑三錢需搗碎,用水煮沸後熱服以助汗出。若無汗,可加醋並保持熱服,用厚被覆蓋身體以促進出汗。

示吉先生說:在懷孕期間出現表證,若無汗不應輕易使用發汗藥物,可以用此方代替麻黃、羌活等湯劑,對於溫熱病及流行病都有療效。蔥能解毒,同時對胎兒也有安定作用。古人常用四物合沖和湯來治療,但歸芍草偏於滋陰,可能導致邪氣進入體內,相比之下,蔥蘇飲更安全。若最後仍然無汗,可以參考古人的方法進行治療。

妊娠病陽明兼,鼻乾目痛夜不眠,煩渴身痛並自汗,柴葛引子得安然。

柴胡葛根並知母(各一錢五分),大青山梔各二錢,石膏升麻(各一錢)及蔥白(二十莖),生薑大棗一同煎。若不急治胎即落,外護之法妙難言。

妊娠病少陽證,耳聾脅痛口苦應,噁心嘔吐脈弦數,雙解飲服人當定。

柴胡黃芩及川芎,紫蘇知母甘(草)陳(皮)進,枳殼桔梗芍藥同,棗姜煎服病自順。嘔痰半夏及前胡;脅痛青(皮)砂(仁)不可聽;口渴不眠竹(葉)葛(根)增;不愈(石)膏(山)梔法可信。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出現陽明經的症狀,像是鼻乾、眼睛痛、晚上睡不好、口渴、身體疼痛、容易流汗,可以用柴胡、葛根、知母、大青、山梔、石膏、升麻、蔥白、生薑、大棗煎煮服用,就能安然無恙。如果病情不馬上治療,胎兒就有可能流產,外在保護的方法難以言喻。

如果懷孕期間出現少陽經的症狀,像是耳朵聽不清、脅肋疼痛、嘴巴苦、噁心嘔吐、脈象弦數,可以用柴胡、黃芩、川芎、紫蘇、知母、甘草、陳皮、枳殼、桔梗、芍藥、大棗、生薑煎煮服用,就能緩解症狀。如果出現嘔吐痰液,可以用半夏、前胡;脅肋疼痛,可以用青皮、砂仁;口渴睡不好,可以用竹葉、葛根;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以用石膏、山梔治療。

妊娠病入三陰,大便熱結不能行,口渴惡熱並煩滿,沉實有力脈來因,若還不下胎即落,大黃紫蘇飲方靈。

大黃酒製腹皮洗,蘇梗川芎陳皮理,當歸芍藥枳殼兼,甘草蔥(頭)(生)姜病自已。便通之後胎無恙,安胎等劑宜服起。

示吉曰:攻下傷血,終防犯胎,然秘結不下,固不利於子,其母命亦隨之而亡。本方亦不得已也。予屢遇此症,先用蜜湯與之,外用蜜導法、豬膽導法,閉結自下,胎元保全,所活甚多。若導之不效,方用本方,然大黃酒製亦無害也。外護法,其功不少,熱病傷寒即宜用之。導法見大便秘條後。

白話文:

懷孕期間,疾病侵入三陰,導致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口渴、發熱、腹脹,脈象沉實有力,如果胎兒還不下降,就可能造成流產。此時可以用大黃紫蘇飲方來治療。

將大黃酒製腹皮洗淨,再加入蘇梗、川芎、陳皮、當歸、芍藥、枳殼和甘草、蔥、姜,就能自行痊癒。大便通暢後,胎兒就會安好,可以服用安胎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攻下會傷血,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但便秘不通,對母子都不利,甚至會危及母親性命。因此,這個方子屬於不得已而為之。我曾經遇到很多這種情況,先用蜜湯灌服,並配合蜜導法、豬膽導法,讓便秘自行解除,胎兒也得以保全,救活了不少人。如果導法無效,才使用這個方子,即使用大黃酒製也無害。外護法也很重要,熱病、傷寒等疾病都適合使用。導法可以參考大便秘條後面的內容。

護胎法,用井底泥、伏龍肝、青黛等分水調塗臍下二寸許,如干再塗。

溫毒發斑,按玉峰李氏曰:妊娠傷寒,過經不愈,發斑如錦紋,用四物湯加升麻連翹防風黃芩柴胡。若發斑煩渴,非人參白虎湯不愈;若斑見而復隱者,元氣不足故也,倍參則復出矣。

中寒症,胃氣素虛,寒邪直中陰經。其症惡寒,吐瀉,四肢闕冷,倦臥,口吐涎沫,妊娠此症亦少。以其氣血調和,乃能受胎。萬一有之,薑桂附子不能無用。節庵曰:附子薑桂雖熱炒制,無害必加黃連甘草兼制,沉香墮之,亦《經》所謂「有故無殞」之意乎?

白話文:

懷孕期間保護胎兒,可以用井底泥、伏龍肝、青黛等量,加水調和,塗抹在肚臍下約兩寸的地方,如果乾了就再塗。

溫毒發斑,根據玉峰李氏所說,懷孕期間染上傷寒,超過經期還沒好,發斑像錦緞上的紋路,可以用四物湯加入升麻、連翹、防風、黃芩、柴胡。如果發斑還伴隨口渴,就必須用人參白虎湯治療;如果斑點出現又消失,表示元氣不足,加倍人參就會再次出現。

中寒症是指胃氣本來就虛弱,寒邪直接侵入陰經。症狀包括怕冷、嘔吐腹瀉、四肢冰冷、倦怠嗜睡、口吐唾沫,懷孕期間很少出現這種症狀。因為氣血調和才能懷孕,萬一出現這種情況,薑、桂、附子就不可缺少。節庵說:附子、薑、桂雖然經過熱炒處理,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要加入黃連和甘草來中和,沉香也可用來治療,這就如同《經》上說的「有故無殞」的意思。

3. 產後傷寒

(在月內惡露未淨時從此而治,宜溫熱忌寒涼)

身發熱頭又疼,惡寒無汗表證成,脈來浮緊法當汗,產後又非一樣論。豆淋發表湯奇效,若得微汗即身輕。

豆淋發表紫蘇(川)芎,羌活茯苓白朮同,當歸蒲黃鬚炒黑,熟地姜灰甘草通,丹皮香附及陳(皮)(厚)樸,黑豆炒黑酒煎濃,生薑益母為引子,臨服童便入一盅。頭痛不愈加蔥白;冬月無汗麻黃攻(不可用多);傷風自汗紫蘇去,桂枝芍藥暫通融;嘔吐半夏蒼薑汁;腹痛延胡烏藥容。

白話文:

產婦在月經週期內,惡露尚未排乾淨時,如果出現發熱、頭痛、畏寒無汗等症狀,脈象浮緊,就屬於表證,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產婦的治療方法與一般人不同。可以使用豆淋發表湯,如果稍微出汗,就會感到身體輕盈。豆淋發表湯包含紫蘇、川芎、羌活、茯苓、白朮、當歸、蒲黃(炒黑)、熟地(姜灰)、甘草、丹皮、香附、陳皮(或厚朴)、黑豆(炒黑)、生薑、益母草,臨服用時加入童尿一盅。如果頭痛持續,可以加入蔥白;冬天無汗時,可以加入麻黃,但用量要少;風寒感冒導致自汗時,可以去掉紫蘇,改用桂枝、芍藥;嘔吐時,可以加入半夏、蒼朮;腹痛時,可以加入延胡索、烏藥。

示吉曰:產後榮衛俱虛,寒邪湊之即病。其症與平人相符,但其脈不宜浮緊有力。若診得微細,勿作陽病見陰脈論。蓋產後微細脈,固當如是耳。制方最忌寒涼,以血得寒則凝,恐停血為害,並非所以扶生生之意。丹溪云:產後毋得令虛,當大補氣血。雖有雜症,以未治之。

若大發熱,必用姜灰,輕者用茯苓淡滲其熱,一應苦寒發表之劑皆不可用。此言誠為至當。但產後寒熱、譫語、癇痓等症屬血虛、血實、飲食三者為多。如去血過多,胸脅少腹無痛處,或空痛手按則減,此血虛也;如敗血不行,惡露不散,腹中疼痛,手不可按,此血實也;如產後脾胃尚虛,飲食過度後,至胸腹飽悶,噁心作酸,惡聞食氣,此停食也。血虛宜補血,血實宜行血,停食宜健脾消食。

白話文:

產後調養之論:

**示吉曰:**產婦生產後,氣血兩虛,身體虛弱,容易受到寒邪入侵而生病。產婦的病症與一般人相同,但脈象卻有所不同,一般人不宜浮緊有力,而產婦的脈象則常表現為微細。若診脈時發現脈象微細,不可誤認為陽證而用寒涼藥物。因為產後微細脈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應當如此。

在用藥方面,最忌諱寒涼的藥物,因為寒涼會使血液凝滯,容易造成血瘀,危害產婦健康,也違背了扶助產婦恢復健康的本意。

**丹溪先生說:**產後應當避免過度虛弱,需大補氣血。即使有其他雜症,也要以補氣血為先,不可急於治療其他病症。

若產婦發高燒,必須使用生薑灰,若發熱程度輕微,可用茯苓淡滲熱氣,所有苦寒發表的藥物都不可使用。此言甚為精準。

但是,產後出現發熱、神志不清、抽搐等病症,大多是由於血虛、血瘀、飲食不當等原因所致。

具體而言:

  • 若產後失血過多,胸脅少腹部位無疼痛感,或按壓時疼痛減輕,則屬於血虛;
  • 若產後惡露不淨,腹痛難忍,按壓時疼痛加重,則屬於血瘀;
  • 若產後脾胃虛弱,飲食過量後,出現胸腹飽脹、噁心反酸、厭惡食物氣味等症狀,則屬於停食。

治療方法:

  • 血虛者宜補血;
  • 血瘀者宜行血;
  • 停食者宜健脾消食。

治詳女科本條下。切不可概認風寒而作外感治之。豆淋酒以黑豆炒焦黑,將黃酒乘熱淋之,入藥內同煎,發散風寒,生新去瘀,實產後之聖藥也。

白話文:

治療婦科疾病時,千萬不能一看到症狀就認為是感冒受涼引起的,然後用對應的方法來治療。可以使用「豆淋酒」這個方子:把黑豆烤到焦黑,再拿溫熱的米酒澆在上面一起煮沸,這樣就可以去除風寒、活血化淤,是非常好的月子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