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9)

1. 哮(附;嗆症)

喉中為甚水雞聲,哮證原來痰病侵,若得吐痰併發散,遠離厚味藥方靈。白果(二十一個去殼,切碎炒黃)麻黃蘇子(各二錢)(黃)芩(一錢五分),款冬半夏(各三錢)且為君,桑皮杏仁皆錢半,三碗水煎二碗存,食後徐徐溫嚥下,更能定喘法如神。

示吉曰:喘為惡候,哮為痼疾,自古難之。然猶易明也,更有嗆症最為利害,不可不知。蓋人喉間有二管,一軟一硬。軟者連胃而無底,通有形之水穀,上入下出,名曰食喉;硬者連肺而有底,只通呼吸之氣,元門謂之十二重樓,名曰氣喉。若有形之物誤入氣喉,惟其有底不能下出,必從上嗆出而後止。

若嗆有形中之無形者,如酸醋鹽水之類,尚有方法可治;若嗆有形之易碎者,如粥飯之類,尤易嗆出;若嗆有形中之堅硬者,如瓜子、生豆之類,上不出下不降,必死無疑也。醋嗆哮嗽,用甘草二兩,每段切二寸長,兩半劈開,用豬膽汁五枚浸三日,火炙為末,蜜丸,茶清吞下二錢,臨臥服。

食鹽哮嗽,方用白麵、砂糖各二錢,糖餅灰汁捻作餅子,爐內燥熱剗出;加輕粉四錢,另炒;將餅切為四掗,摻輕粉在內,令病者吃盡,吐出病根。

白話文:

[哮(附:嗆症)]

喉嚨中發出如水雞般的聲音,哮症是因為痰病的侵擾,如果能吐出痰並使之散去,遠離濃厚口味的食物,藥方就能顯現靈效。使用二十一個白果(去掉殼,切碎後炒至微黃)、麻黃和蘇子各二錢、黃芩一錢五分,款冬花和半夏各三錢作為主要藥材,再配以桑白皮和杏仁各一錢半,用三碗水煎至剩兩碗,飯後慢慢溫暖地服用,這方法對平定喘息極有效。

示吉說:喘息是不良的徵兆,哮症是難纏的疾病,自古以來都難以處理。然而,這些還比較容易理解,更有嗆症是最為嚴重的,不可以不知道。人的喉嚨中有兩條管道,一條柔軟一條堅硬。柔軟的與胃相連但底部開放,用於通過實質的水和食物,上下流通,被稱為食道;堅硬的與肺相連且底部封閉,僅通過呼吸的空氣,被稱為十二重樓或氣管。

如果有形的物質誤入氣管,由於底部封閉無法向下排出,必定要從上面嗆出才能停止。如果嗆到無形的有形物,如酸醋鹽水等,還有治療的方法;如果嗆到易碎的有形物,如粥飯等,更容易嗆出;但如果嗆到堅硬的有形物,如瓜子、生豆等,上不能出下不能降,必定會死亡。

對於因醋嗆引起的哮咳,可用二兩甘草,切成二寸長的段,劈成兩半,用五個豬膽汁浸泡三天,烘烤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藥丸,用茶水吞服二錢,在睡覺前服用。

對於因鹽引起的哮咳,用二錢白麵和砂糖,混合糖餅灰汁捏成餅狀,放入爐中熱烤至乾燥後取出;再加入四錢輕粉,單獨炒過;將餅切成四塊,把輕粉撒在裡面,讓病人吃光,可以吐出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