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黃疸

疸雖分五實歸一(黃汗、黃疸、酒疸、谷疸、女勞疸。丹溪曰:不必分五種,總是濕熱,如盫醬曲相似),蓋是脾虛胃不實,水穀濕熱相鬱蒸,發黃腹滿溺黃汁,有如盫曲遍身黃,眼珠指甲俱金色,欲除濕熱利小便,茵陳五苓湯有力氣。茵陳澤瀉豬茯苓,由梔木通並白朮,山楂枳實共甘(草)陳(皮),桂枝少許兼滑石,薑棗燈心河水煎。

白話文:

雖然黃疸分為五種,但實質上都是一種病症(黃汗、黃疸、酒疸、谷疸、女勞疸。丹溪先生說:不必分那麼多種,根本就是濕熱,就像發酵的醬曲一樣)。這是因為脾虛胃弱,食物中的濕氣和熱氣鬱積在體內,導致身體發黃、腹部脹滿、小便發黃,就像發酵的醬曲一樣全身都黃,連眼珠和指甲都呈金色。想要去除濕熱、利尿,就用茵陳五苓湯最有效。

茵陳、澤瀉、豬茯苓、梔子、木通、白朮、山楂、枳實、甘草、陳皮,再加一點桂枝和滑石,用生薑、大棗、燈芯草和河水煎服。

厚朴檳榔消食積;身熱柴胡乾葛增;腹脹腹皮卜子入;傷酒白蔻共葛根;浮腫蒼朮應有益;口渴腹脹大便難,加入大黃去白朮(名加味茵陳大黃湯);小便自利大便黑,按腹則痛瘀血積(桃仁承氣湯中加茵陳,見傷寒);噁心吐酸胸腹滿,右關緊盛是傷食(從飲食條中治)。二者俱宜勝金丹(見鼓脹),食消血去黃自息。

白話文:

厚朴、檳榔可以消食積;身體發熱,用柴胡、乾葛來緩解;肚子脹可以用腹皮、卜子;傷酒可以用白蔻、葛根;浮腫可以用蒼朮;口渴、肚子脹、大便困難,可以用茵陳、大黃、白朮(名為加味茵陳大黃湯);小便自利、大便黑、按肚子疼痛,可能是瘀血積聚(可以用桃仁承氣湯加茵陳,如果是傷寒則需要另外處理);噁心、嘔吐酸水、胸腹脹滿、右關脈緊實,可能是傷食(從飲食調理中治療)。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用勝金丹來治療,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去除血瘀、黃疸自然消退。

腹中無病能飲食,二便如常不苦澀,惟有身痛脈來大,煩躁頭痛苦鼻塞,此因寒濕客頭中,瓜蒂搐鼻黃水出。

秘方搐鼻瓜蒂散,用瓜蒂二錢,為細末,再入母丁香一錢,黍米四十九粒,赤小豆五分,再研極細。至夜令病人先含水一口,將藥半字吹入鼻中,待下,或吐去水,便睡,至夜半,或次日取下黃水,則愈。若病在遍身者,內服茵陳湯。

示吉曰:疸症在上者,吐之,微汗以散之,搐鼻以除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大便實者下之,必使小便清白為愈。病之常治之經也。外有瘀者,逐之;蟲積者,消之;寒者,溫之。病之變治之權也。蟲積,如吃泥土、米炭,發黃,依蟲症條中治之。陰證發黃,四逆湯加茵陳,詳傷寒條。凡疸散成臌者危,黃入手足心,渴而熱甚者,難治。

白話文:

如果腹部沒有疾病,仍能正常進食,大小便如常且無苦澀感,但只有身體疼痛,脈搏較大,煩躁不安,頭痛,鼻塞,這可能是由於寒濕侵入頭部所導致。使用瓜蒂搐鼻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其方法是將瓜蒂研磨成細末,再加入母丁香、黍米、赤小豆等材料研磨至極細。在夜晚時讓病人先含一口水,然後將藥物半字大小吹入鼻孔中,等待藥物作用後,或吐出口中的水,再入睡,到半夜或第二天早晨,取出黃水排出,即可痊癒。如果全身都有病症,可內服茵陳湯進行治療。

治療原則如下:如果黃疸在上部,應通過吐瀉和微汗來疏散,並使用搐鼻法來清除;如果黃疸在下部,則需引導體內邪氣排出,對大便實滿的病症,應使用下法,直到小便清白為止。這是治療黃疸的一般原則。如果體表有瘀血,則應清除之;如果有蟲積,則應消滅之;如有寒氣,則應用溫熱法治療。對於蟲積引起的黃疸,如食用泥土、米炭等導致發黃的情況,應參照蟲症條目進行治療。陰證引起的黃疸,可用四逆湯加茵陳來治療,詳見傷寒條目。如果黃疸散發形成脹滿,情況危險;黃疸進入手足心,伴有口渴和高熱,難以治療。

驗黃疸生死法,用二指重按胸前膻中穴,二指左右分開,中間有血色者可治。

秘方外治,用生薑一斤,搗爛,入酸醋一斤,和平胃末二兩調勻,遍身塗之。少頃,戰慄汗出,內瀉黃水而愈。

白話文:

檢測黃疸病人生死的方法是:使用兩個手指用力按下胸部的「羶中」穴位,然後把兩個手指向左和右分別打開,如果中央部位出現血液顏色的話就可以治療。密傳外部療法治療方法是:使用一斤的新鮮薑,把它弄碎後加入一斤的酸醋以及二兩的平胃粉末混合均勻,再在全身各處塗抹上它們。過了一會兒之後,病人就會感到寒顫出汗、內部排出黃色液體的情況,這樣病情就痊癒了。

2. 斑疹

遍身紅點名曰斑(斑無頭粒),疹生頭粒又多番(疹有頭粒,浮小隨出隨沒),先紅後赤人昏憒,脈來洪大更心煩,熱傷血分乘虛出,鮮紅稀朗方為吉,紫黑稠密定傷生,和解辛涼消毒力,將出未出升麻湯。升麻葛根川芎立,甘草棗姜水煎服。再著紅花亦有益,已出之後去升麻(以下加入),牛蒡元參知母吃,黃芩桔梗同犀角,加入大青功妙極,譫語口渴並自汗,竹葉石膏粳米的。

白話文:

全身出現紅色斑點,稱為斑疹(斑疹沒有頭狀突起)。如果疹子有頭狀突起,而且數量很多,而且不斷冒出又消失,稱為疹(疹子有頭狀突起,浮於皮膚表面,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一開始是紅色,之後變成赤紅色,患者神志不清,脈搏洪大有力,並且心煩意亂。這是由於熱邪傷及血分,乘虛而外出的表現。如果疹子顏色鮮紅,稀疏明亮,則預示吉兆;如果顏色紫黑,稠密密集,則預示病情嚴重。

治療應以和解、辛涼、解毒為主。

尚未出疹的患者:

使用升麻湯,包括升麻、葛根、川芎、甘草,用大棗和生姜煎服。

出疹後:

可以加入紅花,功效更佳。

已經出疹的患者:

去除升麻,加入牛蒡、元參、知母,再配合黃芩、桔梗和犀角。

若患者出現譫語、口渴、自汗的症狀:

則需要加入竹葉、石膏,並用粳米熬粥服用。

驗斑疹紋跡法,以紅紙燈照病人面部、胸背、四肢,有紅點者,斑疹也。疹輕斑重,先將薑汁噴於斑上,隨輕重用藥。若病人安靜,脈不洪大,紅點惟在手足,且先紅後黃,是紋跡也,切宜細察。

白話文:

檢查斑疹的方法,可以用紅色的紙和燈照射病人的臉部、胸部、背部和四肢,如果有紅色的小點就是斑疹了。疹子比較輕而斑塊較嚴重,首先要用薑汁噴灑到斑塊上面,然後根據病情輕重來使用藥物治療。如果病人平靜無異常,脈搏不大,只有手上腳上有小紅點,而且先是紅色再變為黃色,那就是皮膚痕跡而已,一定要仔細觀察。

3. 濁症

小便去濁名濁症,皆因濕熱為之病(白者如米泔,名白濁;赤者如赤膿,名赤濁;漩腳澄下凝如膏糊。《經》曰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赤屬血兮白屬氣,肥人濕痰膀胱滲。清心蓮子用石蓮(去殼取肉),人參黃耆赤苓淨,地骨麥冬及車前,黃芩甘草功相應。

(以下加減)肥人須合二陳湯,二術升(麻)柴(胡)亦莫剩,酒炒知(母)(黃)柏脈數添,久而不止升柴進,澀精金櫻並蓮鬚,山萸牡蠣真能任;瘦人血虛因而得,赤色居多合四物;暑天伏暑用清涼,香薷扁豆兼滑石;白濁腎虛萆薢飲,益智菖蒲烏藥等,四味(等分)煎成入少鹽,空心一服功成穩。

白話文:

小便混濁的病症及治療

小便混濁,俗稱濁症,都是因為體內濕熱所導致的疾病。白濁,是指小便像米湯一樣的白色混濁;赤濁,是指小便像赤色的膿一樣的混濁;有些還會出現漩渦狀,沉澱下來凝固如膏糊。古書中記載,水液渾濁都屬於熱證。

赤濁多屬血熱,白濁多屬氣虛,肥胖的人則多因濕痰浸潤膀胱而致。治療方面,要清心利濕,可用蓮子、石蓮(去殼取肉)、人參、黃耆、赤苓(洗淨)、地骨皮、麥冬、車前子、黃芩、甘草等藥材,這些藥材功效相輔相成。

以下根據不同體質進行加減:

肥胖者,須加入二陳湯,並配合二術(澤瀉、白術)、升麻、柴胡,酒炒知母、黃柏,脈數加重者可增加升麻、柴胡的用量,久治不愈者亦可加強升麻、柴胡的劑量。同時可加入金櫻子、蓮鬚、山萸肉、牡蠣來澀精固腎。

瘦弱者,多因血虛而導致濁症,以赤濁居多,可配合四物湯治療。

夏季暑熱或伏暑,則宜清熱利濕,可用香薷、扁豆、滑石等藥材。

白濁兼腎虛,可服用萆薢飲,並加入益智仁、菖蒲、烏藥等藥材,四味等分煎服,加少許鹽,空腹服用,效果穩定。

示吉曰:便濁則降火清痰,分利清濁則益腎滋陰,固脫關要也。外有肥人多濕痰,清痰是要;瘦人多虛火,降火為先。老人因虛寒而致,可求溫補。夏月因伏暑而然,法用清涼,是亦丹溪之法,傳於言外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在說:

示吉認為:治療大便混濁的方法是降低火氣、清除痰液,透過分別利用有利的方式來增強腎功能和滋養陰部,這是治癒疾病的關鍵所在。另外,肥胖的人通常會有多餘的痰液,因此清除痰液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瘦弱的人常常會因為缺乏能量而產生熱症,所以應該優先考慮降低火氣。

老年人如果因為身體虛弱或寒冷而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尋求溫暖的食物進行調理。夏天的時候,如果有潛藏在體內的夏季高燒引發了這樣的症狀,就應該使用冷飲或者清涼的食物來處理,這些都是根據朱震亨(即丹溪)所提出的理論,但又超越了他的語言表達範疇之外。

以上就是對該段古文中醫文字的簡易轉換,希望能夠幫助您理解其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