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一 (9)
卷之一 (9)
1. 呃逆
俗名打呃名呃逆,才發咽喉則據寂,連續數聲軋軋然,短促不長難消息。有痰有火有停水,有寒有氣有食積。主治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當(本方四味,茹、柿苦寒,治下焦之逆氣;丁、陳辛溫,理中氣之痞塞,中下焦之概藥也)。
飲食太過胸中滿,(神)曲(麥)芽枳實及檳榔;痰涎壅塞脈來滑,茯苓半夏木香方;水停心下汩汩聲,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尋;發熱煩渴脈來數,柴胡半夏(白)芍黃芩(去丁香);滯氣盈兮腹胸滿,砂仁木香半夏存;胃中虛冷脈來遲,乾薑(肉)桂附(子)(白)術相親;虛來虛甚全無力,六君合用始為精(六君子,人參、茯苓、半夏、白朮、甘草、陳皮);諸呃不止用沉香,薑汁磨成臨服行;若還病久呃逆作,虛極從來證最忌,六君合用沉(香)木香,寒甚還同(炮)姜(肉)桂落(本湯去竹茹)。
白話文:
俗名打嗝,又稱呃逆,剛開始時只感到咽喉有阻塞感,接著便會發出連續數聲短促的聲音,像是咯咯作響,難以停止。
導致呃逆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
- 痰濕: 痰液阻滯,氣機不暢。
- 胃火: 胃中熱氣上逆。
- 停水: 水濕停滯,氣機不順。
- 寒邪: 寒氣入侵,氣機不暢。
- 氣滯: 氣機不暢,逆而上衝。
- 食積: 飲食積滯,阻礙氣機。
主治方藥:丁香柿蒂湯
- 成分:丁香、柿蒂、竹茹、陳皮
- 功效:竹茹、柿蒂苦寒,可以治療下焦逆氣;丁香、陳皮辛溫,可以理中氣痞塞,是針對中下焦的藥物。
其他呃逆的治療方法:
- 飲食太過,胸中滿悶: 用神麴、麥芽、枳實、檳榔治療。
- 痰涎壅塞,脈象滑: 用茯苓、半夏、木香治療。
- 水停心下,汩汩作響: 用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治療。
- 發熱煩渴,脈象數: 用柴胡、半夏、白芍、黃芩(去丁香)治療。
- 滯氣盈滿,腹胸脹滿: 用砂仁、木香、半夏治療。
- 胃中虛冷,脈象遲: 用乾薑、肉桂、附子、白朮治療。
- 虛弱無力: 用六君子湯(人參、茯苓、半夏、白朮、甘草、陳皮)治療。
- 呃逆不止: 用沉香,磨成薑汁服用。
- 久病呃逆: 如果呃逆久治不愈,多屬虛證,忌用寒涼藥物。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沉香、木香,寒甚者還可加炮薑、肉桂(去竹茹)治療。
古人嗅法有奇方,期門灸法亦當學,倘然大便結成行,須用將軍無推卻。
嗅法,用乳香、硫黃、艾各三錢為末,好酒一盅,煎數沸,乘熱使病人鼻嗅之,外用搗姜渣擦胸前亦好。
灸期門法,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動脈是穴。男女乳小者,以手一指為率,陷中動脈是穴,男左女右,灸三五壯。
白話文:
古代人有一種奇特的嗅療方法,以及期門灸法,都值得學習。如果大便乾燥成條狀,就要使用「將軍」藥方,不可推辭。
嗅療方法是用乳香、硫磺、艾草各三錢研磨成粉末,用一盅好酒煎煮幾沸,趁熱讓病人聞。另外,也可以用搗碎的薑渣擦拭胸前。
期門灸法,女性的穴位位於乳頭下方盡處,骨頭之間的動脈處。男性和女性乳房較小的,則以手指為準,陷中動脈處即為穴位,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灸三到五壯。
2. 噯氣
胃納水穀脾運化,榮衛周流無驚詫,緣何噯氣氣上升,胃中濕熱痰食話。丹溪主治星半湯,南星山梔共半夏,石膏(煨)香附及茯苓,甘草陳皮生薑助。食積(神)曲(麥)芽檳(榔)枳實;氣滯砂仁木香及;口渴煩悶姜(汁)炒(黃)連;虛甚人參(白)芍白朮;若還寒氣脈微遲,或傷生冷並寒物,除去山梔及石膏,加入炮姜木香益,益智茴香及厚朴,隨症加減病如失。
白話文:
胃消化食物,脾負責運化,氣血運行順暢,沒有異常。為什麼會打嗝呢?是因為胃裡有濕熱和痰食。丹溪先生主張用星半湯來治療,藥方包含南星、山梔、半夏、石膏(煨)、香附、茯苓、甘草、陳皮、生薑。如果是因為食物積滯,可以用神曲、麥芽、檳榔、枳實;如果是氣滯,可以用砂仁、木香;如果是口渴煩悶,可以用薑汁炒黃連;如果是虛弱,可以用人參、白芍、白朮。如果還有寒氣,脈搏微弱遲緩,或者因為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導致,就要去掉山梔和石膏,加入炮姜、木香,以及益智、茴香、厚朴,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這樣病症就會消失。
3. 吞酸吐酸
飲食入胃脾不運,濕熱相蒸為酸病(如穀食在器,濕熱而易為酸也)。吐出酸水為吐酸,吐咯不出吞酸應。若還不治漸噁心,翻胃噎膈須臾進。丹溪加味二陳湯,茯(苓)半(夏)甘(草)陳(皮)已前定,黃連蒼朮及砂仁,神麯香附吳萸順。吞酸冬月倍吳萸,夏月吐酸(黃)連倍甚,人參白朮虛弱增,枳實山楂食傷認,再戒怒氣以平肝,滋味薄時胃清淨。
白話文:
當我們吃進的食物在胃裡,脾臟運化不順暢,就會導致濕熱交蒸,產生酸性疾病,就像穀物放在潮濕悶熱的地方,很容易發酸一樣。如果吐出酸水就稱為吐酸,如果吐不出來,就只能吞下去,叫做吞酸。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逐漸感到噁心,出現反胃、噎膈等症狀,必須及時就醫。丹溪先生的加味二陳湯方劑中,茯苓、半夏、甘草、陳皮是固定的藥材,再加上黃連、蒼朮、砂仁、神麴、香附、吳萸,針對不同季節的症狀進行調整。冬月吞酸,要增加吳萸的用量;夏月吐酸,要增加黃連的用量;體虛者要加人參、白朮;食積者要加枳實、山楂。此外,還要戒怒平肝,飲食清淡,才能讓胃腸保持清潔。
4. 嘈雜
心嘈總是屬虛火,火動痰生因作楚,二陳湯共桔(梗)(黃)連(山)梔,(人)參(白)術(香)附(厚)樸白芍伍,煨薑棗子一同煎,竹茹薑汁加皆可。嘈甚不止加石膏;熱多青黛亦得所;郁用砂仁並撫芎;便實大黃(酒蒸用)能救苦;驚悸怔忡左寸澀,血少將來合四物,麥冬遠志酸棗仁,竹茹烏梅炒米入;終歲火嘈必夭年,火能熯物真可惜。
白話文:
心嘈總是屬於虛火,虛火上炎,痰液容易產生,導致心煩氣躁。可以用二陳湯加入桔梗、黃連、山梔、人參、白術、香附、厚樸、白芍,再加入煨薑、大棗一起煎服。也可以加入竹茹、生薑汁。如果心嘈很嚴重,可以加石膏;如果熱症明顯,可以加青黛;如果胸悶鬱結,可以用砂仁和川芎;如果大便乾燥,可以用酒蒸大黃來緩解。
如果出現驚悸、心慌、心煩、脈象緊澀,說明氣血不足,可以加入四物湯、麥冬、遠志、酸棗仁、竹茹、烏梅和炒米。
總之,如果長期心嘈,容易導致早夭,因為虛火會損傷身體,實在可惜。
5. 水腫
人之全生資水穀,脾主谷兮腎水屬,水旺土虛不勝水,水氣泛溢浮腫局。手按成窟舉手滿,皮光如泡氣喘促,實脾燥濕是主方,利水分消真可錄。上腫必須兼風治,開鬼門時微汗浴(《經》曰:上盛為風。
非風則濕氣不能自上於清陽之分),下腫必須潔淨府,小便利兮通水穀,分消湯是秘人傳,二術(蒼、白)茯苓厚朴全,豬苓澤瀉大腹皮,香附砂仁枳殼兼,陳皮木香磨水汁,生薑燈草一同煎。
白話文:
人類的生命來自食物,脾主管消化食物,而腎與水相屬。當腎水過旺,脾土虛弱無法承受,導致水氣泛濫,引起浮腫。按壓腹部會形成窪陷,抬起手時腹部整體膨脹,皮膚光滑像泡,伴有呼吸困難。此時應使用實脾燥濕的藥方,通過利尿和消腫來治療。
對於上部的浮腫,除了要治療水氣外,還需考慮是否有風邪的影響,需要開通體表的毛孔,微微出汗(根據經書說法,上部浮腫可能是風邪所致,若無風邪,濕氣難以向上進入清陽之位)。對於下部的浮腫,需要保持腸胃的清潔,讓小便通暢,食物能夠正常消化。分消湯是一種祕傳的有效方劑,由蒼術、白術、茯苓、厚朴、豬苓、澤瀉、大腹皮、香附、砂仁、枳殼、陳皮、木香、生薑和燈草一起煎煮而成。
這套方法能有效解決浮腫問題,但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上腫麻(黃)(用二三分)防(風)方有效,下浮米(仁)(防)己藥如仙(米仁炒,須用二三錢),(神)曲(麥)芽卜子消食積,葶藶桑皮治氣急,利水滑石並木通,發熱黃連山梔入,腹脹卜子共檳榔,氣陷升(麻)柴(胡)少許益,虛甚人參亦可加,痰多半夏原有力,(山)梔葛(根)茵陳治發黃,牽牛大黃治便實(去白朮),又有虛證更宜商,朝寬暮急血虛殃(合四物湯),暮寬朝急氣虛證,四君合用且先嚐,先喘後脹加(黃)芩麥(冬)(去二朮、香附、砂仁),先脹後喘倍二術,諸脹用藥忌甘溫,麩麵醬鹽切莫食。
白話文:
上半身腫脹發麻,用防風二三分效果顯著。下半身浮腫,米仁炒熟,用二三錢效果如同仙藥。神曲、麥芽、卜子消食積;葶藶、桑皮治氣急;利水用滑石和木通;發熱用黃連、山梔;腹脹用卜子、檳榔;氣陷用升麻、柴胡少許;虛甚可加人參;痰多用半夏;發黃用山梔、葛根、茵陳;便實用牽牛、大黃(去白朮);若有虛證則需另行考慮。朝輕暮重是血虛,需合四物湯;暮輕朝重是氣虛,需合四君湯。先喘後脹加黃芩、麥冬(去二朮、香附、砂仁);先脹後喘加倍二朮。各種脹滿症用藥忌甘溫,麩麵、醬、鹽切莫食用。
示吉曰:分消湯治脾虛水腫,土炒白朮須用三錢,是有神驗。但先喘後脹,其病在肺,非分消所司也。麥冬飲治水出高原,其症四肢皆腫,少腹不急,初起便有喘滿,用麥冬五十粒,去心薑汁炒,糯米五十粒,水煎不拘時服。
又秘方防耆散治肺葉脹腫,蓋肺主皮毛,風邪入肺不得宣通,肺葉脹亦能作腫。其症先眼下臥蠶紋起,喘急。用防風、桔梗、杏仁、桑皮、蘇子、貝母各一錢,黃耆三分,水姜煎服。
白話文:
分消湯能治脾虛水腫,其中炒白朮要用三錢,效果很顯著。但如果先喘後脹,病在肺,就不是分消湯的範疇了。麥冬飲適合治療水腫遍布全身,四肢皆腫,但小腹不脹,一開始就喘滿的症狀。可以用麥冬五十粒去心薑汁炒,糯米五十粒,水煎不拘時服。
另外,防耆散是治療肺葉脹腫的秘方,因為肺主皮毛,風邪入肺不能宣通,就會導致肺葉脹腫。這種情況下,患者會先出現眼窩下臥蠶紋,並且喘急。可以用防風、桔梗、杏仁、桑皮、蘇子、貝母各一錢,黃耆三分,水姜煎服。
又有血分證,婦人先經水斷絕,而後四肢腫滿,小便不通。此血瘀水道,以通經為主,宜小調經散。白芷五錢,沒藥、官桂、甘草各三錢,赤芍、細辛,當歸、延胡各一錢,琥珀另研一錢,麝香五分為細末,每服二錢,酒下。以上三症,病同治導,司命者無忽諸。
白話文:
另外還有血分證,婦女先出現經水斷絕,之後四肢腫脹,小便不暢。這是血瘀阻礙水道所致,以通經為主,宜用小調經散。白芷五錢,沒藥、官桂、甘草各三錢,赤芍、細辛、當歸、延胡各一錢,琥珀另研成細末一錢,麝香五分,混合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以上三種症狀,病因相同,治療方向一致,主治醫生不可輕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