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首 (19)

1. 木部共五十四種

蕪荑辛溫,痔瘻疥癬,消疳去積,殺蟲不鮮(去衣,麵炒黃用)。

五加皮溫,祛痛風痹,健步堅筋,和傷並奇(去骨)。

楮實味甘,壯陽助膝,堅筋益氣,明目妙極(酒浸一宿,蒸用)。

秦皮性寒,散風去濕,風熱驚癇,目赤有力。

密蒙甘寒,主能明目,虛翳青盲,服之效速。

辛夷辛溫,寒熱頭風,面腫齒痛,通鼻溫中。

蕤仁性溫,理氣消痰,目赤風腫,止淚相關(破核取仁,去皮尖,研用)。

女貞味苦,養精補陰,去風除濕,黑髮強筋(酒浸曬乾用)。

五倍苦酸,疳風疥癬,止瀉澀精,明目功快。

牙皂辛鹹,通關開竅,頭目風淚,脹食皆效。

巴豆辛溫,削堅蕩積,破癥消痰,通利有力(去皮心膜,或生或熟聽用)。

金鈴性寒,大熱癲狂,通水利便,心痛亦當。

雷丸苦鹹,解蠱殺蟲,胃熱癲癇,逐水有功。

鉤藤味苦,小兒寒熱,驚癇胎風,舒筋活血。

血竭味鹹,跌僕損傷,生肌止痛,破血功良。

茶茗微寒,解渴能濟,上清頭目,消痰下氣。

阿魏辛溫,除癥破結,禁瘧殺蟲,傳屍可滅。

乾漆辛溫,通經破積,除痹殺蟲,心疼有益(炒令煙盡用)。

楓香辛苦,辟惡驅風,齒痛下痢,癮疹有功(一名芸香)。

蜀椒辛熱,冷氣咳逆,風寒積聚,闢瘟消食(微炒出汗,閉口者勿用)。

白話文:

蕪荑性味辛溫,可以治療痔瘡、瘻管、疥瘡、癬,也能消除小孩的疳積病,去除體內積滯,殺蟲效果很好(需去除外殼,用麵粉炒黃後使用)。

五加皮性溫,能去除風濕引起的疼痛麻木,使腳步輕健、筋骨強壯,對於跌打損傷的療效也很好(需去除骨頭)。

楮實味甘,能壯陽、幫助膝蓋有力,強健筋骨、補益氣力,使眼睛明亮,效果極佳(用酒浸泡一晚後,蒸過再用)。

秦皮性寒,能散風、去除濕氣,對於風熱引起的驚厥、癲癇、眼睛紅腫等症狀有效。

密蒙花味甘性寒,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對於眼睛因虛弱而產生的翳障、青盲症,服用後能快速見效。

辛夷性味辛溫,能治療因寒熱引起的頭痛、面部腫脹、牙痛,能使鼻塞暢通,溫暖身體的中間部位。

蕤仁性溫,能調理氣機、消除痰液,對於眼睛紅腫、因風邪引起的腫脹,以及流淚等症狀有效(需破開核取出果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研磨後使用)。

女貞子味苦,能滋養精血、補益陰氣,去除風濕,使頭髮烏黑、筋骨強健(用酒浸泡後曬乾使用)。

五倍子味苦酸,能治療疳積、風邪引起的疥瘡、癬,止瀉、收斂精液,使眼睛明亮,效果快速。

牙皂性味辛鹹,能使關竅暢通、開竅醒神,對於頭部、眼睛的風邪、流淚,以及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都有效。

巴豆性味辛溫,能削弱堅硬的腫塊、排除體內積滯,攻破癥瘕、消除痰液,通便作用強大(需去除外皮和內膜,可根據需要選擇生用或熟用)。

金鈴子性寒,能治療高熱引起的癲狂,通利小便,對於心痛也有療效。

雷丸味苦鹹,能解除蠱毒、殺滅寄生蟲,對於胃熱引起的癲癇,以及排除體內積水都有功效。

鉤藤味苦,能治療小兒的寒熱病症、驚厥、癲癇、胎風,能舒緩筋骨、活絡血脈。

血竭味鹹,能治療跌打損傷,促進肌肉生長、止痛,破除瘀血效果很好。

茶葉性味微寒,能解渴、補充水分,使頭腦清醒、眼睛明亮,消除痰液、使氣機下降。

阿魏性味辛溫,能消除腫塊、破除結塊,抑制瘧疾、殺滅寄生蟲,甚至能消滅傳屍之病。

乾漆性味辛溫,能疏通經絡、破除積滯,去除痹症、殺滅寄生蟲,對於心痛有益(需炒至煙盡再用)。

楓香性味辛苦,能避除邪氣、驅散風邪,對於牙痛、腹瀉、皮膚癢疹都有功效(又名芸香)。

蜀椒性味辛熱,能治療因寒氣引起的咳嗽、氣逆,驅散風寒積聚,辟除瘟疫、幫助消化(稍微炒過,使之出汗,閉口者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