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一 (7)
卷之一 (7)
1. 痢
痢疾原來下膿血,裡急後重不可說,食積氣滯總相兼,慎辨青黃赤白黑。純白而來氣必傷,血受病兮應是赤,氣血俱傷赤白來,食積為黃是真的,純血來者亦如之,黑者須知死血色,白膿稠黏是為痰,宛如豆汁方屬濕,諸痢下迫皆屬火,勿妄以白為寒測,通因通用其經文。食積瀉濕和盪滌,後重須教調氣除,清血便膿應自息,通滯湯兮治法傳。
條芩厚朴姜炒入,蘇梗檳榔共木通,胸中不寬陳(皮)(枳)殼立,熱用黃連(薑汁炒)痛木香,後重將軍不可忽,小水不利加滑(石)車(前),臨服木香磨薑汁。頭痛惡寒身體熱,蒼朮防風羌(活)(干)葛接(名風邪痢);噁心作酸胸滿悶,枳實山楂(神)曲(麥)芽呷(名食積痢);內傷痢疾小腹痛,桃(仁)紅(花)能治紫黑血;腹中不痛身不熱,大孔迫甚黃水泄;氣鬱為痢用升麻,柴胡防風不可缺。煩渴身熱腹痛極,水穀入胃即吐噦。
白話文:
痢疾辨證論治
痢疾,症狀多為下痢膿血,裡急後重,十分難受。患者常伴有食積氣滯,辨證時需謹慎觀察大便顏色,以青、黃、赤、白、黑五色為鑑。
- 純白:表示氣虛,體力下降。
- 赤:說明血液受傷,有炎症。
- 赤白:氣血雙傷,症狀較重。
- 黃:多因食積積滯所致。
- 純血:與黃色類似,也是食積所致。
- 黑:屬於死血,預後不佳。
- 白膿稠黏:為痰濕。
- 豆汁樣:屬濕熱。
- 下痢急迫:多為火熱。
切忌以白色便便就斷定為寒症,要根據整體症狀來判斷。
治法
- 食積、濕邪:應以瀉下、消食、利濕之法治療,如用通滯湯。
- 裡急後重:需以調氣除濕之法治療。
- 清血、止膿: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法治療。
方劑
通滯湯:條芩、厚朴、姜炒、蘇梗、檳榔、木通等。
胸中不寬:加陳皮、枳殼。
熱甚:用黃連(薑汁炒)。
疼痛:木香可止痛。
裡急後重:不可忽視將軍。
小水不利:加滑石、車前。
臨服:木香磨薑汁服用。
不同症狀的痢疾辨證
- 頭痛、惡寒、身體發熱:風邪痢,用蒼朮、防風、羌活、葛根等。
- 噁心、作酸、胸滿悶:食積痢,用枳實、山楂、神曲、麥芽等。
- 內傷痢疾、小腹疼痛:用桃仁、紅花等,可治紫黑色便血。
- 腹中不痛、身不熱、肛門迫甚、黃水瀉:氣鬱痢,用升麻、柴胡、防風等。
- 煩渴、身熱、腹痛劇烈、飲食入胃即吐:胃熱痢,用清熱瀉火之法。
註意:以上僅供參考,詳細病情還需專業醫師診斷治療。
噤口痢疾胃熱甚,倉米人參蓮肉悅;酒積痢因恣飲酒,葛根白蔻烏梅烈;天行疫痢老幼傳,令用敗毒無他說,夏月香薷扁豆增,腸澼銀花血自竭,隨症加減是良工。再看新久醫中傑,新者宜下宜消克,久者宜升宜補益。諸痢日久減檳榔,加入扁豆(白)芍白朮,補脾山藥及茯苓,下陷升麻柴胡得。
日久氣虛(人)參(黃)耆用;紅久血虛(當)歸(白)芍力;血痢不止用阿膠,荊芥蒲黃同炒黑,姜灰從治加少許,若還不止血餘(頭髮燒灰用)益。痢久不止人虛極,按腹不痛無食積,四君四物隨證添,訶子粟殼且行澀(如石榴皮、肉果、烏梅俱收澀藥),脈來遲緩是為寒,炮姜肉桂肉蔻績(芩連禁用)。
白話文:
如果痢疾是因為胃火太旺,嘴巴閉不上,可以用倉米、人參、蓮子來治療。如果痢疾是因為喝酒太多,可以用葛根、白蔻、烏梅來治療。如果痢疾是傳染引起的,可以用敗毒藥來治療。夏天可以用香薷、扁豆來治療痢疾,如果痢疾嚴重,可以用金銀花止血。治療痢疾要根據症狀加減藥物,經驗豐富的醫生更能對症下藥。新發生的痢疾宜瀉下消積,久病的痢疾宜升清補益。久病的痢疾,可以少用檳榔,加上扁豆、白芍、白朮、山藥、茯苓,如果痢疾下陷,可以用升麻、柴胡。
久病氣虛可以用人參、黃芪。久病血虛可以用當歸、白芍。血痢不止可以用阿膠、荊芥、蒲黃,同炒成黑色,再加入少許姜灰,如果血痢還是止不住,可以用頭髮燒成的灰治療。如果痢疾久治不愈,病人虛弱無力,按肚子不痛,也沒有積食,可以用四君子湯、四物湯加加減藥。可以用訶子、粟殼來止瀉,可以用石榴皮、肉果、烏梅等收澀藥。如果脈象遲緩,是寒症,可以用炮姜、肉桂、肉蔻,禁忌使用黃芩、黃連。
治噤口痢,將田螺搗爛,入麝香一分,納臍中,引下其熱;內用黃連一錢,人參三分,煎湯終日呷之。一口下咽即愈。
毛公威傳痢病神驗方,用真川連一兩五錢(吳茱萸湯拌炒),白朮五錢半(土炒),蒼朮(米泔水浸炒)四錢五分,白芍(酒炒)二兩,當歸二兩,蓮肉(炒)四錢,山楂肉八錢,木香(不見火)二兩,肉豆蔻(麵包煨)五錢四分,麥芽(炒)三錢五分,神麯五錢五分,枳殼(麩皮炒去麩)二錢五分。上共為極細末,每服一錢二分,壯實者一錢五分,小兒三五七九分,看人大小用。
白話文:
治療嘴巴緊閉、腹瀉的病症,可以將田螺搗爛,加入一分麝香,放在肚臍上,引導體內的熱氣向下,同時用一錢黃連、三分人參煎湯,整天喝下,一口吞下即可痊癒。
毛公威傳授的治療痢疾神效方劑,用真川連一兩五錢(用吳茱萸湯拌炒)、白朮五錢半(土炒)、蒼朮(米泔水浸炒)四錢五分、白芍(酒炒)二兩、當歸二兩、蓮肉(炒)四錢、山楂肉八錢、木香(不經火)二兩、肉豆蔻(麵包煨)五錢四分、麥芽(炒)三錢五分、神麯五錢五分、枳殼(麩皮炒去麩)二錢五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二分,體格強壯者服用一錢五分,小兒依照三、五、七、九分劑量,根據個人體型調整用量。
白痢白湯下,赤痢蜜三匙和白湯下,赤白相兼燈心湯下,水瀉清米湯下,俱空心服。忌一切葷腥、麵食、椒、酒、煎炒、生冷等物。
按:此方投之虛弱之人及痢久者,甚為穩當。若壯盛初起腹痛甚及積滯勝者,秘方白丸子奇效。用皂礬(揀淨)一兩,入白蘿蔔汁一盅,銅勺內火上化開,再入好真粉一兩五錢,和勻取起,曬乾為末,用神麯打糊為丸。每服五分,壯實者七分,赤痢燈心湯下,白痢薑湯下,白瀉米湯下,服後瀉出黑積,藥即行矣。
白話文:
白色痢疾患者服用白湯,紅色痢疾患者服用蜜水,赤白痢疾患者服用燈心湯,水瀉者服用清米湯,所有這些藥方都需空腹服用。忌食一切葷腥、麵食、辣椒、酒、煎炒、生冷等食物。
此方適合虛弱之人及久患痢疾者,效果顯著。若體質强壯者初患痢疾,腹痛劇烈且有積滯者,可服用秘方白丸子。將皂礬(需挑選乾淨的)一兩放入白蘿蔔汁中,用銅勺在火上煮化,加入真粉一兩五錢,攪拌均勻後取出,曬乾研磨成粉末,再用神麴打成糊狀製成丸子。每次服用五分,体質强壯者可服用七分,赤痢服用燈心湯,白痢服用薑湯,白瀉服用米湯,服用後會排出黑色積滯,藥效很快顯現。
2. 積聚
癥瘕積聚皆有塊,食積痰血成其類。積為食積有成形,忽聚忽散聚為貴。榮衛失序七情傷,脾不運化神憔悴,五積為陰五臟生,六聚為陽六腑贅。主治總宜化堅湯,當歸白朮為前隊,半夏陳皮枳實兼,山楂香附砂仁對,厚朴木香等分煎,生薑一片功方遂。
白話文:
身體內積聚的癥瘕都有塊狀物,飲食積滯、痰血等都能形成這種塊狀物。積滯是指飲食積滯形成的塊狀物,其特點是忽聚忽散,聚而不散才是主要的病態。氣血運行失調,七情所傷,脾胃不能運化,就會導致神氣憔悴。五積是指脾胃、肝膽、心肺、腎、三焦五臟積聚的病變,六聚是指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六腑積聚的病變。治療這些病症,總的來說宜用化堅湯,以當歸、白朮為主,配以半夏、陳皮、枳實,再加山楂、香附、砂仁,最後加入厚朴、木香等分煎服,再加一片生薑,便可起到治療效果。
右脅有塊青(皮)(三)稜蓬(術),左脅有塊(川)芎桃(仁)桂(枝),肉食成塊草果連,粉面食積(神)曲卜(子)貴,痰塊在中海石加,瓜蔞白茯檳榔碎,壯健人加檳(三)稜蓬(術),瘦弱人參少許配,瘧後柴胡鱉甲青(皮),如要丸時加阿魏,外治熨法有神功,五仙消痞痞能潰。
痞塊外治秘法,用小鱉一個,紅莧菜二兩,貫眾五錢,阿魏二錢,蔥蜜各一兩,共搗為膏,再入麝香三分,貼在痞上。外用青布罨著,內服消痞煎藥,神效。
白話文:
右邊肋骨附近有硬塊,可以用三稜、蓬術治療;左邊肋骨附近有硬塊,可以用川芎、桃仁、桂枝治療。如果吃肉後形成硬塊,可以用草果、連翹治療;如果吃粉麵後積食,可以用神曲、卜子、貴精治療。如果痰塊在腹部,可以用海石治療;如果腹中疼痛,可以用瓜蔞、白茯苓、檳榔治療。如果患者體格健壯,可以加三稜、蓬術;如果患者體弱,可以加人參少許。瘧疾後可以用柴胡、鱉甲、青皮治療;如果要製成丸藥,可以加入阿魏。外治熨法效果顯著,五仙消痞湯能使痞塊潰爛。
治療痞塊的秘法是:用小鱉一個,紅莧菜二兩,貫眾五錢,阿魏二錢,蔥蜜各一兩,搗成膏狀,再加入麝香三分,貼在患處,用青布包裹,配合內服消痞湯,效果顯著。
五仙膏,用大黃、肥皂、生薑、生蔥、大蒜各半斤,共搗爛,用水煎取汁去渣,再煎成膏,黑色為度,攤絹帛上,先用針刺患處,後貼膏藥。
白話文:
「五仙膏」的製作方法是用大黃、肥皂、生薑、生蔥、大蒜各半斤,全部搗爛,加水煎煮,取汁液過濾掉渣滓,繼續煎煮至濃稠成膏狀,顏色呈黑色即可。將膏藥塗抹在絹帛上,使用時先用針刺患處,再貼上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