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17)
卷之首 (17)
1. 草部一百三十九種
鬱金苦溫,破血生肌,吐衄溺血,鬱結功奇(小者為鬱金)。
薑黃味辛,消癰破血,心腹疼痛,下氣最捷(大者為薑黃)。
牛蒡辛溫,能消瘡毒,癮疹風熱,咽疼可逐(一名鼠黏子,打末用)。
紫草苦寒,心腹邪氣,利竅通水,癰腫大利(酒洗用)。
白薇苦鹹,利水益陰,中風帶下,寒熱痠疼(酒洗用)。
白附辛溫,治面百病,血痹風瘡,中風諸症。
白鮮皮寒,黃疸頭風,咳逆濕痹,疥癬功同。
蘆薈性寒,殺蟲消疳,癲癇驚搐,服之立安。
胡黃連苦,治勞骨蒸,小兒疳痢,盜汗虛驚(並治痔漏)。
澤蘭甘苦,癰腫能消,打僕傷損,月事可調(用葉,調經酒洗用)
青蒿苦寒,骨蒸勞熱,虛煩盜汗,殺蟲功烈(童便浸,曬乾用)
巴戟天溫,助腎添精,疏風辟邪,酒浸方靈(去骨酒洗)。
蘭葉甘辛,散久鬱氣,膽癉消渴,劫痰癖利(用草蘭葉)。
決明子甘,能除肝熱,目疼收淚,仍止鼻血(炒為末)。
蓖麻子辛,利水腫脹,無名腫毒,其功莫量(塗足心下胞胎,塗巔頂收生腸,去殼搗用)。
蘆根甘寒,客熱消渴,噎膈吐逆,利水皆活(搗汁用)。
蛇床苦辛,風寒濕痹,諸惡瘡癬,陰痛能醫(炒)。
金銀花甘,療癰無對,未成則散,已成則潰。
山豆根苦,療咽腫痛,敷蛇蟲傷,可救急用(俗名金鎖匙,用根口嚼汁吞止咽喉腫痛)。
艾葉溫平,驅邪逐鬼,漏血安胎,心痛必委。(搗作絨,灸百病)。
薄荷味辛,最清頭目,祛風化痰,骨蒸宜服。
豨薟味苦,祛風除濕,明目補元,烏須強骨(酒蒸用)。
蒲公英寒,消瘡結核,化食散滯,乳癰可食。
夏枯草寒,瘰癧癭瘤,散血破癥,目痛須求。
藿香辛溫,能止嘔吐,發散風寒,霍亂功大。
荊芥味辛,能清頭目,表汗祛風,治瘡消毒(止血炒黑用,祛風生用)。
香薷味辛,傷暑便澀,霍亂水腫,除煩解熱。
蒼耳甘溫,風寒濕痹,頭骨腦漏,疥癬功奇(炒搗用)。
茵陳味苦,退濕除疸,明目發汗,清熱所攬。
使君子溫,消疳清濁,瀉痢諸蟲,驅除為樂(去殼取肉,殺蟲半生半蒸用)。
良薑性熱,下氣溫中,轉筋腹痛,宿食能攻。
石蓮苦寒,噤口痢疾,解熱開胃,白濁淋瀝(去殼)。
劉寄奴溫,破瘀通經,金瘡出血,下氣除癥
白話文:
[草部一百三十九種]
鬱金,味苦性溫,能破除瘀血、促進肌肉生長,對於吐血、流鼻血、尿血等出血症狀,以及因氣滯造成的鬱結不暢,有非常好的療效。(較小的稱為鬱金)
薑黃,味辛,能消除癰腫、破除瘀血,對於心腹疼痛,有非常快速的下氣作用。(較大的稱為薑黃)
牛蒡,味辛性溫,能消除瘡毒,對於風疹、風熱引起的皮膚病,以及咽喉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又名鼠黏子,磨成粉使用)
紫草,味苦性寒,能消除心腹的邪氣,疏通氣機、利尿,對於癰腫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用酒洗過後使用)
白薇,味苦鹹,能利尿、滋養陰液,對於中風、婦女帶下病,以及寒熱、痠痛等症狀,都有療效。(用酒洗過後使用)
白附子,味辛性溫,能治療臉上的各種疾病,像是血瘀造成的麻痺、風瘡,以及各種中風的症狀。
白鮮皮,性寒,能治療黃疸、頭痛,以及咳嗽、濕痹、疥癬等皮膚病。
蘆薈,性寒,能殺蟲、消除疳積,對於癲癇、抽搐等症狀,服用後能很快見效。
胡黃連,味苦,能治療勞累引起的骨蒸發熱,以及小兒疳積、腹瀉、盜汗、虛驚等症狀。(並可治療痔瘡、瘻管)
澤蘭,味甘苦,能消除癰腫,對於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都有療效。(使用葉子,用酒洗過後調經使用)
青蒿,味苦性寒,能治療骨蒸勞熱、虛煩盜汗,以及殺蟲效果顯著。(用童便浸泡後曬乾使用)
巴戟天,性溫,能幫助腎臟、增強精氣,疏散風邪,用酒浸泡後效果更好。(去除骨頭後用酒洗過)
蘭葉,味甘辛,能疏散長久的氣鬱,對於膽黃、消渴症,以及化痰、消除積滯都有幫助。(使用草蘭的葉子)
決明子,味甘,能消除肝熱,對於眼睛疼痛流淚,以及鼻出血,都有療效。(炒過後磨成粉使用)
蓖麻子,味辛,能利尿消腫,對於不明原因的腫毒,有很好的療效。(塗抹在腳底能幫助胎兒娩出,塗抹在頭頂能幫助生產時脫出的腸子復位,去殼搗碎使用)
蘆根,味甘性寒,能消除外感發熱引起的口渴,對於食道阻塞、嘔吐、利尿都有幫助。(搗爛取汁使用)
蛇床子,味苦辛,能治療風寒濕痹,各種惡瘡、皮膚癬,以及陰部疼痛。(炒過使用)
金銀花,味甘,治療癰腫效果很好,在未形成時能散開,已形成的能促使潰破。
山豆根,味苦,能治療咽喉腫痛,外敷可治療蛇蟲咬傷,可用於急救。(俗稱金鎖匙,用根部直接嚼碎吞下汁液,可止咽喉腫痛)
艾葉,性溫平,能驅除邪氣,止血、安胎,對於心痛有很好的療效。(搗成絨狀,可用於艾灸,治療各種疾病)
薄荷,味辛,最能清醒頭腦、明亮眼睛,能祛風化痰,對於骨蒸發熱也適合服用。
豨薟,味苦,能祛風除濕、明目、補元氣,也能使鬚髮變黑、強健骨骼。(用酒蒸過使用)
蒲公英,性寒,能消除瘡腫、結核,化解食積、散滯,對於乳腺炎可以食用。
夏枯草,性寒,能治療淋巴結核、癭瘤,散瘀血、破除積塊,對於眼睛疼痛也有效。
藿香,味辛性溫,能止嘔吐、發散風寒,對於霍亂有很好的療效。
荊芥,味辛,能清醒頭腦、明亮眼睛,發汗、祛風,能治療瘡毒。(止血用炒黑的,祛風用生的)
香薷,味辛,能治療暑熱引起的排便困難,霍亂引起的水腫,解除煩躁、散熱。
蒼耳,味甘性溫,能治療風寒濕痹,頭部或腦部膿漏,以及疥癬等皮膚病。(炒過搗碎使用)
茵陳,味苦,能退濕除黃疸,明目、發汗,具有清熱的功效。
使君子,性溫,能消除疳積、清除體內污濁,對於腹瀉、各種蟲積,有很好的驅蟲效果。(去除外殼,取果肉,殺蟲用半生半蒸的)
良薑,性熱,能下氣、溫中,對於轉筋、腹痛、消化不良,都有幫助。
石蓮子,味苦性寒,能治療痢疾、解除熱毒、開胃,以及白濁、淋瀝等症狀。(去殼使用)
劉寄奴,性溫,能破除瘀血、疏通經絡,對於外傷出血,以及下氣除積,都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