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五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8)

1. 瘡瘍外治方法

如天疱火丹、赤遊丹、黃水漆瘡、惡血攻注等症,俱用大藍葉搗汁調敷,加蜜亦可。湯潑火烘,皮膚破爛,麻油調敷。

豬蹄湯洗法,治癰疽諸毒,已潰流膿,瘡勢浩大,此湯洗之。消毒氣,去惡肉,回死肌,潤瘡口,散風消毒,腐盡則已。

羌活,甘草,赤芍,黃芩,白芷,當歸,蜂房(各等分)

為粗末,看瘡大小用藥。先將豶豬前蹄一隻,用白水五碗,煮蹄軟為度;將汁濾清,吹去汁上油花,用藥末一兩入蹄汁內,微火煎汁沸,再用絹濾去渣;候湯半溫,再用方盤靠身瘡下放定,隨以軟絹淋湯瘡上,併入孔內輕手捺盡內膿,庶敗腐宿膿隨湯而下,以淨為度;再以軟帛疊成七八重,勿令大幹,帶湯覆上瘡上,以手輕盈旋按片時,帛冷再換,如此洗五六次,自然痛減毒消,洗時避風及人口氣。

鐵桶膏,治發背大瘡,將潰已潰,根腳走散,不收束者用之。

五倍(微炒,一兩),銅綠,白及,明礬(各四錢),膽礬(三錢),輕粉,鬱金(各二錢,如無薑黃代之),麝香(三分)

為極細末。用陳米醋一碗,銅勺內慢火熬至一小杯,候起金色黃泡為度;待溫用藥末一錢攪入膏內,每用燉溫,用新筆塗膏,瘡根上以綿紙掩之。其瘡根漸收漸皺為妙。

太乙膏,治一切惡瘡,跌僕損傷,濕痰流毒,風濕疼痛,及內傷攻刺作痛,腰膝痠軟無力,五損內癰,七傷外症,俱貼患處。又男子遺精,女子白帶,俱貼臍下。臟毒腸癰,亦可丸服。

肉桂,白芷,當歸,元參,赤芍,生地,大黃,土木鱉(各二兩),槐枝,柳枝(各百寸),血餘(一兩),乳香(五錢),沒藥(三錢),東丹(四十兩),輕粉(四錢),真阿魏(三錢)

上十味,並槐柳枝用真麻油稱足五斤,將藥浸入油內,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數已畢,入潔淨大鍋內,慢火熬至藥枯浮起為度;住火片時,用布袋濾去藥渣,將油再稱記數;將鍋揩極淨,復用細絹將油又濾入鍋內,將血餘投下,慢火熬至血餘浮起,以柳棒挑看,似膏溶化之象,方算熬熟。

凡油淨一斤將飛過黃丹六兩五錢,徐徐投下,火加大些,若夏秋熱時,每油一斤加丹五錢,不住手攪,候鍋內先發青煙,後至白煙旋起,氣味香馥,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將膏滴入水中,軟硬得中為度,若太硬加熟油,太軟加炒丹,每各小許,務使老嫩得所;候煙盡離火,將阿魏切成薄片散於膏面上化盡,次下乳沒輕粉末,攪勻,傾入水內,以柳棍摟成一塊,再換冷水浸片時,乘溫每膏半斤,扯撥百轉成塊,又換冷水投浸;隨用時取一塊,銅勺內復化,隨便攤貼。

紅升丹,治一切瘡瘍,潰後撥毒,去腐生肌長肉。瘡口堅硬,肉黯紫黑,用丹少許,雞翎掃上,立刻紅活。瘍醫若無白升二丹,決難立刻取效。

白話文:

瘡瘍外治方法

像是天疱瘡、火丹、赤遊丹、黃水漆瘡、惡血攻注等症狀,都可以用新鮮的大藍葉搗爛取汁,調和敷在患處,加點蜂蜜也可以。如果是被熱湯燙傷或被火烘烤,導致皮膚破爛,可以用麻油調和敷上。

豬蹄湯洗法:用來治療癰疽等各種毒瘡,如果已經潰爛流膿,瘡面又大,可以用這個湯清洗。這個湯可以消毒,去除壞死的組織,讓失去活力的肌肉恢復,滋潤傷口,散風解毒,等到腐肉都清乾淨就好了。

藥方組成:羌活、甘草、赤芍、黃芩、白芷、當歸、蜂房(各等份)。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根據瘡的大小來決定用藥量。先將一隻公豬的前蹄,用五碗清水煮到軟爛。將煮好的湯汁過濾乾淨,把湯汁上面的油花撇掉。取一兩藥粉加入蹄湯中,用小火煮沸。再用細絹布過濾掉藥渣,等湯汁溫熱後,用盤子接住,放在患處下方。然後用軟絹布沾著湯汁淋在瘡上,並輕輕按壓瘡孔,把裡面的膿液擠出來,讓腐敗的膿液隨著湯汁流出,直到乾淨為止。再用軟布疊成七八層,不要太乾,浸泡湯汁後覆蓋在瘡上,用手輕輕按壓一會,等布冷了再換,這樣清洗五六次,自然就會減輕疼痛,消除毒素。清洗時要注意避開風和人呼出的氣。

鐵桶膏:用來治療背部的大瘡,無論是即將潰爛還是已經潰爛,只要瘡根蔓延、無法收斂的都可以用。

藥方組成:五倍子(稍微炒過,一兩)、銅綠、白芨、明礬(各四錢)、膽礬(三錢)、輕粉、鬱金(各二錢,如果沒有鬱金可以用薑黃代替)、麝香(三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取一碗陳米醋,用銅勺以小火慢慢熬煮到剩下一小杯,等醋液起金黃色的泡泡就好了。等醋液溫熱後,加入一錢藥粉攪拌成膏狀。每次使用時,將藥膏稍微加熱,用新的毛筆塗抹在瘡根上,再用棉紙覆蓋。這樣做瘡根會慢慢收縮變皺,效果最好。

太乙膏:用來治療各種惡瘡,跌打損傷,濕痰流毒,風濕疼痛,以及內傷引起的疼痛,腰膝酸軟無力,五臟損傷引起的內癰,外傷引起的症狀,都可以貼在患處。男人遺精、女人白帶,可以貼在肚臍下方。內臟中毒引起的腸癰,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

藥方組成:肉桂、白芷、當歸、元參、赤芍、生地、大黃、土鱉(各二兩)、槐樹枝、柳樹枝(各一百寸)、血餘(一兩)、乳香(五錢)、沒藥(三錢)、東丹(四十兩)、輕粉(四錢)、真阿魏(三錢)。

將以上十種藥材,加上槐樹枝和柳樹枝,用足五斤的真麻油浸泡,春天泡五天,夏天泡三天,秋天泡七天,冬天泡十天。時間到了之後,放入乾淨的大鍋中,用小火熬煮到藥材乾枯浮起。停火一會,用布袋濾掉藥渣,再將油稱重記錄下來。把鍋子擦乾淨,再用細絹布將油過濾到鍋中,將血餘放入,用小火熬煮到血餘浮起,用柳條挑起來看,呈現膏狀融化的樣子,這就表示熬熟了。

每斤淨油加入六兩五錢飛過的黃丹,慢慢加入,火要開大一點。如果是在夏秋天氣熱的時候,每斤油加入五錢黃丹。要不停攪拌,等到鍋裡先冒出青煙,接著冒出白煙,氣味變得芳香,膏就完成了。立即停火,把膏滴入水中,軟硬適中就好了。如果太硬就加熟油,太軟就加炒過的黃丹,每次加一點,務必讓膏的軟硬程度適中。等煙散去,將阿魏切成薄片,灑在膏面上融化,接著加入乳香、沒藥和輕粉的粉末,攪拌均勻,倒入水中,用柳條攪成一塊,再換冷水浸泡一會。趁溫熱時,每半斤膏撥弄一百下,使之成塊,再放入冷水浸泡。需要使用的時候取出一塊,在銅勺中加熱融化,就可以塗抹在患處。

紅升丹:用來治療各種瘡瘍,在潰爛後可以幫助排毒,去除腐肉,促進肌肉生長。如果瘡口堅硬,肉呈暗紫色或黑色,可以用少許紅升丹,用雞毛掃在瘡上,立刻就會變得紅潤有活力。如果外科醫生沒有白升丹和紅升丹,就很難迅速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