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女科 (9)
女科 (9)
1. 產後脈法
產後之脈,診得緩滑,及沉細附骨者生;若見實大弦急,及寸口疾澀不調者死。肝脈虛散而數者,主血暈。左手三部堅牢,主血氣衝心沖胃。胎前尺脈沉滑,產後不減者,主兒枕痛。兩尺脈芤,主去血過度。右手三部虛散者,主惡露不止,蓋氣不足以固血也。微細而數,主血虛發熱,日輕夜重。
六脈微細無神,主蓐勞自汗。右關沉而有力,主傷食發熱。噫酸惡食。產後傷寒熱病,脈宜微細,不作陽病見陰脈論也。丹溪曰:「胎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死」。
一婦年四十歲,有十餘年不受胎矣。月事前後不準,而又無子,脈來微細兼數。予制女寶丹,服至百日而孕,後產一男。
一女子二十餘歲,有孕至五月間必墮,已三四次矣。予亦以女寶丹加減付之,即產一子。
女寶丹,調經種子如神,兼能安胎保孕。當歸(酒洗)六兩,生地(酒洗)六兩,白芍藥(酒炒)三兩,川芎(酒洗)三兩,云白朮(土炒)六兩,條芩(酒炒)四兩,陳皮(炒)三兩,香附(童便、鹽、酒、醋四制)四兩,阿膠(酒浸溶蜜內)三兩,砂仁(炒)二兩。
以上如法制度,為末。另將益母草二斤半煎膏,和煉蜜及阿膠為丸,丸如桐子大。每服五錢,空心白湯送下。
月事後期來者,去條芩加乾薑灰一兩,蘄艾二兩。肥者,加製半夏三兩,白茯苓四兩;有白帶者,再加白薇四兩。氣虛甚者,加人參三兩,茯苓四兩,山藥四兩。如安胎,用白蜜丸,不用益母膏;如腰痛,加山藥、杜仲各三兩。
一孕婦,瘧疾大作,脈得弦數。予用知母四錢,柴胡三錢,陳皮二錢,甘草一錢,井河水各一碗,煎至一碗,露一夜,明早隔湯燉,溫服而愈。不愈加生首烏五錢;自盜汗甚,加黑豆三錢;食多,加枳殼二錢。此方熱多者宜之。
一孕婦瘧疾,右脈微滑,左脈微弦。予曰:「脾虛生痰也」。以白朮五錢,生薑三錢,井河水煎,露一夜,溫服而愈。此方寒多者宜之。
一孕婦痢下赤白,裡急後重。逐滯利水俱不可。予曰:「惟清血調氣法也」。用薑汁炒黃芩、黃連各一錢,蘇梗、當歸各錢半,炒白芍、扁豆、山藥、茯苓、澤瀉、車前、枳殼各一錢,木香五分,甘草二分,煎服,數劑而愈。
一新產發熱,服藥不止。予以益母草煎湯,加童便與之,熱遂退。蓋診其脈平和,惟稍數故也。
一新產發熱,投之四物及童便、姜灰之類不應。予診其脈,右弦滑左微細。予曰:「是必咽酸飽悶,停食故也」。以神麯、山楂、厚朴、枳實,加入前方而愈。
白話文:
【產後脈象判斷】
產後的脈象,如果呈現緩慢且滑順,或是沉穩細緻緊貼於骨,這都是健康的好徵兆。然而,如果脈象顯得強實粗大,弦硬急促,或是在寸口部位出現快速而不流暢的脈象,這樣的脈象顯示病情危急。肝脈虛弱散亂且跳動頻繁,可能預示著產婦會出現血暈的情況。左手三處脈象堅韌穩定,可能是血氣上衝心臟和胃部的徵兆。懷孕時在尺脈部位發現沉穩且滑順的脈象,產後這種脈象未減弱,可能會有產後頭痛的問題。兩側尺脈空虛,可能是失血過多的表現。右手三處脈象虛弱散亂,可能表示惡露不止,這是因為氣血不足,無法有效止血所致。脈象微弱細緻且頻繁,可能是血虛導致的發熱,白天症狀較輕,夜晚則加重。
六脈微弱細緻,缺乏活力,可能是產褥勞損和自汗的徵兆。右關部位脈象沉穩且有力,可能是飲食過量導致的發熱,常伴有噁心反酸。產後受寒或發熱疾病,脈象應該是微弱細緻,不能按照陽證卻出現陰脈的理論來判斷。丹溪先生說:「懷孕期間脈象細微,產後脈象突然變得洪大,這可能是危險的信號。」
有位四十歲的婦女,十多年來一直未能懷孕。她的月經週期不規律,且一直沒有孩子,脈象微弱細緻且頻繁。我開了女寶丹,她服用一百天後懷孕,並成功產下一子。
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懷孕到五個月時總會自然流產,已經發生過三四次了。我同樣給她開了女寶丹,並根據她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她最終產下了一個孩子。
女寶丹是一種神奇的調經助孕藥物,同時還具有安胎保胎的功效。配方包括:當歸(酒洗)、生地(酒洗)、白芍藥(酒炒)、川芎(酒洗)、白朮(土炒)、黃芩(酒炒)、陳皮(炒)、香附(四種方法炮製)、阿膠(酒浸泡後溶於蜂蜜)、砂仁(炒)。將這些材料按規定方法製成粉末,再加入益母草煎煮成的膏體,以及煉製的蜂蜜和阿膠,製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錢,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如果月經週期延遲,可以去掉黃芩,並加入乾薑灰和蘄艾。對於體型較胖的婦女,可以加入半夏和白茯苓;如果有白帶問題,可以再加入白薇。對於氣血極度虛弱的婦女,可以加入人參、茯苓和山藥。如果為了安胎,可以使用白蜜製成丸藥,不必加入益母膏;如果腰痛,可以加入山藥和杜仲。
有一位孕婦,罹患嚴重的瘧疾,脈象呈現弦數。我使用知母、柴胡、陳皮、甘草,以井河水煎煮,放置一夜後,在第二天早上溫熱服用,她的病情得到了改善。如果病情未見好轉,可以加入生首烏;如果自汗嚴重,可以加入黑豆;如果食慾旺盛,可以加入枳殼。這個方子適合熱性較大的情況。
有一位孕婦患有瘧疾,右邊的脈象微弱且滑順,左邊的脈象微弱且弦。我判斷這是脾虛導致的痰多。使用白朮、生薑,以井河水煎煮,放置一夜後溫熱服用,她的病情得到了改善。這個方子適合寒性較大的情況。
有一位孕婦患有痢疾,排泄物呈現紅白相間,腹部劇烈疼痛。通常的治療方法如瀉滯利水都不適用。我認為應該採用清血調氣的方法。使用薑汁炒黃芩、黃連、蘇梗、當歸、炒白芍、扁豆、山藥、茯苓、澤瀉、車前、枳殼、木香、甘草,煎煮後服用,幾劑後病情得到改善。
有一位產後發熱的婦女,服用藥物後仍然未能退燒。我讓她服用益母草煎煮的湯藥,並加入童便,她的發熱症狀終於退去。因為她的脈象平和,只是稍微有些頻繁。
有一位產後發熱的婦女,使用四物湯、童便、薑灰等藥物都無效。我診斷她的脈象,右邊弦滑,左邊微弱細緻。我認為她可能有噁心飽脹,食物積滯的情況。我使用神麴、山楂、厚朴、枳實加入之前的方子,她的病情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