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小兒科卷之四 (7)

回本書目錄

小兒科卷之四 (7)

1. 諸遲解顱鶴節

牛黃散,治小兒口中百病,鵝口、口瘡、重齶、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用黃連末、黃柏末各八分,雄黃、青黛、火硝各二分半,牛黃、冰片、硼砂、硃砂各一分。共研極細,每用少許,敷入口內。

重舌木舌弄舌方,心脾積熱,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名重舌,舌腫硬不和為木舌,舌伸出縮進不安名弄舌。重木舌用歸尾、連翹、白芷各三錢,大黃(煨),甘草(炙)各一錢。水煎,食後頻頻服。外用青黛、黃柏末和勻敷之。一方蒲黃敷。一方用膽礬研細點少許。一方用百草霜、朴硝、滑石共為末,酒調塗之。

木舌用元明粉五錢,川連末一錢,食鹽少許,竹瀝調敷。弄舌宜服化毒丹。

頭面疳火方,治小兒頭面諸瘡,丹毒、腮腫、眼痛。用牛黃黃連散,用牛蒡子(炒黑)一兩,川大黃(生用)一兩,川黃連三錢,共為末,每服一錢,蜜湯調下。外用松香三錢(蔥汁拌煮乾),東丹、鉛粉各二錢,為細末,香油調搽,名三物丹。

丹毒方,遍身遊走赤腫,名曰丹毒。內服通神散散之,或玉樞丹解毒。外用朴硝、大黃等分為末,新汲水調,雞翎蘸藥塗之。一用伏龍肝不拘多少,雞子清調敷患處。

眼痛紅腫方,小兒眼痛紅腫,是風火上攻,宜通神散,熱甚化毒丹。外用熟地黃一兩,新汲水浸透,搗爛貼腳心布裹住,有效。一用火硝一錢,雄黃六分,為極細末,吹入鼻中,目中流淚,即效。

耳痛方,腎熱上衝耳中,或痛,或出水,或流膿。耳中腫痛用蔥汁滴入。出膿流水,先用綿紙捻捻盡膿水,後以白龍丹(見雜症耳病)吹入。一用五倍子燒存性為末,吹入耳,效。一用黃蠟如豆大搓成條,外用真蘄艾槌熟裹蠟條,用火燒著煙燻患處。

鼻瘡方,鼻下兩旁,瘡濕癢爛,膿流處即又成瘡,最為可厭。宜用澤瀉、鬱金、山梔仁、炙甘草等分,共為細末,食後白湯調下一錢。外用甘草湯洗淨,敷疳火三物丹。

頭瘡方,小兒頭上生瘡,最難除根。法先用蔥頭、花椒、米泔水煎湯,洗淨瘡蓋,後用臘豬油半斤熬滾,入麻黃半斤同煎,煎至麻黃色黑枯,撈去渣,以油搽瘡;一加輕粉三錢,尤妙。一方用菜油一杯,放勺內煮滾,入活蜈蚣一二條,煎蜈蚣黑枯為度,去渣,將油搽。

臍瘡方,小兒剪臍,外傷風濕,以致臍瘡不幹。用枯白礬、龍骨(煅)各五分,共為細末,每用少許,摻臍上。一方用草紙灰敷。一用紅絨灰敷。一用蠶繭燒灰存性敷。

一小兒初患舌碎,繼之遍身發熱。一醫以傷風停食,而用發散消導之劑。予曰:「無益也」。服後果熱愈甚,滴水難食,復來求救。予以黃連五錢煎湯,徐徐與之,終劑而愈。其父問其故。予曰:「若先身熱,而後舌碎,則因風食發熱以致舌碎,固常事也。今先舌碎,知其心火亢甚,加之身熱,是內熱極而火外行耳」。

白話文:

諸遲解顱鶴節

牛黃散:此藥方用來治療小兒口中的各種疾病,像是鵝口瘡、口腔潰瘍、重顎(上顎多長出一層組織)、無法吸吮乳汁,以及咽喉腫脹阻塞等,一切因熱毒引起的病症。將黃連末、黃柏末各八分,雄黃、青黛、火硝各二分半,牛黃、冰片、硼砂、硃砂各一分,全部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取少量敷在口內。

重舌、木舌、弄舌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心脾積熱所導致的。舌頭下長出像小舌頭的稱為重舌;舌頭腫脹僵硬不適稱為木舌;舌頭伸出縮回不安稱為弄舌。治療重舌和木舌,用當歸尾、連翹、白芷各三錢,大黃(煨過)、甘草(炙過)各一錢,用水煎煮,飯後頻繁服用。外用青黛、黃柏末混合均勻後敷在患處。另一種方法是用蒲黃敷。還可以用膽礬研磨成細末,點在患處少量。或者用百草霜、朴硝、滑石共研成末,用酒調和後塗抹。

治療木舌,用元明粉五錢,川黃連末一錢,少許食鹽,用竹瀝調和後敷在患處。治療弄舌,應該服用化毒丹。

頭面疳火的治療方法:用來治療小兒頭面部的各種瘡瘍,像是丹毒、腮腺腫大、眼睛疼痛等。將牛蒡子(炒黑)一兩,生川大黃一兩,川黃連三錢,全部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蜂蜜水調服。外用松香三錢(用蔥汁拌煮乾),東丹、鉛粉各二錢,研磨成細末,用香油調和後塗抹,稱為三物丹。

丹毒的治療方法:全身游走性的紅腫,稱為丹毒。內服通神散來散熱,或服用玉樞丹來解毒。外用朴硝、大黃等分研磨成末,用新打的水調和,用雞毛蘸藥塗抹。另一種方法是用伏龍肝,不拘用量,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患處。

眼睛紅腫疼痛的治療方法:小兒眼睛紅腫疼痛,是風熱上攻所致,應該用通神散,熱勢嚴重則用化毒丹。外用熟地黃一兩,用新打的水浸透,搗爛後貼在腳底,用布包裹住,有效果。另一種方法是用火硝一錢,雄黃六分,研磨成極細粉末,吹入鼻中,眼睛會流淚,很快有效。

耳朵疼痛的治療方法:腎熱向上衝到耳中,導致疼痛,或者流出水,或者流出膿液。耳朵腫痛可以用蔥汁滴入。如果流膿流水,先用棉紙捻將膿水吸盡,再用白龍丹(詳見雜症耳病)吹入。另一種方法是用五倍子燒成灰,研末吹入耳朵,有效。另一種方法是用黃蠟像豆子大小搓成條,外面用真蘄艾搗爛裹住蠟條,用火點燃後用煙燻患處。

鼻瘡的治療方法:鼻子下方兩側,瘡瘍濕潤、癢爛,流出膿液的地方又會長出新的瘡,非常令人厭惡。應該用澤瀉、鬱金、山梔仁、炙甘草等量,全部研磨成細末,飯後用白開水調服一錢。外用甘草湯洗淨後,敷上疳火三物丹。

頭瘡的治療方法:小兒頭上長瘡,很難徹底根治。先用蔥頭、花椒、米泔水煎煮後洗淨瘡痂,再用半斤豬油熬開,放入半斤麻黃一起煎煮,煎到麻黃變黑枯黃後,撈去渣,用油塗抹瘡面;再加入輕粉三錢效果更佳。另一種方法是用一杯菜油,放在勺子中煮開,放入一兩條活蜈蚣,煎到蜈蚣變黑枯黃為止,去渣,用油塗抹。

臍瘡的治療方法:小兒剪斷臍帶後,因為外感風濕,導致臍瘡不癒合。用枯白礬、煅龍骨各五分,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撒在臍部。另一種方法是用草紙灰敷。還可以用紅絨灰敷。或者用蠶繭燒成灰後敷。

有個小孩剛開始舌頭潰爛,接著全身發熱。有個醫生認為是傷風停食,而用了發散和消食的藥物。我說:「這樣沒有幫助」。服藥後果然熱勢更甚,連水都難以喝下,又來求救。我給他用黃連五錢煎湯,慢慢餵他喝,喝完藥後就好了。他父親問我原因。我說:「如果先發熱,後舌頭潰爛,是因為風食發熱導致舌頭潰爛,這是常有的事。現在是先舌頭潰爛,就知道是心火過旺,加上發熱,是內熱極盛,火往外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