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小兒科卷之四 (6)

回本書目錄

小兒科卷之四 (6)

1. 諸遲解顱鶴節

治小便不通方,膀胱有火,則小便秘結而不通。用燈心湯送下益元散一錢。一用兒茶二錢為末,萹蓄湯送下。一用五苓散加車前、燈心煎服。初生小兒二三日不大小便,用蔥汁、人乳各半調勻,抹兒口中即通。

治語遲方,治小兒心氣不足,邪熱乘之則語遲。用石菖蒲丸,菖蒲、人參、麥門冬(去心)、川芎、遠志(甘草水泡去心)、當歸各一兩,乳香五錢,硃砂三錢,為細末,煉蜜丸黍米大,服十丸,食後粳米湯下。

治齒遲方,小兒腎不足,則齒生遲。用川芎、山藥、當歸、白芍(炒)、甘草(炙)等分,為細末,白湯調下二錢,食後服,將藥末擦牙齦即生。

龜胸方,小兒心胸高如覆掌,是肺熱脹滿之故。用天冬(去心)、百合、杏仁(去皮尖,麩炒)、木通、枳殼(麩炒)、桑皮(蜜炙)、葶藶(隔紙炒)、石膏(煨)各二錢,川大黃(酒蒸)六分,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白湯化下,食後臨臥服。外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灸三壯,春夏從下灸起,秋冬從上灸起。

龜背方,風入督脈,背脊受傷,故背高如龜。用枳殼、防風、獨活、大黃(煨)、前胡、當歸、麻黃(去節)等分,為末麵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看兒大小以米湯送下,食後服。外宜灸肺俞穴,在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在五椎下,兩旁各一寸半;膈俞穴在七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六處穴各灸三壯。以小兒中指節為一寸,艾炷如小麥大。

陰腫疝氣方,治寒鬱下焦,偏墜氣痛。用故紙(炒)、橘核(炒)、乾薑、肉桂、砂仁等分,為末酒拌,空心生薑湯送下一錢。一方用五倍子燒灰存性,為末好酒調下三分,出汗立愈。一方用牡蠣,不拘多少為末,雞子調塗,治外腎腫大,即消。陰囊忽腫,或久坐濕地,或蟲蟻吹毒,用蟬退五錢煎湯熏洗,腫痛自消;內服五苓散加燈心煎服。若因蚯蚓吹毒,陰頭腫痛,用鴨涎敷之。

一方用蔥園內蚯蚓糞以甘草汁調塗腫處,或薄荷汁調亦可。

斷乳法,以山梔三粒(炒黑存性)、硃砂、輕粉各少許,研為細末,取生芝麻油調和,待小兒睡著,以藥濃敷兩眉間,睡起即不食乳,不可說破。如不效,再加黃丹一錢,須揀伏斷及卯日。

牙疳口瘡方,小兒心熱則舌瘡,胃熱則牙疳,脾熱則唇瘡。凡治牙疳口瘡,先用青絹蘸雪水,或井花水,拭淨白皮,即血出亦不妨。拭淨後,用元水丹(見雜症口舌病)吹入。口舌瘡用黃連為細末,蜜水調服。牙疳用竹葉石膏湯,水煎,服少許噙漱。凡痘後痧後生疳,是邪熱未散,積毒成疳,不急治則牙落,非元水丹可治,宜秘方二仙丹。

用活雄童子鯽魚炙乾,大葫蘆浸糞坑內,七日取起,洗淨炙乾,各為極細末,等分和勻,先拭淨牙根,敷上即愈。

白話文:

諸遲解顱鶴節

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

如果膀胱有火氣,就會導致小便阻塞不通。可以用燈心草煮水,送服一錢益元散。或者用二錢兒茶磨成粉末,用萹蓄湯送服。也可以用五苓散,加入車前子和燈心草一起煎服。剛出生的小孩如果兩三天沒有大小便,可以用蔥汁和人乳各一半調勻,塗抹在小孩口中,就能通暢。

治療說話遲緩的方法:

治療小孩心氣不足,被邪熱侵襲而導致說話遲緩。用石菖蒲丸:石菖蒲、人參、麥門冬(去心)、川芎、遠志(用甘草水泡過後去心)、當歸各一兩,乳香五錢,硃砂三錢,全部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飯後用粳米湯送服。

治療長牙遲緩的方法:

小孩腎氣不足,就會導致長牙遲緩。用川芎、山藥、當歸、白芍(炒過)、甘草(炙過)等分量,磨成細末,用白開水調服二錢,飯後服用。將藥末擦在牙齦上,牙齒就會長出來。

治療龜胸的方法:

小孩的胸部高起像倒扣的掌心,是因為肺熱腫脹引起的。用天冬(去心)、百合、杏仁(去皮尖,用麩皮炒過)、木通、枳殼(用麩皮炒過)、桑白皮(用蜜炙過)、葶藶(隔著紙炒過)、石膏(煨過)各二錢,川大黃(用酒蒸過)六分,一起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白開水化開送服,飯後睡前服用。另外,在兩乳頭前各一寸半的地方,以及上方兩行肋骨間的六個穴位,各灸三壯。春夏季節從下往上灸,秋冬季節從上往下灸。

治療龜背的方法:

風邪侵入督脈,導致背部受傷,所以背部高起像烏龜。用枳殼、防風、獨活、大黃(煨過)、前胡、當歸、麻黃(去節)等分量,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根據小孩大小用米湯送服,飯後服用。另外,應該灸肺俞穴(在第三胸椎下方兩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在第五胸椎下方兩旁各一寸半)和膈俞穴(在第七胸椎下方兩旁各一寸半),這六個穴位各灸三壯。以小孩中指的指節為一寸,艾炷像小麥粒大小。

治療陰腫疝氣的方法:

治療寒氣鬱結在下焦,導致陰部下墜疼痛。用補骨脂(炒過)、橘核(炒過)、乾薑、肉桂、砂仁等分量,磨成粉末用酒拌勻,空腹用生薑湯送服一錢。或者用五倍子燒成灰,保留藥性,磨成粉末,用好酒調服三分,出汗就能痊癒。或者用牡蠣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勻塗抹,治療外腎腫大,就能消腫。陰囊突然腫脹,可能是久坐潮濕的地方,或者被蟲蟻咬傷中毒,可以用蟬蛻五錢煎湯熏洗,腫痛就會消退;內服五苓散,加入燈心草一起煎服。如果是因為蚯蚓吹出的毒素導致陰莖頭腫痛,可以用鴨子的唾液塗抹。

或者用蔥園內的蚯蚓糞,用甘草汁調勻塗抹在腫脹的地方,或者用薄荷汁調勻也可以。

斷奶的方法:

用三粒山梔子(炒黑保留藥性)、少量硃砂和輕粉,磨成細末,用生芝麻油調和,等小孩睡著後,把藥濃濃地塗在兩眉之間,小孩睡醒就不會再吃奶,不要把這個秘密說破。如果沒有效果,再加入一錢黃丹,必須選擇在伏斷日和卯日進行。

治療牙疳口瘡的方法:

小孩心臟有熱,就會出現舌瘡;胃有熱,就會出現牙疳;脾有熱,就會出現唇瘡。凡是治療牙疳口瘡,先用青色的絲綢蘸雪水或井水,擦拭乾淨白色的皮,即使出血也沒有關係。擦乾淨後,用元水丹(見雜症口舌病)吹入。口腔和舌頭的潰瘍可以用黃連磨成細末,用蜂蜜水調服。牙疳可以用竹葉石膏湯,用水煎服,少量含漱。凡是出痘或出痧後產生牙疳,是因為邪熱沒有散去,毒素積聚成疳,如果不趕快治療就會導致牙齒脫落,不是元水丹可以治好的,應該用秘方二仙丹。

用活的雄性童子鯽魚烤乾,把大葫蘆浸泡在糞坑裡七天後取出,洗乾淨再烤乾,都磨成極細的粉末,等分混合均勻,先擦乾淨牙根,敷上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