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小兒科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小兒科卷之四 (3)

1. 諸遲解顱鶴節

內熱口渴,脈洪數,小便黃,加連翹、川黃連各三兩。骨蒸熱,背熱,手心腳底熱,口渴,身瘦溺赤,脈細數,加蘆薈一兩,胡連、銀柴胡各三兩,鱉甲(醋炙)四兩。瘧後,寒熱不止,脅下有塊,加銀柴胡、胡黃連、當歸、青皮各三兩,鱉甲(醋炙)四兩,桂枝七錢。腹中膨脹,或有塊痛,手不可按,加三稜、蓬朮(醋炒)各三兩,食蛆二兩,乾蟾一隻。

泄瀉少食,或腹痛,手按則減,面色㿠白,無神,六脈無力,倍白朮、白芍,加人參、山藥、米仁各四兩;瀉不止,加肉果(麵裹煨)二兩。六脈遲,手足冷,口不渴,溺清白,肌肉日消,或悠悠腹痛無增減,或喜就暖處,或食生冷即瀉,或臍下作痛,是屬虛寒,加炮薑、肉桂各一兩,倍白朮、白芍;泄加肉果(麵煨)二兩;虛甚加人參、山藥各三兩。

面上白斑,腹中作痛,口出清水,或口中吐蟲,屬蟲積,加使君子肉、貫眾各二兩、雷丸、鶴蝨各一兩。

示吉曰:小兒如春令草木,得雨露滋養,則日生夜長,所患者惟蟲物以害之,則枯萎爾。小兒稟純陽之體,乳食滋補,則先天之氣生生不窮,所患者飲食過度,脾胃損傷,成疳成積,肌肉瘦消也。食積之害小兒,亦猶蟲物之害草木,蟲物去則草木日長,食積去則元氣自生,固不易之理。

故古人制肥兒之方,多用消食去積之品,蓋欲先除其害也。予得古人之旨,隨症加減,以盡寒熱虛實蟲積之變,敢云一片婆心,聊為古人之小補耳。

紅燕丹,專治小兒疳積,丁奚骨瘦如柴,目閉溺赤,或腹中疼痛,或溺如米泔。

大石燕(一雌一雄,每個重一兩者佳,人傾銀罐中,上下用炭火煅紅,淬入好醋中,如此九次),明硃砂(另研水飛,三錢),紅曲(揀淨,一兩),三味為極細末和勻。周歲者,每服三分,糖拌不拘時服。

按:此方乃消疳化積之神藥也,且無藥氣,利於小兒之畏藥者。予表侄二三歲間,患疳積症,頭大身瘦,發熱,溺如米泔,諸藥不效,後聞藥氣即吐,束手無策,偶遇異人傳此方,和於糖果粥飯中與之,數服全愈。後以此濟人,無不效矣。

抱龍丸,治小兒急驚癲癇,痰涎壅盛,胎驚內吊,咳嗽喘急,搦搐驚悸等症。

天竺黃(五錢),辰砂(二錢),九套膽南星(一兩),明雄黃(一錢),麝香(一分五釐),為極細末,另用麻黃、款冬花、甘草各五錢,煎湯去渣,慢火熬成膏,和末藥為丸,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示吉曰:鎮驚消痰,安神開竅,制抱龍之旨也。然恐病輕藥重,朱雄則過於墜鎮,而麝香更有引驚入竅之弊,故古人有不可輕用之說。今此方之妙作之以膏,麝香得麻黃之辛散,竅內之驚盡出;雄朱得甘草之和緩,墜鎮之性和平;膽星天竺而佐款冬消痰潤肺,肺潤則氣降,氣降則痰下,痰下則驚平,咳嗽痰喘不治而悉愈。其方若與古人同,則其效勝於古人遠矣,非得岐黃之秘者,斷不知此。

白話文:

諸遲解顱鶴節

內熱口渴:如果孩子體內有熱,感到口渴,脈搏跳得快又大,小便顏色黃,可以加入連翹和川黃連各15克。

骨蒸熱:如果孩子感到像骨頭裡發出的熱,背部發熱,手心腳底發熱,口渴,身體消瘦,小便顏色紅,脈搏細且快,可以加入蘆薈3克,胡黃連和銀柴胡各15克,以及用醋炙過的鱉甲20克。

瘧疾後寒熱不止:如果孩子得過瘧疾後,仍然時冷時熱,脅肋下有腫塊,可以加入銀柴胡、胡黃連、當歸、青皮各15克,用醋炙過的鱉甲20克,以及桂枝3克。

腹脹或腹痛:如果孩子肚子脹,或者有腫塊疼痛,用手按壓會更痛,可以加入三稜和用醋炒過的蓬朮各15克,食蛆6克,以及一隻乾蟾。

泄瀉少食或腹痛:如果孩子拉肚子,食慾不振,或者肚子痛,用手按壓會感到舒服,臉色蒼白,精神萎靡,脈搏無力,可以加倍使用白朮和白芍,並加入人參、山藥、米仁各20克;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入用麵包裹煨過的肉豆蔻6克。

六脈遲、手足冷:如果孩子脈搏遲緩,手腳冰冷,不覺得口渴,小便清澈,肌肉日漸消瘦,或者肚子隱隱作痛,時好時壞,喜歡待在溫暖的地方,或者吃了生冷食物就拉肚子,或者肚臍下方疼痛,這是屬於虛寒的症狀,可以加入炮薑和肉桂各3克,加倍使用白朮和白芍;如果腹瀉,可以加入用麵包裹煨過的肉豆蔻6克;如果虛弱嚴重,可以加入人參和山藥各15克。

面上白斑:如果孩子臉上出現白斑,肚子疼痛,口中吐出清水,或者吐出蟲子,這是屬於蟲積的症狀,可以加入使君子肉和貫眾各6克,以及雷丸和鶴虱各3克。

示吉曰:小孩子就像春天的小草,得到雨露滋養就會茁壯成長。他們最容易受到蟲害侵擾而枯萎。小孩子天生陽氣充足,通過母乳和食物的滋養,先天之氣會生生不息。他們最容易因為飲食過度,損傷脾胃,導致營養不良和積滯,肌肉消瘦。飲食積滯對孩子的危害就像蟲害對草木的危害一樣。去除蟲害,草木就能茁壯成長,去除積滯,元氣就會自然恢復,這是個不變的道理。

所以古代醫生制定健脾益氣的方子,大多使用消食去積的藥物,就是要先去除這些危害。我繼承了古人的理念,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加減,來應對寒熱虛實和蟲積的變化,我的一片苦心,只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古人的智慧做一點補充。

紅燕丹: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小兒營養不良,孩子瘦得像柴,眼睛睜不開,小便發紅,或者肚子痛,或者小便像米泔水。

用一對大石燕(最好每個重30克),放入銀罐中,用炭火燒紅,然後放入好醋中淬火,這樣重複九次。然後將研成粉末的水飛明硃砂(9克)和揀選乾淨的紅曲(30克)混合,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一歲的孩子,每次服用0.6克,用糖拌勻,不拘時間服用。

:這個方子是消疳化積的特效藥,而且沒有藥味,很適合害怕吃藥的小孩子。我的表侄子兩三歲的時候,得了疳積病,頭大身瘦,發燒,小便像米泔水,用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後來一聞到藥味就吐,讓我束手無策。偶然遇到一位奇人傳授這個方子,我將藥粉和糖果粥飯混合給他吃,吃了幾次就痊癒了。後來我用這個方子幫助別人,沒有不靈驗的。

抱龍丸:這個藥方治療小兒急驚風、癲癇,痰液阻塞,胎驚內吊,咳嗽氣喘,抽搐驚悸等症狀。

將天竺黃(15克)、辰砂(6克)、九套膽南星(30克)、明雄黃(3克)、麝香(0.5克)研成極細的粉末。另外,用麻黃、款冬花、甘草各15克煎湯去渣,然後用慢火熬成膏,將藥末和入膏中製成藥丸,每個藥丸像芡實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示吉曰:鎮驚、化痰、安神、開竅是製定抱龍丸的宗旨。但是,擔心藥力過猛,朱砂和雄黃過於重鎮,而且麝香更有可能將驚邪引入竅內的弊端,所以古人有不可輕易使用的說法。現在這個方子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將藥物製成藥膏,麝香得到麻黃的辛散之氣,能將竅內的驚邪盡數排出;雄黃和朱砂得到甘草的緩和,鎮靜的藥性也變得平和;膽星和天竺黃輔助款冬花能消痰潤肺,肺氣得到滋潤,氣就能下降,氣下降痰就排出,痰排出驚厥自然就平息,咳嗽痰喘也不用治療就痊癒了。這個方子如果和古人的方子相同,它的療效就會遠勝於古人,如果不是得到岐黃醫術精髓的人,肯定不會知道其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