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小兒科卷之四 (2)
小兒科卷之四 (2)
1. 諸遲解顱鶴節
黑白醜(頭末,各七錢半),大黃(一兩五錢),膽星,半夏(薑汁製,各五錢),枳實(炒,五錢),牙皂(三錢),為極細末,爍白蜜為丸,丸重一錢二分。周歲者一丸,三周者二丸,生薑湯化下,追蟲糖湯下。
沉香末子,治乳食傷脾胃,以致嘔吐,泄瀉,痢疾,瘧疾,心腹疼痛,大便下血,寒熱不止。凡兼胸腹脹滿,噯氣作酸,噁心,惡聞食氣,及不思食,下泄臭屁。上症不必悉具,凡見一二,定為傷食,此方主之。
香附(鹽水拌炒),檳榔,紫厚朴(薑汁拌炒),廣陳皮(炒,各四兩),枳殼(炒),枳實(炒),青皮子(炒),山楂肉,麥芽(炒),神麯(炒),蘿蔔子(炒),白酒藥(炒,各二兩),柴胡,枳梗,真川芎(各一兩二錢),云白朮(土炒),炮乾薑,沉香(水研),木香(不見火,各一兩)
共為極細末,每服周歲七分,二三周者一錢,糖拌,空心生薑湯送下。便血,米湯送下。小兒下血,多因飲食傷脾,脾不攝血,若用止血之劑及溫補升提之法,無益也。予制此方,以消食為主,食消則脾氣自復,血不治而自愈。
陳氏小紅丸,治一切咳嗽,驚癇發搐,發熱齁喘,痰涎上壅,痰厥卒倒等症。
全蠍(去刺洗淨,炒,一兩),南星(一兩),硃砂(四錢半),珠子(一錢),巴豆霜(去油淨,二錢半),為極細末,糯米糊為丸如菜子大。周歲者,每服五十丸;二周者,一百丸。看小兒大小壯實,用燈心湯送下。此吳中陳氏治急驚風秘方也。昔年見田先生專司幼科,名布江南,其子珍如先生以此方授予,試之奇驗。
肥兒丸,治五疳、五痢瀉、蛔蟲,臟腑虛弱,身體羸瘦,發豎焦黃,小便濁色。消積化食,健脾和胃,長肌肉,肚腹膨脹俱宜服。
廣陳皮(炒,一斤),甘草(炙,四兩),蓬朮(炒,六兩),厚朴(米泔浸,炒,八兩),枳實(麩炒,八兩),連翹(六兩),香附(米泔浸,炒,一斤),山楂肉(六兩),神麯(炒,六兩),卜子(炒,八兩),龍膽草(六兩),青皮子(炒,八兩),川黃連(炒),白朮(土炒),檳榔(各八兩)
共為極細末,煉白蜜為丸,丸如龍眼大,空心清米湯化下。若疳積,加蘆薈、胡黃連、銀柴胡,名蘆薈丸,又名五疳保童丸。此須夜間發熱,骨瘦如柴者,可用。一方加蝦蟆、食蛆,或用蝦蟆、食蛆俱燒存性入前藥內,名乾蟾丸。虛者,加米仁、山藥;虛甚,加人參;有蟲,加川楝子,使君子肉、鶴蝨。
蔣氏肥兒丸,治小兒瘦弱,食不生肌,肚腹疼痛,內熱蟲積。
云白朮(土炒),陳皮(炒),香附(鹽水炒),厚朴(薑汁炒),枳實(麩炒),檳榔,神麯(炒),麥芽(炒),澤瀉(炒),卜子(炒),山楂肉(炒),白茯苓(蒸),白芍藥(炒,各四兩),木香(不見火),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諸遲解顱鶴節]
把黑白丑(頭末、各七錢半)、大黃(一兩五錢)、膽星、半夏(用薑汁炮製,各五錢)、枳實(炒過,五錢)、牙皂(三錢),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白蜂蜜做成藥丸,每丸重一錢二分。一歲的嬰兒服用一丸,三歲的兒童服用兩丸,用生薑湯化開服用,如果要驅蟲,則用糖水服用。
沉香末子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為吃太多奶或食物導致脾胃受傷,引起的嘔吐、腹瀉、痢疾、瘧疾、心腹疼痛、大便出血、發冷發熱不止等症狀。凡是同時出現胸腹脹滿、打嗝酸腐、噁心、討厭食物氣味、不想吃飯、拉臭屁等情況,即使只出現其中一兩種,都可以判斷為是傷食,使用這個方子就可以治療。
(以下方劑,用量和用法需注意兒童適用劑量,不可擅自使用)
(未命名方)
香附(用鹽水拌炒)、檳榔、紫厚朴(用薑汁拌炒)、廣陳皮(炒過,各四兩)、枳殼(炒過)、枳實(炒過)、青皮子(炒過)、山楂肉、麥芽(炒過)、神麯(炒過)、蘿蔔子(炒過)、白酒藥(炒過,各二兩)、柴胡、枳梗、真川芎(各一兩二錢)、雲白朮(用土炒過)、炮乾薑、沉香(用水研磨)、木香(不見火,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歲的嬰兒服用七分,二三歲的兒童服用一錢,用糖水拌勻,在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如果是便血,則用米湯送服。小兒便血,大多是因為飲食損傷脾胃,脾胃功能失調不能統攝血液,如果只是使用止血藥或者溫補提升的藥物,是沒有效果的。我制定的這個方子,主要以消食為主,食物消化了,脾胃功能自然恢復,血證不用特意治療也會自行痊癒。
陳氏小紅丸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咳嗽、驚風、抽搐、發熱、喘息、痰涎壅塞、痰厥昏倒等症狀。
全蠍(去除刺洗淨,炒過,一兩)、南星(一兩)、硃砂(四錢半)、珠子(一錢)、巴豆霜(去油乾淨,二錢半),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糯米糊做成如菜籽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嬰兒每次服用五十丸,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百丸。要根據小兒的體格大小和強壯程度,用燈心湯送服。這是吳中陳氏治療急驚風的秘方。以前見到田先生專門負責幼科,名滿江南,他的兒子珍如先生把這個方子傳授給我,試用後效果非常神奇。
肥兒丸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五種疳疾、五種痢疾腹瀉、蛔蟲,以及臟腑虛弱、身體瘦弱、頭髮豎立枯黃、小便渾濁等症狀。它可以消積化食、健脾和胃、增長肌肉,對於肚腹膨脹等症狀都適合服用。
廣陳皮(炒過,一斤)、甘草(炙過,四兩)、蓬朮(炒過,六兩)、厚朴(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八兩)、枳實(用麩皮炒過,八兩)、連翹(六兩)、香附(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一斤)、山楂肉(六兩)、神麯(炒過,六兩)、卜子(炒過,八兩)、龍膽草(六兩)、青皮子(炒過,八兩)、川黃連(炒過)、白朮(用土炒過)、檳榔(各八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白蜂蜜做成如龍眼大小的藥丸,在空腹時用清米湯化開服用。如果患有疳積,可以加入蘆薈、胡黃連、銀柴胡,這樣就叫做蘆薈丸,又叫做五疳保童丸。這種情況一般是夜間發熱、骨瘦如柴的患者可以使用。還有一個方子是加入蝦蟆、食蛆,或者把蝦蟆、食蛆一起燒過,保留藥性後加入前面的藥材中,叫做乾蟾丸。體質虛弱的,可以加入米仁、山藥;如果虛弱嚴重,可以加入人參;如果有蟲,可以加入川楝子、使君子肉、鶴虱。
蔣氏肥兒丸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兒瘦弱、吃東西不長肉、肚腹疼痛、內熱有蟲積等症狀。
雲白朮(用土炒過)、陳皮(炒過)、香附(用鹽水炒過)、厚朴(用薑汁炒過)、枳實(用麩皮炒過)、檳榔、神麯(炒過)、麥芽(炒過)、澤瀉(炒過)、卜子(炒過)、山楂肉(炒過)、白茯苓(蒸過)、白芍藥(炒過,各四兩)、木香(不見火)、甘草(炙過,各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