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首 (9)

1. 脈象主病二十九法

緩脈,動舒緩而緊急也,往來徐徐,呼吸不及四至,較遲脈稍速,為榮衛向衰之候,主虛,主濕,主解㑊(《經》曰:尺脈緩澀,謂之解㑊)。緩而滑為熱中,浮而緩主風(表虛),沉而緩主內虛、主冷,緩而澀為痹,上見之為項強,下見之為腳弱。寸緩(左)怔忡、多忘,(右)氣短、頭重;關緩(左)風虛眩暈,(右)善嘔、不思食;尺緩腳膝無力,下元虛冷。

示吉曰:緩,中州脾脈也。緩而無神,方可言病。若四至調勻,緩而有神,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輕不重,意思欣欣,如春風楊柳之狀,平和之應也,倘認為病脈則誤矣。古人論脈,大人以五至為平,小兒以六七至為平,今若此又覺偏於熱矣,豈古今時勢異耶?抑今人元氣薄也。

弦脈(《經》曰春胃微弦,如持長竿末梢曰平,脾病及右關及四季之末忌見)

弦,長而端直,如按絲絃,舉之應手,按之不移,為陰遏陽郁之候。主瘧、主痛、主飲、主疝、主寒熱往來、主傷風、主宿食(《經》曰:脈弦上寸口者,宿食)、主驚(《經》云:肝腎並小弦欲驚)、,主氣結、主勞倦、主經絡間為寒所阻。弦數為勞瘧,為傷寒熱邪傳少陽,寒熱口苦,脅痛耳聾。

雙弦脅急痛,弦長為積。寸弦(左)頭痛、心惕,(右)咳嗽、噁心,;關弦(左)脅痛、寒熱,(右)宿食、痞滿;尺弦小腹痛,下焦停水。

芤脈

芤,浮大而軟,中空旁實,旁有中無,若捻蔥葉,為血不能統氣之候(伯仁曰:氣有餘血不足,血不能統氣,故脈來虛而大,若芤之狀)。主失血。芤而數,主火盛而血妄行;芤而遲,主木土二臟虛寒,不能藏血失血。寸芤(左)心虛易驚,痰現紅星,(右)咳血血絲;關芤(左)脅痛、吐血,(右)嘈雜、嘔血;尺芤便血腸紅,女子崩漏。

洪脈(立夏後得甲子太陽旺,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右寸及冬忌見,宜寒涼)

洪,較大更盛也,浮大有力,騰上滿指,來至大而去,且長有類乎實,,惟重按稍衰為異,為氣血燔灼之候。主煩、主咽乾、主表裡皆熱、主二便澀、主傷寒陽明經病。寸洪(左)煩熱、舌乾裂,(右)乾咳唾黏、上消;關洪(左)眼赤、善怒,(右)火嘈、易飢、脹滿;尺洪(左)小便赤澀,(右)大便難,火旺遺精

虛脈

虛,中下皆空也,浮大而軟,舉按無力,豁然不能自固(《訣》曰:浮而無力為虛),為榮衛俱虛之候,主暑傷元氣,主虛煩多汗,主恍惚多驚,主小兒驚風。病在中,脈虛難治,肝腎脈並虛為死。陰虛陽搏謂之崩(《內經》)。寸虛(左)恍惚多忘,(右)內傷元氣、懶言;關虛(左)目昏、少寐,(右)不思食、虛痞;尺虛(左)腰膝痠軟、遺溺,(右)下元虛冷

白話文:

脈象主病二十九法

緩脈

脈搏動得慢而又時快時慢,像慢慢行走又突然加速,一來一往顯得緩慢,呼吸之間脈搏跳動不到四次,比遲脈稍微快一點,這是身體的營養和防禦能力開始衰退的徵兆,主要表示身體虛弱、體內有濕氣、或疾病正在好轉(古籍說:尺脈緩慢而澀滯,表示疾病正在消退)。脈搏緩慢但滑利,表示體內有熱;脈搏浮在表面且緩慢,表示身體表面虛弱受風邪侵襲;脈搏沉在裡層且緩慢,表示體內虛弱、有寒氣;脈搏緩慢而澀滯,表示身體麻木不仁,如果在上半身出現,會感到脖子僵硬,在下半身出現,會感到腿腳無力。左手寸脈緩慢,表示心悸、健忘;右手寸脈緩慢,表示氣短、頭重;左手關脈緩慢,表示風邪導致的虛弱、頭暈;右手關脈緩慢,表示容易噁心、食慾不振;尺脈緩慢,表示腿腳無力、下半身虛弱寒冷。

有經驗的醫生認為:緩脈是脾胃的脈象,如果脈象緩慢且無力,才能說是有疾病。如果脈搏跳動四次很均勻,緩慢但有力,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輕不重,感覺平和舒適,像春天楊柳一樣柔和,這是正常的脈象,如果當成病脈就錯了。古人認為,成年人脈搏跳動五次是正常,兒童是六七次,現在這樣會覺得偏快,難道是古今環境不同嗎?還是現代人身體元氣比較虛弱?

弦脈

脈搏細長而直,像按在琴弦上,輕輕觸摸就能感覺到,用力按壓也不會改變,表示體內陰氣阻礙陽氣運行。主要表示瘧疾、疼痛、體內有痰飲、疝氣、寒熱交替、感冒、食物積滯(古籍說:脈搏在寸口處呈弦脈,表示有宿食),容易驚嚇(古籍說:肝腎脈都細而呈弦脈,容易驚嚇),氣結、疲勞、經絡被寒邪阻礙。弦脈且脈搏快,表示勞累引起的瘧疾,或是傷寒導致熱邪傳到少陽經,出現寒熱交替、口苦、脅痛、耳鳴。

兩手脈都呈弦脈,表示脅肋疼痛,脈象弦長,表示體內有腫塊。左手寸脈呈弦脈,表示頭痛、心慌;右手寸脈呈弦脈,表示咳嗽、噁心;左手關脈呈弦脈,表示脅痛、寒熱交替;右手關脈呈弦脈,表示有宿食、胃脹滿;尺脈呈弦脈,表示小腹疼痛,下焦有水液停滯。

芤脈

脈搏浮在表面且大而軟,中間空虛兩邊充實,像摸到蔥葉一樣,表示血不能帶動氣的運行(名醫認為:氣有餘而血不足,血不能帶動氣,所以脈搏摸起來虛大,像芤脈)。主要表示失血。芤脈且脈搏快,表示體內火熱旺盛導致血亂跑;芤脈且脈搏慢,表示肝脾兩臟虛寒,不能收藏血導致失血。左手寸脈呈芤脈,表示心虛容易驚嚇,痰中帶血絲;右手寸脈呈芤脈,表示咳嗽帶血;左手關脈呈芤脈,表示脅痛、吐血;右手關脈呈芤脈,表示胃裡嘈雜、嘔血;尺脈呈芤脈,表示便血、腸道出血,女性則表示崩漏。

洪脈

脈搏比大脈還要強盛,浮在表面且大而有力,跳動時充盈指下,來勢強盛去勢也快,看起來像是實脈,只有用力按壓才會稍微減弱,表示體內氣血運行過於旺盛。主要表示煩躁、口乾、身體內外都有熱、大小便不暢、傷寒導致陽明經病變。左手寸脈呈洪脈,表示煩躁發熱、舌頭乾燥破裂;右手寸脈呈洪脈,表示乾咳、痰黏稠、上消渴症;左手關脈呈洪脈,表示眼睛發紅、容易發怒;右手關脈呈洪脈,表示胃裡灼熱、容易飢餓、腹脹;左手尺脈呈洪脈,表示小便赤澀;右手尺脈呈洪脈,表示大便困難,體內火旺導致遺精。

虛脈

脈搏中間和下部都空虛無力,浮在表面且大而軟,輕按重按都感覺無力,好像要散開一樣(訣竅說:浮在表面且無力就是虛脈),表示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功能都虛弱,主要表示暑熱傷了元氣,虛弱煩躁、多汗、精神恍惚容易驚嚇、兒童容易驚風。疾病如果比較嚴重,脈搏出現虛脈就難以治療,肝腎脈都虛弱就會有生命危險。陰虛陽氣虛浮就會導致血崩(古籍說的)。左手寸脈呈虛脈,表示精神恍惚健忘;右手寸脈呈虛脈,表示內傷導致元氣不足、不喜歡說話;左手關脈呈虛脈,表示眼睛昏花、失眠;右手關脈呈虛脈,表示食慾不振、胃部虛弱脹滿;左手尺脈呈虛脈,表示腰膝痠軟、小便失禁;右手尺脈呈虛脈,表示下半身虛弱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