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6)

回本書目錄

首卷 (6)

1. 四言舉要

數脈屬陽,六至一息;七疾八極,九至為脫。浮大者洪,沉大牢實,往來流利,是謂之滑。有力為緊,彈如轉索。數見寸口,有止為促;數見關中,動脈可候,厥厥動搖,狀如小豆。長則氣治,過於本位;長而端直,弦脈應指。短則氣病,不能滿部,不見於關,惟尺寸候。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數脈相兼,則見諸證。

浮脈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風熱,無力血弱。浮遲風虛,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火,浮微勞極,浮濡陰虛,浮散虛劇,浮弦痰飲,浮滑痰熱。

沉脈主裡,主寒主積。有力痰食,無力氣鬱。沉遲虛寒,沉數熱伏,沉緊冷痛,沉緩水蓄,沉牢痼冷,沉實熱極,沉弱陰虛,沉細痹濕,沉弦飲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陰毒聚積。

遲脈主臟,陽氣伏潛;有力為痛,無力虛寒。

數脈主腑,主吐主狂;有力為熱,無力為瘡。

滑脈主痰,或傷於食,下為蓄血,上為吐逆。

澀脈少血,或中寒濕;反胃結腸,自汗厥逆。

弦脈主飲,病屬肝膽,弦數多熱,弦遲多寒。浮弦支飲,沉弦懸飲,陽弦頭痛,陰弦腹痛。

緊脈主寒,又主諸痛。浮緊表寒,沉緊里痛。

長脈氣平,短脈氣病,細則氣少,大則病進。浮長風癇,沉短宿食,血虛脈虛,氣實脈實。

洪脈為熱,其陰則虛;細脈為濕,其血則虛。

緩大者風,緩細者濕,緩澀血少,緩滑內熱。

濡小陰虛,弱小陽竭;陽竭惡寒,陰虛發熱。陽微惡寒,陰微發熱;男微虛損,女微瀉血。

陽動汗出,陰動發熱,為痛與驚,崩中失血。

虛寒相搏,其名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陽盛則促,肺癰陽毒;陰盛則結,疝瘕積鬱。

代則氣衰,或泄膿血,傷寒心悸,女胎三月。

脈之主病,有宜不宜,陰陽順逆,凶吉可推。中風浮緩,急實則忌;浮滑中痰,沉遲中氣。屍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臟身冷,入腑身溫。風傷於衛,浮緩有汗;寒傷於營,浮緊無汗;暑傷於氣,脈虛身熱;濕傷於血,脈緩細澀。傷寒熱病,脈喜浮洪,沉微澀小,證反必凶。汗後脈靜,身涼則安;汗後脈躁,熱甚必難。

陽病見陰,病必危殆;陰病見陽,雖困無害。上不至關,陰氣已絕;下不至關,陽氣已竭。代脈止歇,臟絕傾危;散脈無根,形損難醫。

飲食內傷,氣口急滑;勞倦內傷,脾脈大弱。欲知是氣,下乎脈沉,沉極則伏,澀弱久深。

火鬱多沉,滑痰緊食,氣澀血芤,數火細濕。滑主多痰,弦主留飲,熱則滑數,寒則弦緊,浮滑兼風,沉滑兼氣。食傷短疾,濕留濡細。

瘧脈自弦,弦數者熱,弦遲者寒,代散者折。

泄瀉下痢,沉小滑弱;實大浮洪,發熱則惡。

嘔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數緊澀,結腸者亡。

霍亂之後,脈代勿訝;厥逆遲微,是則可怕。

白話文:

四言舉要

脈象與心跳速度:

脈搏跳動快屬陽,一息之間跳六次。七次就太快,八次極速,九次就表示生命力快要耗盡。

脈象的形狀:

脈搏浮在表面又大,稱為洪脈;沉在深處又大,稱為牢脈。來去流暢,就稱為滑脈。脈搏有力且繃緊,像拉緊的繩索。脈象在寸口跳動很快,中間有停頓,稱為促脈;在關中跳動很快,能感覺到動脈,微微顫動,像小豆子一樣。脈象長,表示氣運行正常,但若太過,超過原本的位置,就是不正常;脈象長而挺直,像琴弦,稱為弦脈。脈象短,表示氣有病,不能充滿整個脈搏跳動的區域,在關部摸不到,只能在寸、尺兩處摸到。

脈象與疾病的關係:

每一種脈象,都對應不同的疾病;如果多種脈象同時出現,就會看到多種疾病的症狀。

浮脈:

浮脈表示病在表,體內一定虛弱。有力為風熱,無力為血虛。浮而遲緩是風虛,浮而快速是風熱,浮而繃緊是風寒,浮而慢是風濕,浮而虛弱是傷暑,浮而中空是失血,浮而洪大是虛火,浮而微弱是勞累過度,浮而軟弱是陰虛,浮而散漫是虛極,浮而弦是痰飲,浮而滑是痰熱。

沉脈:

沉脈表示病在裡,多為寒症或有積聚。有力是痰食,無力是氣鬱。沉而遲緩是虛寒,沉而快速是熱邪內伏,沉而繃緊是寒痛,沉而慢是水液積聚,沉而牢固是久寒,沉而有力是熱極,沉而虛弱是陰虛,沉而細小是痹症濕邪,沉而弦是飲邪作痛,沉而滑是宿食,沉而伏是吐利,沉伏而有力是陰毒聚積。

遲脈:

遲脈表示病在臟,陽氣潛伏。有力是疼痛,無力是虛寒。

數脈:

數脈表示病在腑,多為嘔吐或狂躁。有力是熱症,無力是瘡瘍。

滑脈:

滑脈表示有痰,或傷於飲食,在下為蓄血,在上為吐逆。

澀脈:

澀脈表示血少,或受寒濕。可見反胃,便秘,自汗或昏厥。

弦脈:

弦脈表示有飲邪,病屬肝膽。弦而快速多為熱,弦而遲緩多為寒。浮弦表示支飲,沉弦表示懸飲,陽弦表示頭痛,陰弦表示腹痛。

緊脈:

緊脈表示寒邪,也表示疼痛。浮緊表示表寒,沉緊表示裡痛。

長脈與短脈:

長脈表示氣平,短脈表示氣病。細脈表示氣少,大脈表示病情加重。浮長是風癇,沉短是宿食。血虛脈虛,氣實脈實。

洪脈與細脈:

洪脈表示有熱,其陰則虛;細脈表示有濕,其血則虛。

緩脈:

緩而大是風,緩而細是濕,緩而澀是血少,緩而滑是內熱。

濡脈與弱脈:

濡而小是陰虛,弱而小是陽氣衰竭。陽氣衰竭則怕冷,陰虛則發熱。陽虛則怕冷,陰虛則發熱。男子脈微弱是虛損,女子脈微弱是失血。

動脈:

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也可能是疼痛或驚厥,甚至崩漏失血。

革脈:

虛寒搏擊在一起,稱為革脈。男子遺精,女子失血。

促脈與結脈:

陽氣盛則脈象急促,可見肺癰或陽毒。陰氣盛則脈象結滯,可見疝氣或腫塊積聚。

代脈:

代脈表示氣衰,或可能膿血泄出,傷寒心悸,或是懷孕三個月。

脈象的宜忌:

脈象對應疾病有適合與不適合,根據陰陽順逆的變化,可以判斷凶吉。中風脈象為浮緩,若脈象變成急促有力則是不好的徵兆;浮滑的脈象是中痰,沉遲的脈象是中氣。昏迷不醒,脈象沉滑,是屍厥,如果身體變冷表示病情進入臟腑,如果身體發熱表示病情進入腑。風邪傷在衛分,脈象浮緩有汗;寒邪傷在營分,脈象浮緊無汗;暑邪傷在氣分,脈象虛弱身熱;濕邪傷在血分,脈象緩細澀。傷寒熱病,脈象喜浮洪,若出現沉微澀小的脈象,表示病情嚴重,有危險。出汗後脈象平靜,身體涼快就表示病情穩定;出汗後脈象躁動,表示熱邪太重,病情危險。

陰陽與危險:

陽病出現陰脈,病情必定危急;陰病出現陽脈,即使困頓也無大礙。脈象向上不到關部,表示陰氣已絕;向下不到關部,表示陽氣已竭。代脈時斷時續,表示臟腑功能衰竭,病情危險;散脈沒有根基,表示形體損傷嚴重,難以救治。

飲食與勞倦:

飲食內傷,脈象在氣口會急而滑;勞倦內傷,脾脈會變得大而虛弱。想要知道是氣虛還是其他,看脈象是否沉,沉到極點則伏,脈象澀弱,表示病情已經很深。

火、痰、氣、血:

火邪鬱結,脈象多沉;滑脈是痰多,緊脈是食積。氣虛則脈澀,血虛則脈芤,數脈表示火熱,細脈表示濕邪。滑脈多為痰,弦脈多為飲邪,熱症脈滑數,寒症脈弦緊,浮滑脈兼風邪,沉滑脈兼氣滯。食積傷脾,脈象短疾,濕邪留滯,脈象濡細。

瘧疾、泄瀉、嘔吐:

瘧疾脈象自弦,弦而數是熱,弦而遲是寒,代脈或散脈表示病情危險。泄瀉下痢,脈象沉小滑弱;脈實大浮洪,發熱則表示病情惡化。嘔吐反胃,脈象浮滑是好轉的徵兆,脈象弦數緊澀,腸道阻塞則表示病情危險。霍亂後出現代脈不用驚訝,昏厥、脈遲微才是可怕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