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5)
首卷 (5)
1. 表證
此在經也。有前症而不自利、不咽乾,脈尚浮,微惡寒。此表尚存,而當汗也。故《經》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桂枝湯(見前證),桂枝加防風湯。
白話文:
這是在講經絡的問題。如果出現了前述的症狀,但沒有腹瀉、沒有咽喉乾燥,且脈搏仍然呈現浮象,稍微感覺到寒冷。這表示病邪還在體表,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因此,《經》上說:「太陰病」,脈搏呈現浮象的,可以發汗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
對於桂枝湯(詳見先前的症狀描述),或者使用添加了防風的桂枝湯。
請注意,以上內容是根據您提供的古文進行的翻譯,並未包含任何醫療建議。在實際應用中,請遵循專業醫師指導。
2. 里證
有前症而不惡寒,脈沉細兼數,此邪在裡也,宜清之下之。
黃芩芍藥湯
黃芍,芍藥,甘草
桂枝加大黃湯,腹痛甚者用此方。
桂枝,芍藥,大黃,生薑,大棗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先前的症狀但不畏寒,脈象呈現沉細且偶爾快速,這表示病邪已深入體內,適合使用清熱或瀉下的療法來治療。
黃芩芍藥湯
藥材包含:黃芩、芍藥、甘草
桂枝加大黃湯,如果腹部疼痛非常嚴重的話,可以使用這個處方。
藥材包含:桂枝、芍藥、大黃、生薑、大棗。
3. 寒證
寒中太陰經,與傳經熱證不同,自利不渴,腹痛無休,手足不溫。《經》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當溫之,宜四逆輩。」
四逆湯
附子,乾薑,甘草
理中湯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附子理中湯
足少陰腎經
症:渴而自利,但欲寐。脈:尺寸俱沉。
足少陰腎經,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系舌本,故舌乾而渴也。自利者,邪傳少陰,受熱已深,氣不上升,故自利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邪傳少陰,熱沖清道,神思昏昧,故欲寐也。其脈沉者,腎本在下,至此經自沉。
白話文:
[寒冷症狀]
這段文字談論的是寒氣影響到太陰經的狀況,和經絡傳導的熱證是不同的。病人會有拉肚子但不口渴的現象,腹部持續疼痛,手腳感覺不到溫暖。根據古籍記載:「如果拉肚子但不口渴,這屬於太陰經的問題。因為他的臟腑有寒氣,應該使用溫熱的療法,適合用四逆湯類的藥物。」
四逆湯的成分包括:附子、乾薑、甘草。
理中湯的成分包括: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附子理中湯主要對付足少陰腎經的問題。
症狀:口渴且拉肚子,只想睡覺。脈象:寸脈和尺脈都呈現沉的現象。
足少陰腎經,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膈,進入肺部,連結舌根,所以舌頭乾燥會口渴。拉肚子的原因是病邪傳到了少陰經,身體已經受到深度的熱傷害,氣不能上升,因此會拉肚子。當人體的防禦氣在陽性環境時,人會清醒;在陰性環境時,人會想睡覺。病邪傳到少陰經,熱氣衝擊了清潔通道,使得精神昏沉,所以會想睡覺。脈象呈現沉的現象,因為腎臟本來就在人體的下方,當腎經受到影響,脈象自然也會顯得沉。
4. 表證
有前症而微惡寒,口中和,身微熱。此邪尤在經也,乃宜汗之。
細辛羌活沖和湯,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陰證無熱。
細辛,羌活,獨活,芍藥,甘草
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此湯主之,附子溫中,麻黃散表。
白話文:
如果出現前期徵兆且輕微感到寒冷,口裡感覺正常,身體有些許發熱。這表示病邪仍在經絡層面,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
使用「細辛羌活沖和湯」,在剛開始得病時,如果反而出現發熱,且脈象顯示為沉脈的狀況下,這可能屬於陰證,並不會伴隨高熱。
該處方包含:細辛、羌活、獨活、芍藥、甘草。
「麻黃附子細辛湯」是主要的治療湯劑,其中附子能溫暖體內,而麻黃則能疏散表邪。
5. 里證
口燥舌乾而渴,脈沉,此在裡也。
三承氣湯,見前證選而用之。
朱奉議曰:「仲景於少陰證,口燥咽乾,宜急下之。」蓋少陰主腎,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入少陰腎經,咽乾絡焦,故口燥咽乾而渴,須急下之。非若陽明證,宜下而可緩耳。
黃連阿膠湯,輕者用之。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雞子黃(二枚生用),芍藥(二兩),阿膠(二兩)
白話文:
口乾舌燥且有口渴感,脈象沉,這些都是身體內部的症狀。
對於這類情況,可以選擇使用三種承氣湯中的其中一種,需根據具體症狀來判斷選擇哪種。
朱奉議提到:「張仲景在描述少陰病證時,如果出現口乾咽乾,應立即進行瀉下治療。」這是因為少陰主要與腎相關,而腎又與舌頭相聯繫。當感冒的熱氣進入內臟,進而影響到腎經,導致咽喉部位乾燥,因此會感到口乾舌燥並有口渴感,必須立即進行瀉下治療。不像陽明病證,即使需要瀉下,也可以稍後再執行。
黃連阿膠湯適用於較輕微的狀況。
所需藥材為:黃連(四兩)、黃芩(一兩)、雞蛋黃(二枚,生用)、芍藥(二兩)、阿膠(二兩)。
6. 寒證
寒中少陰經,與傳經熱證不同。背惡寒,倦臥,下利清穀,小便白,手足寒,身體痛,而脈則沉也。
四逆湯(見前)
真武湯
附子,茯苓,白芍,生薑,白朮
附子湯
附子,茯苓,芍藥,人參,白朮
厥陰肝經
症: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煩滿疼痛,甚則唇青,舌卷囊縮。脈則微緩。
厥者,盡也。兩陰俱盡,故名曰厥。成公曰:「邪傳太陰,則腹滿而嗌乾,未成渴也;傳至少陰,口燥舌乾而渴,未成消渴;至厥陰則成消渴,以熱甚能消水故也。木生火,肝氣通心,厥陰客氣上衝心,故心中疼熱,且煩而滿」。奉議云:「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
病至是篤矣。非大下何以生?若脈漸浮,則有生機,當微汗之,不可不知耳。」
白話文:
[寒冷症狀]
這段描述的是少陰經的寒症,與傳經的熱症不同。患者會感到背部特別怕冷,疲倦想躺著,拉肚子且排出的食物未消化,尿液顏色很淡,手腳冰冷,全身痠痛,而且脈搏沉弱。
四逆湯(詳情請參考前文)
真武湯
藥方成分為:附子、茯苓、白芍、生薑、白朮。
附子湯
藥方成分為:附子、茯苓、芍藥、人參、白朮。
厥陰肝經
症狀:極度口渴,氣往上衝到心臟,心中感到煩悶且充滿疼痛,嚴重時嘴脣會變青,舌頭捲曲,睪丸收縮。脈搏微弱緩慢。
厥的意思就是到了極點。兩陰都到了極點,因此稱為厥。成公解釋道:「當邪氣傳到太陰經,會出現腹部脹滿和喉嚨乾燥,但還未達到口渴的程度;當邪氣傳到少陰經,口乾舌燥且非常口渴,但尚未形成極度口渴;當邪氣傳到厥陰經時,就形成了極度口渴,因為熱氣過盛,能快速消耗水分。木生火,肝氣與心相通,當厥陰經的外來邪氣衝擊心臟,會導致心臟疼痛及熱感,並伴有煩悶感和飽脹感。」奉議指出:「肝經脈絡延伸至生殖器官,並連接舌根。如果脈絡無法正常運作,就會導致肌肉緊繃,肌肉緊繃會牽扯舌頭和睪丸,因此會出現嘴脣變青、舌頭捲曲和睪丸收縮的情況。
當病情發展到這種程度,除非進行劇烈的治療,否則難以康復。如果脈搏逐漸浮現,則表示有康復的跡象,應採用微汗療法,這一點務必要了解。」
7. 表證
此在經也。自前證兩脈尚浮,身微熱,此有表證存焉。或有由陰出陽,致脈漸浮,所謂陰病得陽脈者生也。
麻黃升麻湯
麻黃,當歸,知母,黃芩,石膏,升麻,白朮,白芍,天冬,桂枝,乾薑,甘草,茯苓,葳蕤
桂枝加黃芩湯
白話文:
[表面症狀]
這指的是身體經絡上的問題。從之前的診斷看,兩側的脈象仍然浮動,身體有輕微的發熱,這顯示存在表面的症狀。或者,有的病情是由陰轉陽,導致脈象逐漸變得浮動,這就是所謂的陰性病症出現了陽性脈象的情況,是病情好轉的跡象。
麻黃升麻湯
藥方成分包括:麻黃、當歸、知母、黃芩、石膏、升麻、白朮、白芍、天冬、桂枝、乾薑、甘草、茯苓、葳蕤。
桂枝加黃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