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三(亨集) (19)
卷三(亨集) (19)
1. 痢證方
敗毒散(見瘟疫),痢疾表熱裡虛者,此方主之。
皮膚受外感之邪,則表實而裡虛。表實,故發熱;裡虛,故痢不禁。此方可以解表而補里,理氣而破滯,雖不為治痢而設,善用之,則取之左右逢其源矣。
清暑益氣湯(見暑證),痢疾已愈,中氣虛弱,而暑令尚在者用之。
十全大補湯(見中風),痢疾已愈,而血大虛者用之。
樸黃丸,治瀉痢初起,及腹痛諸證。
錦紋大黃(三斤,切片,入砂仁末一兩,同酒拌炒),大厚朴(一斤,去皮切片,薑汁拌炒),廣木香(三兩,不見火)
共末,水跌丸,每服枳殼湯下三錢。
烏龍丸,痢疾無論新久,服之神效。
用上好新巴豆,不拘多少,剝殼去衣,將新銀罐盛之;外用火煉,無煙過性取起,乳缽為末,忌用銅鐵器。每末一錢,用真土黃蠟一錢,先將蠟溶化,再入藥末,拌勻為丸如菜子大,空心大人十丸,小兒五丸。止宜清淡飲食,忌用麵食、葷腥、煎炙等物。紅痢甘草湯下,白痢去皮薑湯下,紅白痢甘草薑湯下。
白話文:
敗毒散(用法參考瘟疫篇):此方適用於痢疾初期,同時有外感表熱,但體內虛弱的狀況。
當皮膚受到外邪侵襲時,就會出現表證實熱而體內虛弱的現象。表證實熱,所以會發燒;體內虛弱,所以痢疾難以停止。此方能解表散熱,同時補益體內,又能理順氣機、化解積滯。雖然此方不是專門為治療痢疾而設,但如果善加運用,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清暑益氣湯(用法參考暑證篇):適用於痢疾已經痊癒,但中氣仍然虛弱,而且還處在暑熱季節的時候。
十全大補湯(用法參考中風篇):適用於痢疾痊癒後,但身體氣血嚴重虧虛的時候。
樸黃丸:主治瀉痢初期,以及各種腹痛症狀。
配方:錦紋大黃(三斤,切片,加入砂仁末一兩,用酒拌勻後炒製),大厚朴(一斤,去皮切片,用薑汁拌勻後炒製),廣木香(三兩,不需經過火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枳殼湯送服。
烏龍丸:此藥對於各種新舊痢疾都有很好的療效。
配方:使用上等新鮮巴豆,不拘數量,剝開外殼去除內膜,放入新的銀罐中;然後用火煉製,直到沒有煙霧,使其藥性轉化。取出後,用乳缽研磨成粉末,切記不可使用銅鐵器皿。每用一錢藥末,加入一錢真正的土黃蠟,先將黃蠟融化,再加入藥末攪拌均勻,製成如菜籽大小的藥丸。成人空腹服用十丸,兒童服用五丸。服藥期間應飲食清淡,忌食麵食、葷腥油膩、煎炸烤炙等食物。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去皮薑湯送服,紅白痢用甘草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