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六(利集)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利集) (5)

1. 麻木證(四十一)

河間曰:留著不去,四肢麻木拘攣也。又謂麻木不盡屬虛。譬之久坐則麻痹不仁,乃前氣未行,後氣復沖,鬱熱相搏故耳。其證多氣滯、風熱所為,治宜活血疏風,清熱順氣。

《內經》謂麻木為不痛不仁。以久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榮,故為不仁。不仁之症,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痛癢,如繩扎縛初解之狀,古言為麻痹是也。

麻有五證,有寒濕、有氣虛、有血液枯澀、有火、有痰。木有三證,有濕痰、有死血、有寒濕。丹溪曰:麻是氣虛,木屬濕痰、死血。十指麻木,亦是胃中有濕痰、死血,斯論確矣。然亦有氣血俱虛,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虛而感濕,麻木兼作者;又有陰虛,而風寒濕三氣乘之,致周身裂痛、麻木兼作者。治宜先汗散而後補也,當各推類治之。

大法:氣虛,人參益氣湯、天麻黃耆湯;濕痰,二陳加膽星、蒼白朮;十指麻木,用薄桂,少許引經;死血,四物加桃仁、紅花,入引經藥。

按麻木之證,東垣云:麻是氣不行。丹溪云: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此是初病言之也。若曾服過參、術,而生燥熱,則血液衰少,而榮衛澀不能滑澤,後氣一充,則成麻矣。治宜活血養液,清熱潤燥,則麻木自止。故河間之論當玩,丹溪以麻屬氣虛,木屬濕痰、死血是固然矣。

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浮而緩屬濕,為麻痹。緊而浮屬寒,為痛痹。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

白話文:

河間學說提到,如果邪氣留在身體裡未能排出,會導致四肢出現麻木和拘攣的情況。另外,麻木的狀況並不全然是虛弱所導致的。例如,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坐著,肢體可能會感到麻木無力,這是因為血液循環不暢,新舊氣血交錯衝擊,造成熱氣鬱結所致。這種症狀多是由於氣血瘀滯和風熱所引起,治療上應採用活血、疏風、清熱及順氣的方法。

《內經》指出麻木就是感覺不到痛也不知冷暖。這是因為長期疾病影響深入,營養和防禦系統運作受阻,經絡時常堵塞,因此無法通達;皮膚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因而失去感覺。這種感覺喪失的情況,可能發生在全身或四肢,患者會感受到類似被繩子纏繞後鬆開的刺痛或瘙癢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麻痹」。

麻有五種類型,分別是因寒冷濕氣、氣血虛弱、血液乾澀、火熱或是痰濕所導致。木有三種情況,包括濕痰、死血以及寒冷濕氣。丹溪學說認為,麻是氣血虛弱的表現,木則是濕痰和死血的問題。手指麻木,也可能是由於胃部有濕痰和死血的緣故。然而,也有氣血雙虛的患者,只出現麻的症狀而不伴隨木的現象;也有虛弱且受到濕氣影響,同時出現麻和木的患者;甚至有的患者因為陰虛,加上風寒濕三種外邪入侵,導致全身劇烈疼痛並伴有麻和木的症狀。治療上,應先用發汗散邪的方式,再進行補養,應針對不同類型進行治療。

大體來說,氣血虛弱的情況,可以使用人參益氣湯和天麻黃耆湯;濕痰的問題,可用二陳湯加上膽星和蒼白朮;手指麻木的患者,可以加入少量肉桂作為引導藥物;死血的問題,則可用四物湯加上桃仁和紅花,並加入引導藥物。

對於麻木的症狀,東垣學說認為麻是氣血運行不暢的結果。丹溪學說則認為麻是氣血虛弱的表現,木則是濕痰和死血的問題。這些理論是針對剛發病的患者而言。然而,如果患者曾經服用過人參和白朮等補品,產生了燥熱的反應,就會使血液量減少,營養和防禦系統運作變得遲鈍,當新的氣血來臨,就會形成麻的症狀。治療上,應該活血養液,清熱潤燥,這樣麻木的症狀就能得到緩解。因此,河間學說的觀點值得深入研究,丹溪學說將麻歸咎於氣血虛弱,木則歸咎於濕痰和死血,是有道理的。

從脈診的角度看,脈象浮而柔弱屬於氣血虛弱,如果在手腕關節前方發現這種脈象,表示上半身有麻的症狀;在手腕關節後方發現這種脈象,則表示下半身有麻的症狀。脈象浮而緩慢,顯示有濕氣存在,可能會導致麻痹。脈象緊而浮動,顯示有寒氣存在,可能會導致劇烈疼痛。脈象澀而芤,顯示有死血存在,可能會導致木的症狀,患者對痛癢沒有感覺。

2. 麻木方

人參益氣湯(見眩暈),治手足十指麻木,四肢倦怠,熱傷元氣。

天麻黃耆湯,治表有風症,右口角並眼牽引側視,及左手腳麻木疼痛。

天麻,白芍,神麯,茯苓,羌活(各三分),人參,黃連(各四分),當歸,黃耆,甘草,升麻,葛根,蒼朮,澤瀉,柴胡,豬苓(各五分)

肢節不痛者,不必用羌活。

三妙散,治濕熱下流,兩足麻木。

黃柏(四兩),蒼朮(六兩),川牛膝(二兩)

曲糊丸梧子大,鹽湯下五六十丸。

導氣丸,治兩腿麻木沉重。

黃耆(二錢),甘草(錢半),青皮(一錢),升麻,柴胡,歸梢,陳皮,澤瀉(各五分),紅花(一分),五味(九粒)

白話文:

【麻木方】

  1. "人參益氣湯"(詳見於眩暈方),適用於治療手腳的指尖麻木,四肢疲憊無力,這是因為熱度損傷了身體的基本能量。

  2. "天麻黃耆湯",針對風邪在體表的情況,如右側嘴角和眼睛向一邊斜視,以及左手腳麻木疼痛。

藥方成分:天麻、白芍、神麯、茯苓、羌活(各3分)、人參、黃連(各4分)、當歸、黃耆、甘草、升麻、葛根、蒼朮、澤瀉、柴胡、豬苓(各5分)

如果肢體關節不疼,則可以不用羌活。

  1. "三妙散",適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導致雙腳麻木。

藥方成分:黃柏(4兩)、蒼朮(6兩)、川牛膝(2兩)

以麴糊做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服用時以鹽水送下50-60粒。

  1. "導氣丸",適用於治療雙腿麻木且沉重。

藥方成分:黃耆(2錢)、甘草(1.5錢)、青皮(1錢)、升麻、柴胡、歸梢、陳皮、澤瀉(各5分)、紅花(1分)、五味(9粒)

3. 目病證(四十二)

《內經》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睛。睛之窠為眼,腎之精為瞳子,心之精為眼窠之總絡,肝之精力黑眼,肺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然臟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又皆稟受於脾土,而上貫於目以為明。

故目者,心之使;心者,神之舍也。苟精神煩亂,則視歧,觀一物而為兩;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

由此觀之,則治目者,若不兼理脾胃及養血安神,不可治標不治本也。河間曰: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里,宜養血安神。如暴失明,昏澀翳膜,眵淚斑入眼,皆風熱屬表也,宜表散以去之。如昏弱不欲視物,內障見黑花,瞳子散大,皆里也,屬血少勞神腎虛故也,宜養血安神,補水以調之。又瞳子散大,皆辛熱所為,當除風熱,涼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氣。

芩、連苦寒,除邪氣之盛為君;歸身、生地,涼血養血為臣;五味酸寒體浮,收瞳子散大,地骨、天、麥瀉腎熱補氣,或用滋陰地黃丸最妙。

丹溪曰:目病屬風熱,血少,勞神,腎虛。又云:目能遠視,不能近視者,腎水虧欠也,六味地黃丸主之;目能近視,不能遠視者,心血不足也,定志丸加茯苓主之。瘦人目病,乃是血少兼熱,須用養血藥,少加風藥。三說議論精確,並宜參究。

目病雖有風熱、血虛、脾虛、腎虛、肝木旺之不同,大法眼暴赤腫,及翳淚斑膜,率用羌活、防風、柴胡、荊芥穗、白芷、菊花、升麻、炒芩連、山梔、玄參、石膏、赤芍、連翹、膽草、桔梗、甘草、生地、歸身加減量服。凡目久痛,或內腫昏暗,須用熟地、當歸、白芍、五味、枸杞、知母、黃柏、茯神、遠志、丹皮、山藥、白朮,少加菊花、防風、荊芥、柴胡、芩、連、甘草為佐使。

左寸脈洪數,心火炎也。關弦而洪,肝火盛也。右寸關俱弦洪,肝木挾相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金,而制己所勝之土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人體五臟六腑的精氣,都會向上匯聚到眼睛,形成眼球。眼眶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眼睛,其中,腎的精氣形成瞳孔,心的精氣成為眼窩的總絡,肝的精氣使眼睛呈現黑色,肺的精氣讓眼睛呈現白色,肌肉的精氣負責束縛固定,包裹著筋骨和血氣的精華,並與脈絡結合,向上連接到腦部,再從頸後延伸出去。因此,瞳孔和黑色的眼球遵循陰的規律,白色的眼球和紅色的脈絡遵循陽的規律。然而,人體的十二臟腑和三百六十五條絡脈,都受到脾土的支配,並且向上貫通到眼睛,以此來獲得明亮的視力。

所以,眼睛可以看作是心臟的使者;心臟則是神靈的住所。如果精神煩亂,就會出現視覺混亂,看一個物體會看到兩個;脾虛時,五臟的精氣就會失去控制,無法正常供應眼睛。

由此可見,治療眼疾,如果不同時調理脾胃和養血安神,只治標不治本,效果肯定不佳。河間認為,如果眼疾發生在腑,屬於表層問題,應該去除風熱;如果發生在臟,屬於深層問題,應該養血安神。比如突然失明,眼睛昏沉有翳,眼屎多進入眼睛,這都是風熱屬於表層問題,應該用表散的方式來去除。如果視力模糊,不想看東西,或者有內障,看到黑點,瞳孔擴大,這都是深層問題,可能因為血液不足,勞累精神,或者腎虛,應該養血安神,補充水分來調整。瞳孔擴大,可能是辛辣食物導致的,應該去除風熱,涼血益血,來收斂耗散的氣息。

黃芩、黃連等苦寒藥物,可以去除旺盛的邪氣,作為主要藥物;當歸、生地等藥物,可以涼血養血,作為輔助藥物;五味子酸寒,可以收縮擴大的瞳孔,地骨、天冬、麥冬等藥物,可以清腎熱補氣,或者使用滋陰地黃丸,效果非常好。

丹溪認為,眼疾可能因為風熱、血液不足、勞累精神、腎虛。他又說,如果能看遠處但看不清近處,可能是腎水不足,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如果能看近處但看不清遠處,可能是心血不足,可以使用定志丸加茯苓。瘦人的眼疾,可能是血液不足且有熱,應該使用養血藥物,稍微加入一些風藥。這些觀點精確,值得參考研究。

眼疾雖然可能因為風熱、血液虛弱、脾虛、腎虛、肝木旺盛等原因不同,但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眼睛突然紅腫,或者有翳、淚、斑、膜等症狀,可以使用羌活、防風、柴胡、荊芥穗、白芷、菊花、升麻、炒黃芩、黃連、山梔、玄參、石膏、赤芍、連翹、膽草、桔梗、甘草、生地、當歸等藥物,根據具體情況加減服用。如果眼睛長期疼痛,或者內部腫脹、視力模糊,應該使用熟地、當歸、白芍、五味子、枸杞、知母、黃柏、茯神、遠志、丹皮、山藥、白朮等藥物,稍微加入菊花、防風、荊芥、柴胡、黃芩、黃連、甘草等藥物作為輔助。

如果左寸脈搏洪大快速,可能是心火旺盛;如果關弦脈搏洪大,可能是肝火旺盛;如果右寸關脈搏都洪大,可能是肝木帶著相火的力量來侵犯它不能勝過的金,或者抑制它能勝過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