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三(亨集) (2)
卷三(亨集) (2)
1. 咳嗽(十三)
傷風寒咳嗽,七日內必大嗽,七日後必生清痰,痰稠吐出,則嗽方愈。的系風寒,方可用三拗湯加桔梗、紫蘇。
產婦傷風咳嗽,治宜驅風散邪帶表,四物湯。如風邪已盡,即行大補;久久成勞,難治。
勞嗽,上嗽下瀉,用嗽藥嗽止,則瀉甚;服香連丸則瀉止,復嗽。肺與大腸為表裡,此臟腑俱病。不可兼治者,死。
久嗽肉脫者,用嗽藥多不效,補中健脾則嗽止。此虛則補其母,以脾主肌肉,病有本而標之之意也。然病多不救,《經》曰:大肉已脫,九候雖調,尤死是也。
新嗽易愈,久嗽難愈。所以難愈者,由病邪傳變而入深也。
陰虛火動,發而為喉痹,音啞者,不治。
嗽而大便泄者,難治。
嗽而發熱不止,難治。
肺癰作痛,肺痿不痛,痿甚而癰,稍輕也,俱難治。
傷寒有水結胸嗽者,宜小青龍、小半夏茯苓湯。
嗽脈宜浮滑,忌弦數細澀。關上脈微為咳。肺脈微急為咳而唾血。脈弦澀而咳為少血。脈緊者為肺寒,雙弦者寒。脈浮而緊者為傷寒,脈浮而緩者為傷風。脈細者濕,脈數者熱,脈沉數為實熱。脈弦為水,偏弦為飲,脈沉為留飲,脈洪滑多痰。咳脈浮直者生,脈浮濡者生;脈堅者死,沉小伏匿者死,咳而羸瘦,脈堅大者死,咳而脫形,發熱脈小堅急者死。
凡肌瘦脫形,熱不去,咳嘔腹脹且瀉,脈弦急者,皆死證也。
白話文:
感冒受寒引起的咳嗽,七天內一定會劇烈咳嗽,七天後會開始產生清稀的痰,等到濃稠的痰咳出後,咳嗽才會好轉。如果確定是風寒引起的,就可以使用三拗湯加上桔梗、紫蘇來治療。
產婦感冒咳嗽,治療上應該以驅散風邪、解除表症為主,可以用四物湯。如果風邪已經去除,就應該立即進行大補;如果拖太久變成勞損的咳嗽,就很難治療了。
勞損引起的咳嗽,會出現上咳下瀉的症狀,如果用止咳藥來止咳,反而會加重腹瀉;如果服用香連丸來止瀉,又會再次咳嗽。這是因為肺和大腸互為表裡,兩個臟腑都生病了,如果無法同時治療,就會有生命危險。
咳嗽很久導致肌肉消瘦的人,使用止咳藥大多沒有效果,應該要補中健脾才能止咳。這是因為虛損就應該補其母,因為脾主管肌肉,這也是說疾病有其根本原因和表象的意思。然而這種情況大多難以救治,《黃帝內經》說:「肌肉大量消瘦,即使九種脈象都正常,仍然會死亡。」
新發的咳嗽容易治癒,久的咳嗽就很難治癒。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因為病邪已經傳變到身體深層。
如果是陰虛導致火氣旺盛,進而引發喉嚨腫痛、聲音沙啞,就無法治療了。
咳嗽同時出現腹瀉的人,很難治療。
咳嗽又不斷發燒的人,很難治療。
肺部生膿瘍導致疼痛,肺萎縮卻沒有疼痛,萎縮嚴重後轉為膿瘍,情況會稍微輕微一些,但這些情況都很難治療。
傷寒病引起水液積聚在胸腔導致咳嗽的,應該使用小青龍湯或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
咳嗽時的脈象應該是浮滑的,忌諱弦數細澀。寸關脈微弱,表示咳嗽。肺脈微急,表示咳嗽並帶血絲。脈象弦澀且咳嗽,表示失血。脈象緊,表示肺部受寒,脈象雙弦,表示寒氣較重。脈象浮而緊,表示是傷寒,脈象浮而緩,表示是傷風。脈象細,表示有濕氣,脈象數,表示有熱,脈象沉數,表示是實熱。脈象弦,表示有水,脈象偏弦,表示有飲,脈象沉,表示有留飲,脈象洪滑表示痰多。咳嗽時脈象浮直表示病情可癒,脈象浮濡表示病情可癒;脈象堅硬表示病情危險,脈象沉小伏匿表示病情危險,咳嗽又形體消瘦,脈象堅硬巨大表示病情危險,咳嗽且形體消瘦,發燒且脈象細小堅急,表示病情危險。
凡是肌肉消瘦、形體消損,發燒不退、咳嗽、嘔吐、腹脹且腹瀉,脈象弦急,都屬於死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