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五(利集)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利集) (10)

1. 背痛方

治背痛神驗方

羌活,秦艽,赤茯,片芩,陳皮,半夏(各八分),防風,烏藥,卜子(各五分)

加姜三片,煎服。

當歸拈痛湯合蘇子降氣湯,治肩背痛,濕熱甚。

人參,白朮,苦參,秦艽(各四分),知母,黃芩,羌活,當歸,卜子(各五分),葛根,蘇子,茵陳,蒼朮(各三分),升麻(二分)

水煎服,看症再加減。

火盛背痛方,如其人素弱,必兼滋補。

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羌活,秦艽,片芩,知母,卜子,蘇子

加薑、棗煎服。

烏頭赤石脂丸,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蜀椒,烏頭,附子,乾薑,赤石脂

上末,蜜丸梧子大,食先服二三丸。

痰涎流滯在背作痛方

半夏,赤茯(各一錢),羌活,海粉(各八分),陳皮,前胡,片芩,花粉(各七分),草蔻,香附,卜子(各五分),生甘草(三分)

加薑、棗煎服。

治腎氣熱盛,不循故道,逆上太陽作背痛方

知母,滑石(各一錢),杜仲(八分),熟地,白芍,當歸,黃柏,牛膝(各七分),石斛,甘草(各五分),桂(一分),蘇子(三分)

加淡竹葉十片。

養榮益元湯,治元氣虛損及汗多亡陽背痛。

人參,白朮,黃耆,當歸,棗仁,麥冬(各八分),茯神(七分),川穹,麻黃根(各五分),升麻(五分),五味(十粒)

加龍眼肉(四個)。

白話文:

[治療背痛的有效處方]

使用羌活、秦艽、赤茯苓、片芩、陳皮、半夏(各約3克),防風、烏藥、車前子(各約2克),加入三片薑一同煎煮服用。

當歸拈痛湯結合蘇子降氣湯,適用於治療肩背疼痛,濕熱嚴重的情況。 配方含有人參、白朮、苦參、秦艽(各約1.6克),知母、黃芩、羌活、當歸、車前子(各約2克),葛根、蘇子、茵陳蒿、蒼朮(各約1.2克),升麻(約0.8克),用水煎煮後服用,根據病情調整劑量。

對於火氣旺盛引起的背痛,如果患者平時體質虛弱,應同時進行滋補。 配方含有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羌活、秦艽、片芩、知母、車前子、蘇子,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服用。

烏頭赤石脂丸,用於治療心痛延伸至背部,或背部疼痛延伸至心臟。 配方有蜀椒、烏頭、附子、乾薑、赤石脂,研磨成細末,以蜂蜜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飯前服用二到三丸。

痰涎滯留在背部導致疼痛的處方, 配方含有半夏、赤茯苓(各約4克),羌活、海粉(各約3.2克),陳皮、前胡、片芩、花粉(各約2.8克),草蔻、香附、車前子(各約2克),生甘草(約1.2克),加入薑、棗一同煎煮服用。

針對腎氣過熱,不遵循正常路徑,逆向影響太陽經絡造成背痛的處方, 配方含有知母、滑石(各約4克),杜仲(約3.2克),熟地、白芍、當歸、黃柏、牛膝(各約2.8克),石斛、甘草(各約2克),肉桂(約0.4克),蘇子(約1.2克),加入淡竹葉十片一同煎煮服用。

養榮益元湯,適用於治療元氣虛損、大量出汗導致陽氣喪失的背痛。 配方含有人參、白朮、黃耆、當歸、酸棗仁、麥冬(各約3克),茯神(約2.8克),川芎、麻黃根(各約2克),升麻(約2克),五味子(約十粒),加入龍眼肉(約四顆)一同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