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五(利集) (8)
卷五(利集) (8)
1. 腰痛方
煨腎丸,治腎虛痛不止。
杜仲三錢,炒去絲為末;用豬腰一具,薄切六七片;入藥在內,濕紙包裹,慢火煨熟,空心常酒一二盅送下。
補腎丸(見虛損),治腎虛腰痛。
四物湯(見中風),治瘀血痛。
本方加桃仁、紅花、蘇木、乳香、沒藥。
白話文:
【炙腎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疼痛不止。
杜仲三錢,炒後去除纖維,研磨成粉末;取一隻豬腰,切成六七片薄片;將藥粉放入其中,用濕紙包裹,用慢火烹煮至熟,於空腹時飲用一兩杯溫酒送服。
【補腎丸】(參見「虛損」),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
【四物湯】(參見「中風」),用於治療瘀血導致的疼痛。
在此方基礎上加入桃仁、紅花、蘇木、乳香、沒藥。
滲濕湯,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如坐水中。
蒼朮,白朮,茯苓,甘草,乾薑,橘紅,丁香
加薑、棗煎服。
蒼朮湯,治濕腰腿疼痛。
防風,蒼朮,黃柏,柴胡
白話文:
滲濕湯主要用來治療寒濕入侵導致的症狀,例如身體沉重,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藥材包括蒼朮、白朮、茯苓、甘草、乾薑、橘紅、丁香,煎服時可以加生薑和紅棗。
蒼朮湯則用來治療濕氣引起的腰腿疼痛,藥材包含防風、蒼朮、黃柏、柴胡。
二陳湯(見中風),治痰積痛,脈伏滑。
本方加蒼朮、南星、杜仲、竹瀝。
如神湯,治挫閃腰痛。
川芎,肉桂,玄胡,丹皮,桃仁
腎著湯,治腎虛傷濕,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利。
乾薑(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白朮(炒,各一錢)
立安散,治腰痛不止,緩弱冷痹,行步無力。空心服。
蒼朮,防風,知母,澤瀉,黃芩,生地,豬苓,當歸(各五分),甘草(炙),茵陳,羌活(各八分)
白話文:
二陳湯,適用於中風後的痰積和疼痛,脈象沈滑。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蒼朮、南星、杜仲、竹瀝。
如神湯,用於治療腰部扭傷導致的疼痛。
川芎、肉桂、玄胡、丹皮、桃仁是其主要成分。
腎著湯,用於治療因腎虛受濕邪影響導致的身體沈重、腰部寒冷,感覺如同坐在水中,不口渴,小便頻密的情況。
乾薑(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白朮(炒,各一錢)是其主要成分。
立安散,適用於腰痛不斷,筋骨緩弱、寒氣凝滯,行走乏力的情況。需於空腹時服用。
蒼朮、防風、知母、澤瀉、黃芩、生地、豬苓、當歸(各五分)、甘草(炙)、茵陳、羌活(各八分)是其主要成分。
下利者,去生地。
摩腰丹,治年老虛人腰痛。
附子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五分),雄黃(一錢),樟腦,丁香,乾薑,吳萸(各一錢五分),硃砂,麝香(各三分)
上末,蜜丸如龍眼大。每用一丸,薑汁化開如粥,厚火上煅熱,置掌中摩腰上,俟藥盡黏腰上,再烘熱帛包縛定,隨即覺熱如火,日易一次。
白話文:
瀉肚子的人,要服用生地。摩腰丹可以治療年老體虛腰痛。將附子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五分)、雄黃(一錢)、樟腦、丁香、乾薑、吳萸(各一錢五分)、硃砂、麝香(各三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汁化開,在火上燒熱,放在手掌中按摩腰部,直到藥物全部黏在腰部,再用熱布包好固定,很快就會感到熱如火燒,每天一次即可。
獨活寄生湯,治腎虛氣弱,為風濕所乘,流注腰膝,攣拳掣痛,不得屈伸,或緩弱冷痹,行步無力。
獨活,桑寄生,細辛,牛膝,秦艽,茯苓,白芍,桂心,防風,人參,熟地,川歸,杜仲,甘草(各五分)
如無桑寄生,以續斷代;下利者,去地黃。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腎虛氣弱,因風濕侵襲而導致腰膝疼痛、肢體攣縮、難以伸屈,或四肢痠軟冷痹、行動不便等症狀。藥材包括獨活、桑寄生、細辛、牛膝、秦艽、茯苓、白芍、桂心、防風、人參、熟地、川歸、杜仲、甘草,每味藥各五分。若無桑寄生,可用續斷代替;若有腹瀉,則去掉地黃。將藥材水煎後,空腹服用。
當歸拈痛湯,治濕熱為病腰痛,上牽肩背肢節皆痛,胸膈不利。
白朮(四分),人參,升麻,苦參(酒炒),乾葛,蒼朮(各五分),防風,知母(酒炒),澤瀉,黃芩(酒炒),豬苓,當歸(各六分),炙甘草(一錢),茵陳,羌活(各八分)
一方加生黃芩五分。
青娥丸,治腎虛腰痛。
破故紙(酒浸片時略炒),川萆薢(童便浸一宿),黃柏(鹽水炒),知母(酒炒),杜仲(姜鹽汁炒去絲),牛膝(淨各四兩),核桃肉(去皮八兩)
共蜜為丸
白話文:
當歸拈痛湯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腰痛,疼痛向上牽連肩背肢節,胸膈不適。一方加生黃芩五分。青娥丸則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
2. 脅痛證(三十四)
胸脅者,肝膽二經往來之道路也。故木氣受傷,痛在胸中;肝氣實盛,痛在兩脅。然脅痛之病,有數證焉。
歲木太過,肝氣旺盛,兩脅充滿,莫能疏泄,壅脹為痛,勢急難支。此肝火之盛為之也。
稀涎宿痰,留注兩脅,或僻一脅,綿綿隱痛,或作或止,一有嘔惡,則吊動掣痛,久則形腫色赤,堅硬不移,若以腫毒治之增劇。此痰氣之結為之也。
心生血,肝納血,肝有熱則妄行,注於脅則脅痛,或紫黑或結塊。上部抵當湯,中部桃仁承氣湯,皆稱捷效。此汙血之積為之也。
又歲金肅烈,制木太過,致肝氣鬱而不伸,兩脅痛而不止。此須抑金扶木,瀉白散合阿膠四物湯,瀉有餘而補不足,使兩氣和平,則痛自止。此肝氣被郁為之也。
白話文:
胸脅痛的病因分析
胸脅是肝膽二經氣血往來流動的通道。因此,木氣受傷,就會感到胸部疼痛;肝氣實盛,則會疼痛兩側脅肋。然而,脅痛的病因有很多,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情況:
一、肝火盛實:
當歲木太過,肝氣旺盛,兩肋充滿氣血,無法疏泄,就會造成壅脹疼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這屬於肝火盛實導致的疼痛。
二、痰氣凝結:
稀薄的唾液和宿痰積聚在兩脅,或偏向一側,會引起綿綿隱痛,時作時止。如果伴隨嘔惡,疼痛會加重,久而久之,患處會腫脹發紅,堅硬難移。如果用治療腫毒的方法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屬於痰氣凝結引起的疼痛。
三、瘀血積聚:
心臟生血,肝臟藏血。如果肝臟有熱,就會導致血行不暢,瘀血積聚在脅肋,就會引起疼痛。患處可能出現紫黑色或結塊。可以採用抵當湯(適用於上部)或桃仁承氣湯(適用於中部)治療,療效顯著。這是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
四、肝氣鬱結:
當歲金肅烈,金氣過於旺盛,抑制木氣,導致肝氣鬱結,無法舒展,就會引起兩脅疼痛。這時需要抑金扶木,用瀉白散合阿膠四物湯治療,瀉去多餘的氣,補充不足的氣,使肝金二氣平衡,疼痛自然會消失。這是肝氣鬱結引起的疼痛。
又有傷寒,往來寒熱,胸脅痛,耳聾。此雖屬少陽,然膽者,肝之府,痛甚則肝氣亦受損傷,惟小柴胡少加牡蠣、膽草,則二經皆平矣。此傷寒之虛熱為之也。
又有飲食填塞太陰,肝氣被壓。然肝者,將軍之官,其性猛烈,不受壓制,上衝之則胃脘痛,橫行之則兩脅痛,惟消食順氣,少兼溫散,則食下而肝氣自舒,脅痛自止。有醫言脅下一條槓起作痛者,食積也。夫飲食入胃,安得出脅而為槓起?必食積偏墜一邊而近脅作痛,故醫云然。孰信哉?信於理而已矣。
又有挫閃跌撲一症,或氣鬱或血積,亦作脅痛。若以涼藥治之,則痛益甚,須用行血行氣之劑,而兼溫藥以散之,輒效。
白話文:
傷寒引起寒熱交替、胸脇疼痛、耳聾,雖然屬於少陽經的病症,但膽囊是肝臟的府庫,疼痛嚴重就會損傷肝氣,只要用柴胡少加牡蠣、膽草,就能平息二經。這是傷寒引起的虛熱造成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飲食積滯阻塞太陰經,壓迫肝氣。肝臟是將軍之官,性情剛烈,不能忍受壓制,向上衝擊就會導致胃脘疼痛,橫行擴散就會導致兩脇疼痛,只要消食順氣,稍微溫散一下,食物就會消化,肝氣自然舒展,脇痛自然消失。有些醫生說脇下有一條橫槓疼痛,是食物積滯,其實食物進入胃裡,怎麼會跑到脇下形成橫槓呢?應該是食物積滯偏向一邊,靠近脇部才造成疼痛,所以醫生才會這樣說。這說法不可信,只是符合邏輯而已。
還有一種情況,是跌倒、撞擊等外傷,導致氣鬱或血積,也會引起脇痛。如果用涼藥治療,疼痛會加重,必須使用行血行氣的藥物,並且配合溫藥散寒,才能見效。
又有陽虛、陰虛二證,皆屬之不足,非可以有餘者例治也。有陰虛火動,咳嗽吊動兩脅而痛者,有肝氣橫行兩脅而大痛者,此相火為之,用蘆薈丸二痛皆止,但勞證本病,莫之能療。
其肝氣虛,並元氣弱而痛者,若以肝氣實盛治之立禍,惟四物少加炒鹽以補肝,四君子少加柴苓以補氣,則虛回而痛自止矣。
凡此皆身經親歷而驗之,非敢泛論以誤人也。
脈雙弦者,肝氣有餘,兩脅作痛。
白話文:
陽虛和陰虛都是身體不足的狀態,不能用治療身體過盛的方法來處理。陰虛火旺,導致咳嗽、兩肋疼痛的人,以及肝氣橫行,導致兩肋劇痛的人,都是因為相火作祟。服用蘆薈丸可以止痛,但不能治療勞累引起的本病。
肝氣虛弱,元氣不足而疼痛的人,如果用治療肝氣實盛的方法,會帶來危險。只能用四物湯加炒鹽來補肝,四君子湯加柴胡、茯苓來補氣,這樣虛弱的狀態就會恢復,疼痛也會自然消失。
以上都是我親身經歷和驗證過的,絕對不是空泛的理論,不會誤導任何人。
脈象雙弦,代表肝氣過盛,就會導致兩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