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五(利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利集) (2)

1. 虛損成勞證(二十八)

勞者,傷也,因傷而成勞者也。《經》云:陰虛生內熱。《難經》曰: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衰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

然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劉河間曰:心肺損而色敝,腎肝損而形痿。但《機要》所言感寒則損陽,損自上而下;感熱則損陰,損自下而上。獨以寒熱言之,恐未盡虛損之理,而不及《難經》之該且博也。

白話文:

「勞」指的是傷害,是因為傷害導致的疲勞。「經」提到,陰虛會產生內熱。「難經」說,脈象從下到上是損傷脈象的表現,從上到下也是損傷脈象的表現。一旦損傷,一種是在皮膚和毛髮上,皮膚萎縮、毛髮脫落;二種是在血液和脈管上,血液和脈管衰弱,不能滋養五臟六腑;三種是在肌肉上,肌肉消瘦,飲食不能被身體吸收;四種是在筋上,筋鬆弛無法自我控制;五種是在骨骼上,骨骼衰弱無法從牀上起身。

然而治療損傷的方法是,如果損傷了肺部,就補充氣息;如果損傷了心臟,調整血液的流通;如果損傷了脾臟,調整飲食,適應寒熱。如果損傷了肝臟,減輕中樞神經的負擔;如果損傷了腎臟,補充精氣。

劉河間認為,心肺損傷會使臉色枯敗,腎肝損傷會使身體衰弱。然而,《機要》中提到受寒會損傷陽氣,從上到下;受熱會損傷陰液,從下到上。只用寒熱來解釋,可能未能完全理解虛損的道理,沒有涵蓋《難經》的廣泛性和深入性。

大抵勞病根因各自不同。酒傷肺,色傷腎,思慮傷心,勞倦飲食傷脾,忿怒傷肝。此五者皆能致勞也,大約酒色成勞者多耳。或謂六腑豈無成勞者乎?予曰:「傷臟者多,六腑間亦有之。」

白話文:

大致來說,疾病的根源各不相同。過度喝酒會損傷肺部,沈迷於性事會損傷腎臟,思考太多會損傷心神,疲勞和不良飲食習慣會損傷脾胃,生氣則會損傷肝臟。這五種情況都是導致疾病的原因,其中大概以酗酒和沈溺於性事最常見吧!有人問道:“消化系統中的器官(如胃、腸等)是否也會引起疾病呢?” 我回答說:“受損傷的主要還是內髒器官居多,但消化系統中的某些部位也有時會受到影響。”

2. 肺勞

肺如華蓋,其氣輕清,既不受寒,亦不受熱。然酒性本熱,多飲則肺受火邪,薰蒸日久,以致郁遏不清,脹大不斂,或喘或咳,漸至音啞,骨蒸寒熱,皮毛焦乾。如之何其可救也。

款冬花,紫菀,百部,五味,沙參,天冬,麥冬,葳蕤

腎勞

人之五火,皆賴腎水制之。色欲過度,則腎水虛,虛則熱矣。腎脈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所以腎虛之人,先動腎火,延入肝膈,遂挾相火,便入肺中。始則咳嗽,久則發熱,盜汗,遺精,骨痿,肉脫,甚至傷脾,瀉泄作而危殆矣。

熟地,枸杞,五味,肉桂,天冬,麥冬

白話文:

肺部就像屋頂一樣,氣息輕盈清淨,既要避免受寒,也要避免過熱。但酒的性質本來就熱,喝太多就會讓肺部受到火邪的侵襲,長久薰蒸就會導致肺氣鬱結不清,膨脹不收,出現喘咳,甚至聲音嘶啞、骨蒸寒熱、皮膚乾燥等症狀。要如何才能救治呢?可以用款冬花、紫菀、百部、五味子、沙參、天冬、麥冬和葳蕤等藥材來治療。

腎臟勞損,是因為人體的五種火氣都依靠腎水來控制。如果縱慾过度,腎水就会虚弱,虚弱就会导致火气旺盛。腎脈從肝臟和膈膜穿過,进入肺部,沿着喉嚨,連接到舌根。所以腎虛的人,首先會出現腎火旺盛,然後蔓延到肝臟和膈膜,進而帶著相火進入肺部。一開始會咳嗽,時間久了就會發熱、盜汗、遺精、骨瘦肉消,甚至傷及脾臟,出現腹瀉,危及生命。

可以用熟地、枸杞、五味子、肉桂、天冬、麥冬等藥材來治療。

3. 心勞

心者,血之原,榮衛發動之所始也。心不妄役,則真血日生;惟勞心焦思,日久不置,則思慮過度。由是心血被耗,肝無所秉,臟腑無所潤,筋脈無所養,榮氣不行,邪熱隨作,《經》所謂「陰虛生內熱」者是也。熱甚剋金,金衰身瘦,日見銷鑠,而危亡待矣。此症不得志者多有之。

人參,茯神,柏子仁,棗仁,遠志,菖蒲,丹參,龍齒

白話文:

心是血液的源泉,也是榮衛(身體的精氣)發動的開始。如果心不胡亂操縱,那麼真正的血液就會持續生成;但如果長期勞心、煩惱思考,就會導致思慮過度。從這時起,心血會被耗盡,肝得不到養分,五臟六腑得不到滋潤,筋骨和脈絡得不到養護,榮氣(身體的精氣)無法流通,邪熱隨即產生,《經》中提到的「陰虛生內熱」就是這個現象。熱度過高會傷害肺金(肺部),肺功能下降導致人體消瘦,逐漸萎縮,危及生命。這種病症在那些無法實現願望的人中常見。

人參、茯神、柏子仁、棗仁、遠志、菖蒲、丹參、龍齒等中藥材常被用來治療此類病症。

4. 脾勞

元氣靜則神藏,動則消亡。若勞倦過甚,飲食不節,二者皆使脾之元氣受傷,不能舒發。以致飲食不化,泄瀉頻作;血氣不生,肌肉不長。況脾者肺之母,脾氣衰憊,則肺失所資,津液不生,日成枯涸,咳嗽殊甚,而勞斯成,不可救矣。

蓮子,薏苡,山藥,扁豆,白朮,茯苓,人參,石斛

白話文:

人體的元氣,靜止時則精神充沛,活動時則會消耗。如果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這兩種因素都會損傷脾臟的元氣,使其無法正常運作。結果就會出現飲食難以消化,經常腹瀉;血液無法生成,肌肉無法生長。更重要的是,脾臟是肺臟的根本,脾氣衰弱,肺臟就失去依靠,無法生成津液,逐漸變得乾燥,咳嗽加重,最終勞累过度,無法挽救。

5. 肝勞

大怒則血菀於上,令人暴絕,名曰煎厥。故多怒之人,肝火屢動,而所藏之血,隨火上逆,大吐不止。稍久則並臟腑膻中之血,盡吐不留,所謂相火一動,則五火相煽而動,火動則血隨之。真血去多,身成空廓,以致金不制木,木火凌肺;《經》所謂「侮其所勝」者也。如是則發熱、咳嗽、脅痛、喘急,而勞日劇矣。

由此觀之,勞病同名,根因不一。治者當究其始末,明在何經,不可模糊泛治也。

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黃芩,銀柴胡,阿膠,童便

白話文:

當人極度生氣時,血液會衝到頭部,導致突然昏厥,稱為「煎厥」。經常生氣的人,肝火容易旺盛,導致血液隨着肝火上衝,大量吐血不止。時間久了,甚至連五臟六腑和膻中部位的血液都會全部吐出來,這是因為一處火氣旺盛,就會帶動其他部位的火氣,而血液也隨着火氣一起上行。真血流失太多,身體就會變得虛弱,導致金不制木,肝火克肺,這就是經書中所說的「侮其所勝」。因此,會出現發熱、咳嗽、脅痛、呼吸急促,並且身體疲勞加重。

由此可見,雖然都稱為勞病,但病因不同。治療時必須追究病因始末,確定病症位於哪一條經絡,不能混淆不清,泛泛而治。

治療需要用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黃芩、銀柴胡、阿膠和童便等藥物。

6. 五勞見症

肺勞者,咳嗽喘急,衄血嗽血,皮膚枯槁,鼻塞聲沉,時吐痰沫,脈微虛而澀數。

腎勞者,足脛痠疼,腰背拘急,遺精白濁,面色黧黑,耳輪焦枯,脈沉細數。

心勞者,心神驚惕,怔忡,盜汗自汗,心煩熱悶,口舌生瘡,咯血面赤,脈洪而數。

脾勞者,面色痿黃,唇口焦燥,飲食無味,腹痛腸鳴,瀉利,四肢倦怠,脈虛濡而數。

肝勞者,面青頰赤,多怒,虛陽不斂,夢與鬼交,甚則卵縮筋急,脈弦而數。

五勞之脈,必帶虛數,所以難治。《脈經》曰:脈來軟者為虛。緩者為虛。微者為虛。弱者為虛。弦者為中虛。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脈小者,血氣俱少。《要略》曰:脈芤者為血虛。脈沉小遲者脫氣。又曰:血虛脈大如蔥管。又曰:脈大而芤者脫氣。

白話文:

肺勞的人,常咳嗽喘不過氣,還會流鼻血或咳血,皮膚乾燥粗糙,鼻子堵塞聲音低沉,時常吐痰,脈搏細微虛弱且跳得快。腎勞的人,腳踝和小腿酸痛,腰背僵硬緊繃,容易遺精或白帶異常,面色暗沉,耳廓乾燥枯萎,脈搏沉細而跳得快。心勞的人,心神驚慌不安,心悸,盜汗或自汗,心煩燥熱悶脹,口舌生瘡,咯血且臉色發紅,脈搏有力且跳得快。脾勞的人,面色萎黃,嘴唇和口腔乾燥,吃東西沒有味道,肚子痛腸鳴,腹瀉,四肢疲倦,脈搏虛弱滑潤且跳得快。肝勞的人,面色青白夾雜紅色,容易生氣,陽氣外泄,做夢會夢到鬼,嚴重時還會陰囊縮小、筋骨僵硬,脈搏弦細而跳得快。五勞的脈象,都帶有虛弱和跳得快的特徵,因此難以治療。古代醫書《脈經》記載:脈搏軟弱的,是虛證;脈搏緩慢的,也是虛證;脈搏微弱的,也是虛證;脈搏無力的,也是虛證;脈搏弦細的,是中虛。脈搏細小微弱的,是氣血都虛弱。脈搏小的,是氣血都少。另一本醫書《要略》記載:脈搏虛浮的,是血虛;脈搏沉細遲緩的,是氣虛。又記載:血虛的脈搏像蔥管一樣大;脈搏大而虛浮的,是氣虛。

7. 治勞要法

勞證有陰虛、有陽虛、有陰陽兩虛,在精察而酌之,勿令誤也。

凡氣皆陽也,凡精血皆陰也。陽虛者,四君子;陰虛者,四物湯加知柏;陰陽兩虛者,合而用之,此定理也。如陽虛而誤用補陰之劑,則吐逆、痞悶、瀉泄之症生焉,其人懈倦;陰虛而誤用補陽之劑,則盜汗、嗽熱、夢遺之症成焉,其人煩躁。

今世之醫者,凡見人有自汗、倦怠、嗜臥,飲食少進,皆用補中益氣、十全大補,固當矣。至於陰虛而倦怠食少,瘦弱盜汗,亦每用之,甚者明見其吐血、發熱、咳嗽,尤用之不置,是促之亡也。殊不知陰既虛而猶補陽,則陽愈亢而陰愈虛,諸病悉加,將何望其有生耶?脾胃虛者,知柏勿用。

白話文:

勞證的辨證論治

勞證可以分為陰虛、陽虛、陰陽兩虛,需仔細觀察辨證,不可誤用藥物。

基本原則:

  • 氣屬陽,精血屬陰。
  • 陽虛可用四君子湯;陰虛可用四物湯加知柏地黃丸;陰陽兩虛者則合用上述兩種藥方。這是基本的原則,不可違背。

誤治的危害:

  • 陽虛誤用補陰藥,會出現嘔吐、胸悶、腹瀉等症狀,患者會感到疲倦乏力。
  • 陰虛誤用補陽藥,會出現盜汗、咳嗽、遺精等症狀,患者會感到煩躁不安。

現代醫者常見錯誤:

  • 現代醫者常常看到病人有自汗、疲倦、嗜睡、食慾不振等症狀,就一味地使用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固然有些情況是合適的。
  • 但是,如果病人是陰虛導致的倦怠食少、消瘦盜汗,甚至出現吐血、發熱、咳嗽等症狀,仍然使用這些補陽藥物,就如同火上澆油,加速患者的病情惡化,無異於加速死亡。
  • 陰虛的病人,如果還繼續補陽,只會讓陽氣更加旺盛,陰氣更加虛弱,病情加重,怎麼可能還有生存的希望呢?
  • 脾胃虛弱的病人,則不適合使用知柏地黃丸。

總結:

勞證的治療,必須根據不同的證型,採用不同的藥物,不可一概而論。否則,就會造成誤診誤治,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