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四(亨集)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亨集) (4)

1. 痞滿(二十四)

《內經》曰:太陰所致,為積飲痞膈。痞者,否也,不通之意。其證由陰伏陽蓄,氣血不運而成,位於心下,填滿痞塞,皆土之為害也。

痞滿之證不一:有陰證下早而痞者,由下后里虛,邪氣乘虛而入於心之分野,仲景用黃連瀉心湯,瀉心下之土邪。有傷寒下多則亡陰而痞者,用四物湯加參、苓、白朮、升麻、柴胡,少佐以陳皮、枳殼之類疏之。有飲食壅塞胸中而作痞者,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二陳湯加神麯、山楂、麥芽。

白話文:

《內經》裡說:太陰所致的病症,會導致積飲痞膈。痞,指的是阻塞不通的意思。這種病症是由於陰氣積伏,陽氣蓄積,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位於心下,感覺填滿阻塞,都是脾土失調造成的。

痞滿的症狀有很多種:有陰證下早而導致痞滿的,是由於下焦後里虛弱,邪氣趁虛而入心臟的經絡分支所致,仲景用黃連瀉心湯來瀉去心下的土邪。有傷寒病下利過多,導致陰氣虧損而痞滿的,可以用四物湯加人參、茯苓、白朮、升麻、柴胡,少佐以陳皮、枳殼之類的藥物來疏通。有飲食積滯在胸中而導致痞滿的,可以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二陳湯加神麴、山楂、麥芽等藥物來治療。

有濕熱太甚,土來心下而痞者,三黃瀉心湯加芩、連、瓜蔞、二陳。有大病後,脾胃虛極,清濁不分而痞悶者,補中益氣湯、陳皮枳朮丸、木香枳朮丸。

凡治痞滿,須用芩、連、枳實之苦以瀉之,厚朴、生薑、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參、白朮之甘溫以補之,茯苓、澤瀉之鹹淡以滲之。又當詳脈證虛實,實用厚朴、枳實,虛用白芍、陳皮、參、術。與脹滿之病不同,脹滿內脹而外有形,痞證內覺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治痞滿不可全用利藥。

白話文:

如果體內濕熱過盛,導致胸腹脹滿,可以用三黃瀉心湯加上黃芩、黃連、瓜蔞、二陳來治療。如果是大病之後,脾胃虛弱,導致胸腹痞悶,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配合陳皮枳朮丸或木香枳朮丸來調理。

治療胸腹痞滿,需要用黃芩、黃連、枳實的苦味瀉火,厚朴、生薑、半夏的辛味散結,人參、白朮的甘溫補氣,茯苓、澤瀉的鹹淡滲濕。此外,要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虛實,實證用厚朴、枳實,虛證用白芍、陳皮、人參、白朮。需要注意的是,痞滿和脹滿不同,脹滿是內脹外形,而痞滿是內覺痞悶,沒有外觀上的脹急。治療痞滿不能只用利藥。

若全用利氣之藥導之,則痞愈甚,痞甚而復下,氣愈下降,必變為中滿膨脹,皆非其治也。許學士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治痞者,當一補一消。

白話文:

如果只使用疏通氣血的藥物來引導,那麼痞塊會更加嚴重,痞塊加重又再次排泄,氣就會更往下沈降,必定轉變成胃部腫大和腹腔臌脅的情況,這都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許學士說:“邪氣侵入人體的地方,那裡的氣一定虛弱;留在身體內不走,那就是疾病的實症。”因此在治療痞塊時,應該要一邊滋養補充,一邊消除病症。

2. 痞滿方

三黃瀉心湯,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可服,惡寒者不可服。

大黃(五錢),黃連,黃芩(各三分)

四物加參苓湯

保和丸

枳實導滯丸

木香枳朮丸

枳朮丸

補中益氣湯(上方並見內傷)

白話文:

三黃瀉心湯用於治療心下痞,按壓時感覺柔軟濕潤,脈象浮在關上位置的人可以服用,如果患者畏寒則不宜服用。方劑由大黃五錢,黃連、黃芩各三分組成。此外,內傷篇還提到了四物加參苓湯、保和丸、枳實導滯丸、木香枳朮丸、枳朮丸以及補中益氣湯等方劑。

二陳湯(見中風)

厚朴溫中湯,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疼痛,時作時止。

厚朴,陳皮,乾生薑(各一錢),茯苓,草豆蔻,甘草,木香(各五分)

枳實消痞丸,治心下虛痞,惡食懶倦,右關脈弦。

乾生薑,炙甘草,神麯(各二錢),豬苓(一錢五分),澤瀉,厚朴,砂仁(各三錢),半夏,陳皮,人參(各四錢),枳實(五錢),黃連,黃芩,薑黃,白朮(各一兩)

白話文:

二陳湯可用於中風。厚朴溫中湯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導致心腹脹滿、疼痛,而且時好時壞的症狀。藥方包括:厚朴、陳皮、乾生薑(各一錢)、茯苓、草豆蔻、甘草、木香(各五分)。枳實消痞丸可以治療心下虛痞,伴隨食慾不振、倦怠、右關脈弦的症狀。藥方包括:乾生薑、炙甘草、神麯(各二錢)、豬苓(一錢五分)、澤瀉、厚朴、砂仁(各三錢)、半夏、陳皮、人參(各四錢)、枳實(五錢)、黃連、黃芩、薑黃、白朮(各一兩)。

上末,蒸餅丸梧子大,空心白湯下五六十丸。

氣痞,治氣惱鬱結,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此氣痞也。

木香,生薑,陳皮(各六分),柴胡(七分),歸梢,枳實(各四分),半夏(一錢五分),紅花(二分),草豆蔻,炙甘草(各二錢)

黃芩利膈丸,治胸中熱,利膈上痰。

生黃芩,炒黃芩(各一兩),半夏,黃連,澤瀉,卜子(各五錢),南星,枳殼,陳皮(各三錢),白朮(二錢),白礬,皂角(各一錢)

白話文:

治療氣痞,可以服用蒸餅丸,每次空腹用白湯送服五六十丸。氣痞症狀表現為胸悶氣脹、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

黃芩利膈丸則專治胸中發熱、痰阻咽喉,由生黃芩、炒黃芩、半夏、黃連、澤瀉、卜子、南星、枳殼、陳皮、白朮、白礬、皂角等藥物組成。

薑汁、老米糊為丸梧子大,白湯下六七十丸。

又驗方

半夏,陳皮,茯苓,川連,枳實,白朮,厚朴,卜子,神麯

姜三片,未久加檳榔,小便不利加澤瀉、木通。

千錘萬應化痞膏

乳香,硇砂,天竺黃,輕粉,沒藥,兒茶,阿魏,蘆薈,大土鱉(各五錢),百草霜(一兩五錢),蓖麻仁(三兩),蜈蚣(七錢,土炒),川山甲(土炒,一兩)

白話文:

用薑汁和老米糊做成丸子,每丸大小如梧桐子,用白湯送服,每次六七十丸。

另有一驗方:半夏、陳皮、茯苓、川連、枳實、白朮、厚朴、卜子、神麴,加三片生薑。若久治不愈,可加檳榔;小便不利者,加澤瀉、木通。

千錘萬應化痞膏:乳香、硇砂、天竺黃、輕粉、沒藥、兒茶、阿魏、蘆薈、大土鱉(各五錢)、百草霜(一兩五錢)、蓖麻仁(三兩)、蜈蚣(七錢,土炒)、川山甲(土炒,一兩)。

上為末。用松香一斤,水煮過布濾去渣,土中埋七日;取出和前藥,共錘萬餘下,錘頭常用真麻油塗之,錘成膏極勻如綿,入罐中,用蠟封口。大人用三錢,小者減半,蒸化用絹攤上,看塊大小貼之。如起疱,暫時揭去,二三日又貼;久用痞塊化成膿血,從大便出。其效如神。

白話文:

取松香一斤,用水煮沸後用布過濾掉渣滓,再埋入土中七天。取出後與之前的藥材一起,反复用錘子敲打上萬次,錘頭要經常塗抹麻油,直到藥材被錘成像棉花一樣細膩的膏狀,然後裝入罐中,用蠟封口。成人每次服用三錢,小孩減半,將膏藥蒸熱後用絹布攤開,根據患處大小敷貼。如果出現水泡,就暫時揭開,兩三天後再貼。長期使用,腫塊就會化為膿血,從大便中排出。藥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