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一(元集)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一(元集) (12)

1. 飲食內傷方

保和丸,治飲食所傷,胸腹飽悶不安,或腹中有食積痞塊,多服日漸消散。脾胃虛弱者,以補藥下之,四君子等湯皆可用。

山楂肉(五兩),神麯,半夏(各三兩),茯苓,陳皮(去白),卜子,連翹,麥芽(各一兩)

別用生神麯五兩為末,入薑汁一小盞,水調打糊為丸。每服三五十丸,滾湯、清米湯俱可下。

大安丸,健脾消食最效,即保和丸加白朮二兩。

小保和丸,助脾胃,消腹脹,克化飲食。

白朮(五錢),山楂,神麯(各二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蒸餅打糊為丸,滾湯下五十丸。

枳朮丸,治痞滿,消食強胃。

白朮(二兩),枳實(一兩)

上為末,泡清荷葉少頃,去葉用湯,打老米糊為丸,白湯下五六十丸。

本方加橘紅一兩,名橘紅枳朮丸,治元氣虛弱,飲食不消,心下痞滿。本方加炒神麯一兩,名曲櫱枳朮丸,治飲食太過,心腹飽悶不快。本方加木香一兩,名木香枳朮丸,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本方加半夏一兩,名半夏枳朮丸,治冷食內傷。本方加酒炒黃連、黃芩、大黃、炒神麯、橘紅各二兩,名三黃枳朮丸,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厚味之物填塞,悶亂不快。

枳實導滯丸,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痞滿悶亂。

大黃(一兩),枳實,神麯(各五錢),茯苓,黃芩,黃連,白朮,澤瀉(各三錢)

上為末,酒浸蒸餅為丸,白湯下六七十丸,食遠服,量強弱加減丸數,以利為度。加木香、檳榔各二錢,即名木香檳榔丸。

六和丸

白朮(四兩),山楂,神麯(各二兩),白芍(酒炒,二兩),陳皮(二兩),砂仁(五錢)

上為末,老米糊為丸。

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瀉利,及大病後,補助脾胃,此藥有功。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各一兩五錢),甘草,桔梗,苡仁,蓮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棗湯調下。一方有砂仁一兩。

備急大黃丸,治心腹諸暴卒痛,因飲食自倍,或冷熱不調。

大黃,巴豆,乾薑(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小豆大,每下一二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飲食內傷方]

  • 保和丸:用於治療飲食造成的身體損傷,如胸腹感到飽脹不適,或是腹部有食物積累形成的痞塊,多服用可逐漸讓這些問題消散。若是脾胃虛弱者,則需配合補益藥物一同使用,例如四君子湯等。

成分包括山楂肉五兩,神麯、半夏各三兩,茯苓、陳皮(去白)、卜子、連翹、麥芽各一兩。

另外,需要將生神麯五兩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薑汁與水調成糊狀,製成丸狀。每次服用約三五十丸,可用熱水或清米湯送服。

  • 大安丸:強健脾胃,有效促進消化,是保和丸加上白朮二兩。

  • 小保和丸:幫助脾胃運作,消除腹部脹氣,有助於消化飲食。

成分為白朮五錢,山楂、神麯各二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粉,再用蒸餅製成糊狀,做成丸狀,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滾湯送服。

  • 枳朮丸:治療腹部痞滿,有助於消化,增強胃功能。

成分為白朮二兩,枳實一兩。

將成分研磨成粉,用清荷葉浸泡片刻,然後去掉荷葉,用荷葉湯調成糊狀,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白湯送服。

  • 枳實導滯丸:治療濕熱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造成腹部痞滿不適。

成分為大黃一兩,枳實、神麯各五錢,茯苓、黃芩、黃連、白朮、澤瀉各三錢。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粉,用酒浸泡蒸餅製成丸狀,每次服用六七十丸,飯前服用,根據個人體質調整丸數,以能排便為標準。

  • 六和丸:

成分為白朮四兩,山楂、神麯各二兩,白芍(酒炒)二兩,陳皮二兩,砂仁五錢。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粉,用老米糊製成丸狀。

  • 參苓白朮散: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佳,或有嘔吐、腹瀉症狀,以及大病後恢復期,此藥可輔助脾胃功能。

成分為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各一兩五錢,甘草、桔梗、苡仁、蓮肉各一兩。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棗湯調和送服。另有一個配方中包含砂仁一兩。

  • 備急大黃丸:治療心腹突發的劇烈疼痛,因飲食過量或冷熱不調引起。

成分為大黃、巴豆、乾薑各等分。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粉,用煉蜜製成丸狀,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一二丸,以能排便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