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三(亨集)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亨集) (6)

1. 霍亂(十六)

霍者,揮霍眩暈;亂者,心神撩亂。其證外有所感,內有所傷。陰陽乖隔,以致心腹疼痛,嘔吐下利,憎寒壯熱,頭痛眩暈。

治法當分寒熱,在渴與不渴而辨之。渴而多飲水者,此熱與暑也。治宜五苓、益元、香薷、桂苓甘露飲。不渴不飲水,冬月感寒及夏月多食生冷瓜果者,此寒也。治宜理中丸,甚者加附子。內傷挾外感,憎寒壯熱者,治宜五積散;痰裹食者,治宜二陳湯下保和丸。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吐瀉兼作,此濕霍亂,易治,以所傷之物盡出故也。

白話文:

霍亂是指人體因揮霍過度而感到頭昏眼花,心神不寧,且伴隨身體外感邪氣入侵,內傷損傷所致。其症狀表現為心腹疼痛、嘔吐腹瀉、畏寒發熱、頭痛眩暈等。治療時需要根據寒熱虛實分清病因,以渴與不渴作為辨證依據。若患者口渴且多喝水,屬熱症,應以五苓散、益元散、香薷散、桂苓甘露飲等方劑治療。若患者不渴不喝水,或冬日受寒,或夏季食用過多生冷瓜果而致病,則屬寒症,應以理中丸治療,嚴重者可加附子。若患者內傷同時伴隨外感,出現畏寒發熱症狀,應以五積散治療;若患者痰多食滯,應以二陳湯下保和丸治療。霍亂病邪若在上焦則表現為嘔吐,在下焦則表現為腹瀉,在中焦則表現為嘔吐腹瀉兼有,屬於濕霍亂,較易治癒,因為病邪會隨著嘔吐腹瀉而排出體外。

乾霍亂者,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心腹疼痛,所傷之物不得出,擁悶正氣,乖隔陰陽,其死甚速,急用吐法救之。

治霍亂通用六和湯、薷香正氣散。轉筋屬血熱,四物加酒芩、紅花、蒼朮、木瓜、南星。若轉筋入腹及通身轉筋者,不治。上吐下利,躁擾煩亂者,方可謂之霍亂。若止嘔吐而利,不煩亂者,《經》止謂吐利,非霍亂也。霍亂慎勿與穀食,雖米湯一呷,下咽即死。必待吐瀉止,過半日飢甚,方可與稀粥少食,以漸將息。

白話文:

乾霍亂指的是想要吐卻吐不出,想要拉肚子卻拉不出的情況,伴有心腹疼痛,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排出,使得身體內部氣機堵塞,陰陽失調,病情發展迅速,緊急時刻需要使用吐的方法來急救。

治療霍亂通常使用六和湯和薷香正氣散。如果出現轉筋現象,且是由於血液熱度所導致的,則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酒芩、紅花、蒼朮、木瓜、南星等藥物進行治療。然而,如果轉筋已經進入腹部或全身轉筋的情況,則不宜治療。

當出現上吐下利,焦慮煩躁的症狀時,纔可被認為是霍亂。如果只是嘔吐和拉肚子,但沒有煩躁的症狀,這在經典中被稱為吐利,而非霍亂。在霍亂期間,一定要避免食用食物,即使是一口米湯,也會導致死亡。必須等到吐瀉停止,超過半天後感到極度餓意,才能開始食用稀粥,並逐步恢復。

脈微而澀,或代而散,或隱而伏,或大而虛。脈右關滑為霍亂吐瀉;脈結促代,皆不可斷以死。脈大者生,脈微弱漸遲者死。脈洪者為熱,脈弦者為飲。氣口脈弦滑,膈間有宿食留飲,宜順其性,以鹽湯探吐之。

白話文:

脈搏微弱且緩慢,或者跳動不規則、時快時慢,或是深藏不易察覺,或者是強烈但虛弱。如果在右手腕處測得脈搏滑動,可能是因為食物中毒而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脈搏跳動緩慢或停滯不定的人,不能輕易地判定他們已經死亡。脈搏強大的人代表生命力旺盛,脈搏微弱無力並且逐漸減慢的人可能即將死去。脈搏快速有力的人表示身體發燒,脈搏緊繃的人可能患有胃病。如果在喉嚨部位發現脈搏跳動又硬又滑,那麼胸腔之間可能會有一些長期積累的食物殘渣和液體,應該要按照個人的性格特點來處理,可以使用加了鹽的水引誘嘔吐。

2. 霍亂方

五苓散(見濕證),治熱多欲飲水者,此陽邪也。

益元散,香薷飲(俱見暑證)。

桂苓甘露飲,治夏月引飲過多,濕熱為患,小便不利。

滑石(二兩),桂心,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甘草,葛根,澤瀉,寒水石,石膏(各一兩),木香(一錢)

白話文:

五苓散用於治療濕邪導致的口渴想喝水,這是陽邪造成的。益元散和香薷飲則用於治療暑邪。桂苓甘露飲適用於夏季過度飲水,導致濕熱困擾,小便不利的狀況。配方包括滑石二兩、桂心、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甘草、葛根、澤瀉、寒水石、石膏各一兩,以及木香一錢。

理中丸,治寒犯太陰,腹滿,吐瀉霍亂,寒多不飲水。

人參,白朮,乾薑,炙甘草(各等分)

方末蜜丸雞黃大,每服一丸,沸湯和下。

五積散,治外感內傷,憎寒壯熱。

麻黃,白芷,陳皮,厚朴,桔梗,枳殼,川芎,茯苓,當歸,蒼朮,肉桂,芍藥,甘草,半夏,乾薑

白話文:

【理中丸】,用於治療因寒邪侵襲脾經所導致的腹部脹滿、嘔吐、腹瀉、以及霍亂症狀,特別是當患者體內寒氣較重,不願飲水時。其配方包括:

  • 人參
  • 白朮
  • 幹薑
  • 炙甘草(以上四種材料各等量)

此藥物以蜂蜜調和後研磨成丸,大小如雞蛋黃,每次服用一丸,以沸騰的開水調和後吞服。

【五積散】,用於治療外感與內傷導致的畏寒發熱症狀。其配方包含:

  • 麻黃
  • 白芷
  • 陳皮
  • 厚朴
  • 桔梗
  • 枳殼
  • 川芎
  • 茯苓
  • 當歸
  • 蒼朮
  • 肉桂
  • 芍藥
  • 炙甘草
  • 半夏
  • 幹薑

請注意,這些藥物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進行開方和指導使用。

各等分,薑、棗、蔥白煎服。

二陳湯(見痰證)

保和湯(見內傷),治傷食吐利。

六和湯,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

白朮,甘草,半夏,杏仁,砂仁,人參(各五分),赤茯,藿香,扁豆,木瓜,厚朴(各二錢),香薷(冬去)

生薑三片、棗三枚,煎服。

白話文:

將薑、棗、蔥白煎好後,各等分服用。出現痰證時,服用二陳湯;出現內傷時,服用保和湯,用於治療傷食吐利;出現霍亂吐瀉不止、轉筋時,服用六和湯。

白朮、甘草、半夏、杏仁、砂仁、人參(各五分)、赤茯、藿香、扁豆、木瓜、厚朴(各二錢)、香薷(冬去)各取適量,加入生薑三片、棗三枚,煎服。

藿香正氣散(見中風),治內傷外感霍亂。

四物湯(見中風),治霍亂轉筋。

本方加酒苓、紅花、蒼朮、南星。

回生散,治中氣不和,吐瀉霍亂。

陳皮,藿香(各五錢)

救乾霍亂方

用鮮生薑煎濃汁,加炒鹽滴桐油數點,頻頻灌下二三碗,用鵝毛探喉使吐。如不吐,急用瓜蒂散吐之;若終不吐,用備急丸通之,庶幾可生。若怠緩姑息,立亡可待。

白話文:

藿香正氣散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內傷外感霍亂,四物湯則針對霍亂轉筋的症狀,並加入酒苓、紅花、蒼朮、南星加強療效。回生散則用來治療中氣不和、吐瀉霍亂,以陳皮、藿香各五錢為藥材。對於救治乾霍亂,建議用鮮生薑煎濃汁,加入炒鹽和桐油數滴,頻繁灌服兩三碗,並用鵝毛探喉催吐。若不吐,則用瓜蒂散催吐;若還是不吐,則用備急丸通便,希望能救回病人。切忌怠慢姑息,否則病人將很快喪命。

冷香飲子,夏月飲食,雜以水果寒冰之物食之,胸腹大痛霍亂者,此方主之。

草果仁(三兩),附子(一兩),橘紅(一兩),甘草(五錢)

姜煎冷服。

肉食得寒冰水果而冷,寒冰水果因肉食而滯,由是填塞至陰,乖隔而成霍亂。草果辛溫,善消肉食;附子辛熱,能散沉寒;橘紅之辛,可調中氣;甘草之溫,堪以益脾。必冷服也,假其冷以從治。《內經》所謂「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

華佗危病方,夏月過食水果,填塞至陰,抑遏肝氣,霍亂轉筋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冷香飲子

方劑組成:

  • 草果仁:三兩
  • 附子:一兩
  • 橘紅:一兩
  • 甘草:五錢

用法:

  • 以薑汁煎煮,冷服。

適用症狀:

  • 夏天飲食過涼,攝入大量寒涼水果和冰品,導致胸腹劇烈疼痛,出現霍亂症状者。

方義:

夏季由於飲食過涼,寒涼之物與肉食積滯於胃中,阻礙氣機運行,導致寒邪入侵至陰,而產生霍亂症状。

  • 草果辛溫,善於消解肉食積滞;
  • 附子辛熱,能散寒解表,驅除沉寒之邪;
  • 橘紅辛溫,可理氣化痰,調和中氣;
  • 甘草甘溫,補脾益氣,協調各藥。

必須冷服,借其寒涼之性以治療病症,這符合《內經》中所說的「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即針對病邪的屬性,使用與之相反的治療方法。

華佗危病方

適用症狀:

  • 夏天過食水果,导致寒邪阻滞胃腸,郁遏肝氣,出現霍乱、筋攣等症状者。

方義:

夏日過食水果,寒涼之氣積聚於胃腸,阻塞氣機,導致肝氣鬱結,而出現霍亂、筋攣等症状。

注釋:

  • 以上方劑為古代醫方,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實際情况辨證論治,切勿自行服用。

吳茱萸,木瓜,食鹽(各一錢)

水果得食鹽,則收斂而不為患;肝氣得吳茱,則疏利而不為抑;轉筋得木瓜,則筋舒而不復痛。

三因吐法,治乾霍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令人暴死。急以此方探吐之。

燒鹽(十兩),熱飲(十五升),三飲而三吐之。

鹽,咸物也,多則苦矣。咸能軟堅,故可以開宿食頑痰,苦能湧泄,故探之則易吐矣。此法起死回生,幸勿輕忽。

白話文:

吳茱萸、木瓜、食鹽各一錢,水果加食鹽可以收斂,避免造成傷害;肝氣用吳茱萸可以疏通,避免阻塞;轉筋用木瓜可以舒筋,不再疼痛。這是三因吐法,專治乾霍亂,患者想吐卻吐不出來,想瀉卻瀉不出來,嚴重會暴斃。緊急情況下可以用此方探吐。將十兩鹽燒熱,用十五升水沖泡,分三次喝下,三次就能吐出來。鹽是鹹的,吃太多會苦,鹹能軟化堅硬之物,因此可以幫助排出宿食和頑痰;苦能促進排泄,所以更容易吐出來。此法能起死回生,切勿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