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一(元集) (4)
卷一(元集) (4)
1. 中風方
導痰湯,開痰導氣。
半夏(二錢),陳皮,甘草,南星,茯苓,枳殼(各一錢),加姜三片,如久嗽肺燥熱者,去半夏,加五味九粒、杏仁泥五分。
四物湯,補血要藥。
當歸(二錢),川芎,白芍,生地(各一錢五分),水煎溫服。
四君子湯,補氣要藥。
人參(一錢五分),白朮,茯苓(各二錢),甘草(炙,八分),水煎溫服。
八物湯,以上二方相合為用。
稀涎散,治中風暴僕,痰涎壅盛,口眼喎斜,隔塞不通等證。
好白明礬(一兩半,生半枯用),豬牙皂角(四條,去黑皮炙黃色)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下,以吐為度。少通,續進他藥。
瓜蒂散(一名獨聖散),治中風,膈實痰盛;諸癇,痰飲壅溢等症。
甜瓜蒂(一兩,炒黃色,瓜熟蒂落者為佳。)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或一錢,量人虛實用之,以酸虀汁調下,以吐為度。吐罷宜降火利氣,安神定志藥。
通頂散,治中風中氣,昏憒不省人事,口噤不能開,急用吹鼻即蘇。
藜蘆,生甘草,川芎,人參(各一錢),細辛(一錢),石膏(五錢)
上為細末,以一字吹入鼻中,就提起頭髮,有嚏者,肺氣未絕,可治。
改容膏,治中風口眼喎斜。
蓖麻子(一兩),真冰片(五分)
共搗為膏。寒月加乾薑、附子(各一錢)。如喎在左,以此膏敷其右;在右,以此膏敷其左。今日敷之,明日即改正。或以蜣螂、冰片搗敷,或以鱔血同冰片敷之皆良。
蘇合香丸,治初中風,喉中痰塞,水飲難通。用此丸以開竅,但可救一時之急,不宜多服。
沉香,青木香,烏犀角,香附子,丁香,硃砂,訶黎勒,白檀香,麝香,蓽茇,龍腦,白朮,安息香,蘇合油(各二兩),薰陸香(一兩)
共為細末,蘇合油調為丸。
藿香正氣散,治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
大腹皮,茯苓,白朮,紫蘇(各一錢),陳皮,桔梗,白芷,厚朴,半夏曲(各八分),藿香(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烏藥順氣散,治中風、中氣,遍身麻痹,語言蹇澀,口眼喎斜,喉中氣急有痰。
麻黃,陳皮,烏藥(各一錢),枳殼(炒,一錢),甘草(炙),白芷,桔梗(各一兩),川芎(洗,五分),白殭蠶(炒,五分),乾薑(炒黑,五分),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八味順氣散,治中風,正氣虛,痰涎壅盛。
白朮,茯苓,青皮,陳皮,白芷,烏藥,人參(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水煎溫服
治類中清熱順氣湯
當歸,黃連,黃芩,知母,赤茯,陳皮(各七分),枳殼(五分),半夏,貝母(各一錢),香附,烏藥(各七分),甘草(四分),白附子(八分),膽星(七分),姜(三片),煎服。如痰涎壅盛,加殭蠶、全蠍(各一錢)。
白話文:
中風方
導痰湯,主要功能是化痰、疏導氣機。
藥材包含:半夏(八克),陳皮、甘草、南星、茯苓、枳殼(各四克),加入生薑三片。如果咳嗽很久且肺部乾燥有熱,則去除半夏,加入五味子九粒、杏仁泥兩克。
四物湯,是補血的重要方劑。
藥材包含:當歸(八克),川芎、白芍、生地(各六克),用水煎煮後溫服。
四君子湯,是補氣的重要方劑。
藥材包含:人參(六克),白朮、茯苓(各八克),炙甘草(三克),用水煎煮後溫服。
八物湯,是將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兩方合在一起使用。
稀涎散,主要治療中風突然昏倒,痰液阻塞,口眼歪斜,以及阻塞不通等症狀。
藥材包含:優質白明礬(六十克,一半生用、一半煅燒),豬牙皂角(四條,去除黑色外皮後烤至黃色)。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至八克,用溫水調和後服用,以能吐出痰涎為度。稍有通暢後,再繼續服用其他藥物。
瓜蒂散(又名獨聖散),主要治療中風,膈膜阻塞痰多,以及各種癲癇、痰飲壅塞等症狀。
藥材包含:甜瓜蒂(四十克,炒至黃色,以瓜熟蒂落的為佳)。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至四克,根據個人體質虛實調整用量,用酸虀汁調和後服用,以能吐出痰涎為度。吐完後宜服用降火、疏利氣機、安神定志的藥物。
通頂散,主要治療中風中氣,昏迷不醒人事,牙關緊閉無法張開,緊急時可用吹入鼻腔的方法使其甦醒。
藥材包含:藜蘆、生甘草、川芎、人參(各四克),細辛(四克),石膏(二十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少量吹入鼻中,並提起頭髮,若有打噴嚏,則表示肺氣未絕,尚可治療。
改容膏,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
藥材包含:蓖麻子(四十克),真冰片(二克)。
將以上藥材搗成膏狀。寒冷季節可加入乾薑、附子(各四克)。若歪斜在左邊,則將藥膏敷在右邊;若歪斜在右邊,則將藥膏敷在左邊。今日敷上,明日即可矯正。或者用蜣螂、冰片搗敷,或用鱔魚血與冰片敷在患處,效果也很好。
蘇合香丸,主要治療初發中風,喉嚨痰塞,水飲難以通過。用此藥丸可以開竅,但僅能應急,不宜多服。
藥材包含:沉香、青木香、烏犀角、香附子、丁香、硃砂、訶黎勒、白檀香、麝香、蓽茇、龍腦、白朮、安息香、蘇合油(各八十克),薰陸香(四十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蘇合油調和製成藥丸。
藿香正氣散,主要治療四時不正之氣引起的惡寒發熱。
藥材包含:大腹皮、茯苓、白朮、紫蘇(各四克),陳皮、桔梗、白芷、厚朴、半夏曲(各三克),藿香(四克),甘草(二克),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烏藥順氣散,主要治療中風、中氣,導致全身麻木,說話困難,口眼歪斜,喉嚨氣喘有痰。
藥材包含:麻黃、陳皮、烏藥(各四克),炒枳殼(四克),炙甘草、白芷、桔梗(各四十克),洗過的川芎(二克),炒過的白殭蠶(二克),炒黑的乾薑(二克),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八味順氣散,主要治療中風,正氣虛弱,痰液壅盛。
藥材包含:白朮、茯苓、青皮、陳皮、白芷、烏藥、人參(各四克),甘草(二克),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溫服。
治療類似中風的清熱順氣湯
藥材包含:當歸、黃連、黃芩、知母、赤茯、陳皮(各三克),枳殼(二克),半夏、貝母(各四克),香附、烏藥(各三克),甘草(一克),白附子(三克),膽南星(三克),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若痰液壅盛,則加入殭蠶、全蠍(各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