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一(元集) (2)
卷一(元集) (2)
1. 中風不治症
口開(心絕)手撒(脾絕),遺尿(腎絕)眼合(肝絕),吐沫直視,鼻如鼾睡(肺絕),肉脫筋痛、髮直,搖頭上竄,面赤如妝,汗綴如珠,皆不治症(若謂症中止見一症者,猶或可治)。脈遲浮者吉,急疾者凶;寸脈有尺脈無者當吐,不吐者死;尺脈盛寸脈無者當下,不下者死。
《脈經》曰: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氣實相搏,入於臟則死,入於腑則愈。此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死;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而復自愈。
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數,或微而虛,寸口或浮而緩,或緩而遲,皆為中風之症。大法浮遲者吉,急疾者凶。又曰:脈浮而遲者易治,大數而急者不治。
白話文:
[中風無法救治的症狀]
如果嘴張開(心臟功能喪失)、手撒開(脾臟功能喪失)、大小便失禁(腎臟功能喪失)、眼睛閉合(肝臟功能喪失)、流口水且目光呆滯、呼吸像打鼾(肺部功能喪失)、肌肉萎縮筋骨疼痛、頭髮豎立、搖頭晃腦、面部泛紅如化妝、汗水如珠般滴落,這些都是中風無法救治的症狀(但如果只出現上述一種症狀,還是有可能治療)。
脈搏遲緩且浮動是好的跡象,快速且急促則是凶兆;如果手腕內側脈搏有跳動但手腕外側沒有,應該要嘔吐,如果不嘔吐就會死亡;如果手腕外側脈搏強烈但內側沒有,應該要瀉下,不瀉下也會死亡。
根據《脈經》記載:脈搏微弱且頻率高,通常是中風所致。手腕內側脈搏深沉且大且滑順,深沉代表實證,滑順代表氣血,氣血與實證交錯,進入臟器會導致死亡,進入腑則可以痊癒。這是突然昏厥的情況。如果病人失去意識,嘴脣發青身體冰冷,代表進入臟器會死亡;如果身體溫暖且自然出汗,代表進入腑,可以自行康復。
脈搏在陽面浮動且滑順,在陰面濕潤且虛弱,或者浮動且滑順,或者深沉且滑順,或者微弱且頻率高,或者微弱且虛弱,手腕內側脈搏可能浮動且緩慢,或者緩慢且遲緩,這些都是中風的症狀。通常脈搏浮動且遲緩是好跡象,快速且急促則是凶兆。再者:脈搏浮動且遲緩較容易治療,強大且頻率高且急促則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