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1. 卷三(亨集)
2. 咳嗽(十三)
《內經》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聲而有痰,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
然嗽症不同。有風寒暑濕之邪,傷肺而嗽者,此外因也,必顯證於外,鼻塞、聲重、惡寒是也。治法:因風寒嗽者,三拗湯加知母,脈浮大有熱加黃芩、生薑;喘嗽遇冬則發,此寒包熱也,解表則熱自除;感冷則嗽者,膈上有痰,二陳湯加枳殼、黃芩、桔梗、蒼朮、麻黃、木通、生薑。有火鬱於肺而嗽者,有聲無痰,面赤是也,俗名為乾咳嗽,難愈。
治法:夏月火炎上最重,宜用芩、連、梔子。上半日嗽多,胃中有火,知母、石膏降之;午後嗽多者,屬陰虛火盛,四物湯加知母、黃柏、麥冬、五味;黃昏嗽多者,火氣浮於肺,不宜用涼劑,五味、五倍斂而降之;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流入肺中,宜知母、地骨降之。有濕痰嗽者,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是也。
治法:用二陳湯加南星、貝母、竹瀝、海石、海粉、青黛、瓜蔞仁;痰因火動,逆上作嗽者,先治火,宜芩、連、梔、柏,後治痰,用前藥,通用清氣化痰丸。有陰虛嗽者,其氣自下而上,多重於夜分是也,治宜四物合二陳,順而下之,加炒梔柏尤佳。有勞嗽者,盜汗出,兼痰多作寒熱,干嗽聲啞,痰中有血絲紅點是也。
治法:主補陰清金,四物湯;咳而痰中帶紅點者,四物加知柏、五味、人參、麥冬、桑皮、地骨皮;陰虛勞嗽,通用百部、款冬、紫菀、百合、沙參、麥冬、五味、知柏、芩芍、生地;內熱骨蒸,加丹皮、地骨皮。又有肺脹嗽者,動則喘,氣急息重是也。肺因火傷,遂成郁遏脹滿,治主收斂,用訶子為君,佐以海粉、香附、青黛、杏仁之類。
咳嗽左不得眠者,肝脹,宜小柴胡加青皮、白芍、芎歸入嗽藥;右不得眠者,肺脹,宜桔梗、瓜蔞、黃芩、甘草,少入青皮、白芍。以上二證皆難治。
嗽而脅痛者,宜用青皮疏肝氣。有因久嗽成肺癰、肺痿者,則雲門、中府作痛,吐咯膿血,臭穢不可近是也。治癰用丹溪桔梗湯,治痿宜養血養氣,養肺清金,用丹溪海藏紫菀散、知母茯苓湯。
大抵咳嗽有痰居多。故治嗽者,當以治痰為先;治痰者,宜以順氣為主。故以南星、半夏勝其痰,而嗽自愈;枳殼、橘紅利其氣,而痰飲自除。
凡諸嗽者,須分新久用藥。如肺虛受嗽,加五味、款冬、紫菀、兜鈴之類補之;若肺實有火邪者,宜桑皮、花粉、片芩、杏仁、桔梗、枳殼之類瀉之。
夏月嗽而發寒熱者,謂之熱嗽,小柴胡加石膏、知母;冬月嗽而發寒熱者,謂之寒嗽,小青龍加杏仁。凡嗽春是春升之氣,夏是火炎於上,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從外來,用藥發散之後,必以半夏等藥逐去其痰,庶不再作。又有感寒表未解,延入久嗽,終必解表而嗽愈也。
傷風寒咳嗽,七日內必大嗽,七日後必生清痰,痰稠吐出,則嗽方愈。的系風寒,方可用三拗湯加桔梗、紫蘇。
產婦傷風咳嗽,治宜驅風散邪帶表,四物湯。如風邪已盡,即行大補;久久成勞,難治。
勞嗽,上嗽下瀉,用嗽藥嗽止,則瀉甚;服香連丸則瀉止,復嗽。肺與大腸為表裡,此臟腑俱病。不可兼治者,死。
久嗽肉脫者,用嗽藥多不效,補中健脾則嗽止。此虛則補其母,以脾主肌肉,病有本而標之之意也。然病多不救,《經》曰:大肉已脫,九候雖調,尤死是也。
新嗽易愈,久嗽難愈。所以難愈者,由病邪傳變而入深也。
陰虛火動,發而為喉痹,音啞者,不治。
嗽而大便泄者,難治。
嗽而發熱不止,難治。
肺癰作痛,肺痿不痛,痿甚而癰,稍輕也,俱難治。
傷寒有水結胸嗽者,宜小青龍、小半夏茯苓湯。
嗽脈宜浮滑,忌弦數細澀。關上脈微為咳。肺脈微急為咳而唾血。脈弦澀而咳為少血。脈緊者為肺寒,雙弦者寒。脈浮而緊者為傷寒,脈浮而緩者為傷風。脈細者濕,脈數者熱,脈沉數為實熱。脈弦為水,偏弦為飲,脈沉為留飲,脈洪滑多痰。咳脈浮直者生,脈浮濡者生;脈堅者死,沉小伏匿者死,咳而羸瘦,脈堅大者死,咳而脫形,發熱脈小堅急者死。
凡肌瘦脫形,熱不去,咳嘔腹脹且瀉,脈弦急者,皆死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