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二(元集) (6)
卷二(元集) (6)
1. 郁證(十一)
《內經》曰:「木鬱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也,瓜蒂散、鹽湯探吐;「火鬱發之」,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升陽散火湯;「土鬱奪之」,謂下之令無壅礙也,三承氣湯、備急丸;「金鬱泄之」,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麻黃葛根湯、小柴胡湯、四苓散;「水鬱折之」,謂折之制其沖逆也,大補丸、滋腎丸。此治五郁之大旨也。
丹溪曰: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郁有六證:氣、濕、血、痰、火、食。
氣鬱者,其狀胸滿脅痛,脈沉而澀,治用二陳湯加香附、撫芎、蒼朮。
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頭重痛,治用升陽除濕湯加白芍、川芎、蒼朮、茯苓。
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澀而芤,治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青黛、香附。
痰鬱者,動則喘,寸口脈沉而滑,治用二陳湯加海石、南星、香附、瓜蔞、化痰丸。
火鬱者,目瞀,小便赤澀,脈沉而數,治用二陳湯加梔子、青黛、蒼朮、撫芎、香附。
食鬱者,噯酸,胸滿腹脹不能食,左手脈和平,右手脈緊盛,治用二陳湯加香附、蒼朮、山楂、神麯,或保和丸。
夫郁者,結聚而不發越之謂。故治郁者,皆當以順氣為先,消積次之,通用越鞠丸、六郁湯。諸郁脈皆沉,沉則為郁,但兼芤、澀、緊、緩、滑、數之不同耳。郁在上則見於寸,郁在中則見於關,郁在下則見於尺。諸郁藥,春加防風,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凡郁在中焦,以蒼朮、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假令食在氣上,氣升則食自降也。
脈多沉伏。氣鬱則必沉而澀,濕鬱則必沉而緩,熱鬱則必沉而數,痰鬱則必弦而滑,血鬱則必芤而結促,食鬱則必滑而緊盛。郁在左則見於左脈,郁在右則見於右脈。
脈或結或促或代。滑氏《診家樞要》曰:氣血食積痰飲,一有留滯於其間,脈必因之而止節矣。但當求其有神,何害之有?夫所謂有神者,即《經》所謂有胃氣也。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述:“木鬱達之”,是指通過嘔吐來使其暢通,例如使用瓜蒂散或是鹽湯催吐;“火鬱發之”,是說要透過發汗來疏散它,可用升陽散火湯;“土鬱奪之”,指的是用下瀉方式來去除阻塞,例如三承氣湯或備急丸;“金鬱泄之”,是指透過利尿、解表來調節,如麻黃葛根湯、小柴胡湯、四苓散;“水鬱折之”,是說要抑制其衝突反逆,可用大補丸、滋腎丸。這就是處理五種鬱結的基本原則。
丹溪先生指出:當氣血平和,身體不會生病,一旦出現鬱結,各種疾病就會產生。鬱結有六種類型:氣鬱、濕鬱、血鬱、痰鬱、火鬱、食鬱。
氣鬱,表現為胸部滿悶,脅部疼痛,脈象深沉且帶有阻滯,治療可使用二陳湯加香附、撫芎、蒼朮。
濕鬱,表現為全身疼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冷天氣會加重,脈象深沉且細緩,頭部沉重疼痛,治療可使用升陽除濕湯加白芍、川芎、蒼朮、茯苓。
血鬱,表現為四肢無力,能進食但有便血,脈象深沉且阻滯,治療可使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青黛、香附。
痰鬱,活動時會喘息,脈象在寸口部位深沉且滑,治療可使用二陳湯加海石、南星、香附、瓜蔞、化痰丸。
火鬱,眼睛模糊,小便赤痛,脈象深沉且頻率快,治療可使用二陳湯加梔子、青黛、蒼朮、撫芎、香附。
食鬱,會反酸,胸部滿悶腹部脹痛,無法進食,左手脈象正常,右手脈象緊繃且強烈,治療可使用二陳湯加香附、蒼朮、山楂、神麯,或者保和丸。
鬱結,指的是氣血等物質在體內聚集,未得到充分的發散。所以,治療鬱結應首先順暢氣機,其次消除積聚,通常會使用越鞠丸、六鬱湯。各種鬱結的脈象都是深沉的,深沉就是鬱結的表現,但會伴隨著芤、澀、緊、緩、滑、數的不同。鬱結在上部,會在寸脈上顯現;在中部,會在關脈上顯現;在下部,會在尺脈上顯現。對於各種鬱結的治療,春天可加防風,夏天可加苦參,秋冬可加吳茱萸。如果鬱結在中焦,可以使用蒼朮、撫芎來提升氣機。例如,如果食物在氣的上方,只要氣機上升,食物自然就會下降。
脈象多數會深沉隱蔽。氣鬱則脈象一定深沉且阻滯,濕鬱則脈象一定深沉且緩慢,熱鬱則脈象一定深沉且頻率快,痰鬱則脈象一定弦且滑,血鬱則脈象一定芤且促,食鬱則脈象一定滑且緊繃且強烈。鬱結在左側,會在左側脈象上顯現;在右側,會在右側脈象上顯現。
脈象可能出現結、促或代。滑氏在《診家樞要》中提到:一旦氣血、食物、痰飲等在體內停留阻滯,脈象必然會因此而停頓或節律失常。但是,只要脈象有神,就沒有什麼危害。所謂有神,也就是《經》所說的有胃氣。
2. 郁證方
越鞠丸,解治諸郁。
香附(醋炒),蒼朮(米泔水浸),梔子(炒),神麯(炒)
等分為末,水丸小豆大,每下七八十丸。
六郁湯,治諸郁。
香附(二錢),陳皮,半夏,蒼朮,撫芎(各一錢),梔子(七分),赤茯,砂仁,炙甘草(各五分),姜(三片),煎溫服。
氣鬱加烏藥、木香、檳榔、蘇子,倍加香附、砂仁;濕加白朮,倍蒼朮;血加桃仁、紅花、丹皮,痰加南星、枳殼、小皂莢;火加黃連,倍梔子;食加神麯、麥芽、山楂。
瓜蒂散(見中風),治木鬱。
鹽湯探吐法
燒鹽,溫湯和服,探吐。
升陽散火湯(見火證),治火鬱。
火鬱湯,即升陽散火湯去獨活加蔥白。
大承氣湯(見瘟疫),治土鬱痞滿燥實堅俱全,脈來有力而實者。
備急丸(見內傷)
麻黃葛根湯,治金鬱,喘滿脈浮。
麻黃,赤芍(各三錢),葛根(一錢五分),淡豉(半合)
小柴胡湯(見瘟疫)
四苓散(見瘟疫),治金鬱,利小便。
大補陰丸,治水鬱,腰股痛,足下熱。
黃柏一味,炒褐色丸服。
滋腎丸(見火證),治水鬱。
二陳湯(見中風),治氣鬱。
升陽除濕湯,治濕、痰、火、食四郁。
升麻,柴胡,防風,神麯,茯苓,澤瀉(各五分),蒼朮(一錢),陳皮,麥芽,甘草(炙,各三分)
食後熱服。
四物湯(見中風),治血鬱。
白話文:
【鬱證方】
【越鞠丸】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鬱結症狀。
- 香附(用醋炒過)
- 蒼朮(用水米泔浸過)
- 梔子(炒過)
- 神曲(炒過)
將以上藥材等量磨成粉末,製成像小豆般大小的水丸,每次服用約七十到八十粒。
【六鬱湯】主治各種鬱結症狀。
- 香附(二錢)
- 陳皮,半夏,蒼朮,撫芎(各一錢)
- 梔子(七分)
- 赤茯,砂仁,炙甘草(各五分)
- 生薑(三片)
將上述藥材煎煮後溫服。
氣鬱:加入烏藥、木香、檳榔、蘇子,並加倍香附、砂仁的用量; 溼鬱:加入白朮,並加倍蒼朮的用量; 血鬱:加入桃仁、紅花、丹皮; 痰鬱:加入南星、枳殼、小皂莢; 火鬱:加入黃連,並加倍梔子的用量; 食鬱:加入神曲、麥芽、山楂。
【瓜蒂散】(見中風),治療木鬱。
【鹽湯探吐法】 燒鹽,用溫湯調和服用,促使嘔吐。
【昇陽散火湯】(見火證),治療火鬱。
【火鬱湯】,即是昇陽散火湯去掉獨活,加入蔥白。
【大承氣湯】(見瘟疫),治療土鬱,症狀包含痞滿、燥實堅,脈象有力且實。
【備急丸】(見內傷)
【麻黃葛根湯】,治療金鬱,伴有喘滿及脈浮。
- 麻黃,赤芍(各三錢)
- 葛根(一錢五分)
- 淡豉(半合)
【小柴胡湯】(見瘟疫)
【四苓散】(見瘟疫),治療金鬱,有利小便的效果。
【大補陰丸】,治療水鬱,出現腰股疼痛,足下熱的症狀。
- 黃柏一味,炒至褐色,製成丸劑服用。
【滋腎丸】(見火證),治療水鬱。
【二陳湯】(見中風),治療氣鬱。
【昇陽除溼湯】,治療溼、痰、火、食四種鬱結。
- 升麻,柴胡,防風,神曲,茯苓,澤瀉(各五分)
- 蒼朮(一錢)
- 陳皮,麥芽,甘草(炙,各三分)
飯後熱服。
【四物湯】(見中風),治療血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