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二(元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元集) (3)

1. 濕證(九)

濕有自外而得者,有自內而生者,有風濕相搏者,有濕熱相搏者,有獨傷於寒濕者。《要略》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為中濕」。東垣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故卑濕之地,濁氣薰蒸,坐臥其上,身體感傷,此自外而得之者也。《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故人酒水過多,生冷無節,脾土頻傷,遂成腫脹,此自內而生者也。先傷於風,後傷於濕,而為風濕相搏者,當先微汗以散其風,後用五苓、二妙以利其濕。若大發其汗,則風去而濕不去,濕愈沉著而入腑臟矣。又有先傷於濕,後傷於熱,而為濕熱相搏者。蓋熱勝則傷血,血不養筋,故大筋短軟而為拘攣;濕勝則傷筋,筋不束骨,故小筋弛長而為痿。當先用清涼以撤其熱,後用疏利以行其濕,斯有次第而獲愈矣。

白話文:

濕氣的來源與治療

濕氣的產生,有來自外界的,也有來自體內的,還有因風濕、濕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以及單純受寒濕侵襲的。

**《要略》**中記載:「太陽病,關節疼痛且煩躁,脈象沉細,這是感受了濕氣。」

東垣也說:「地上的濕氣會傷害人體的皮肉筋脈。」因此,潮濕低窪的地方,濁氣蒸騰,長期坐卧其中,身體就會受到傷害,這就是濕氣由外而得。

經書中說:「所有濕腫、腹脹,都歸屬於脾土。」所以,人若過量飲酒、食用生冷食物,脾土受損,就會導致腫脹,這就是濕氣由內而生。

先受風邪侵襲,後受濕邪侵襲,就形成了風濕相互作用。治療時應先用微汗法散去風邪,後用五苓散、二妙散等藥物利濕。如果大汗出,則風邪散去,濕邪卻留存,濕邪會更加深入臟腑。

還有一種情況是先受濕邪侵襲,後受熱邪侵襲,形成濕熱相互作用。熱邪過盛會傷血,血不能滋養筋脈,導致大筋短縮軟弱,出現拘攣;濕邪過盛會傷筋,筋脈不能束縛骨骼,導致小筋鬆弛延長,出現痿弱。治療時應先用清涼藥物瀉火,後用疏利藥物利濕,循序漸進才能治癒。

又有冬月春初,人居寒濕之地,寒氣襲人,濕乘機入。《經》曰「寒濕之中人也,令人皮膚不收,筋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急宜以四逆湯加羌活、蒼朮,溫以散之,否則與中寒相等,而患不小矣。此五症者,皆究濕家之所不容廢也。

《脈經》曰:濕家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薰黃也。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

白話文:

冬天和初春,住在寒冷潮濕的地方,寒氣會侵襲人體,濕氣乘虛而入。《經》裡說:「人處於寒濕之中,會導致皮膚不收斂,肌肉僵硬,營血受損,衛氣外泄,所以稱為虛弱。」因此,應該立即服用四逆湯,加入羌活和蒼朮,溫熱藥性來驅散寒濕,否則就會和內寒一樣,造成嚴重的疾病。這五種症狀,都是治療濕病不可忽視的重點。

《脈經》裡說:濕病發作時,全身疼痛,發熱且面色發黃。脈搏浮而緩,表示濕氣在表層;脈搏沉而緩,表示濕氣在內臟;脈搏弦而緩或緩而浮,則表示風濕相互搏鬥。

2. 濕熱相生論

丹溪曰:「濕土生痰,痰生熱」。又曰:「濕生熱,熱傷血」。是熱亦有因濕而生者。《醫林類集》云:「熱氣薰蒸,水液不行,日久成濕」。是濕亦有生於熱者。故治濕者,見大便奔急,小便淋澀,胸腹燥滿,此濕中有熱也,治濕而宜兼治熱者也;治熱者,見有脈細而首如裹,後重而糞稀溏,此熱中有濕也,治熱而宜兼治濕者也。外有燥證者,目赤口乾,便秘煩躁,又當用潤藥以潤其燥,非治濕熱者論也。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濕氣積聚在脾胃,就會產生痰濕,痰濕久了就會化熱。」他又說:「濕氣可以化熱,熱氣又可以傷血。」所以熱氣也有因為濕氣而生的情況。

《醫林類集》中記載:「熱氣蒸騰,使體內的水液無法正常運行,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濕氣。」也就是說,濕氣也可能由熱氣產生。

因此,治療濕氣時,如果患者出現大便急促、小便澀痛、胸腹脹滿,這說明濕氣中夾雜著熱氣,治療時就要兼顧清熱。而治療熱氣時,如果患者出現脈搏細弱、頭重腳輕、大便稀溏,這說明熱氣中夾雜著濕氣,治療時也要兼顧除濕。

如果患者出現口乾舌燥、目赤便秘、煩躁不安等燥熱症狀,就需要用滋潤的藥物來緩解燥熱,這就不屬於濕熱病症的範疇了。

3. 燥熱濕熱不同論

病有燥熱、有濕熱,夫熱一也,而有燥與濕之不同。何哉?《易》曰:「水流濕,火就燥」。然則燥濕之義,其來遠矣。今按燥熱多屬心火而成,濕熱多屬脾濕而致。河間曰:「將息失宜,心火暴盛」。然暴盛之後,雖或眩僕,而暴盛之勢橫行,腸胃津液消亡,遂成秘結。

茲時也,芩連梔柏百劑何補必也?其潤之乎?故輕則通幽湯、潤腸丸,重則三一承氣湯,不一二劑而即愈矣。丹溪曰:「濕生痰,痰生熱」。熱在腸胃之外,濕在腸胃之中,故大便稀溏,而後重下迫。茲時也,八物、十全百劑無益必也,其燥之乎?故輕則茯苓滲濕湯,倍加蒼朮、羌活,重則羌活勝濕湯,倍加芩、連、梔子,亦可數服而愈矣。

白話文:

疾病有燥熱和濕熱,雖然都是熱,但燥熱和濕熱表現不同。為什麼呢?《易經》說:「水流濕,火就燥」。所以燥熱和濕熱的概念由来已久。現在分析一下,燥熱大多是心火旺盛造成的,濕熱大多是脾濕導致的。河間先生說:「起居不當,心火暴漲。」心火暴漲後,雖然可能頭昏眼花,但暴漲的勢頭橫行,腸胃津液消耗殆盡,導致便秘。

這種情況下,黃芩、黃連、梔子、柏樹皮等藥材,不管用多少劑量都無濟於事,因為它們不能潤腸。所以病情輕微可以用通幽湯、潤腸丸,嚴重的話可以用三一承氣湯,一兩劑就能見效。丹溪先生說:「濕生痰,痰生熱。」熱在腸胃之外,濕在腸胃之中,所以大便稀溏,然後又往下墜。這種情況下,八物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材,不管用多少劑量都無益於事,因為它們不能燥濕。所以病情輕微可以用茯苓滲濕湯,加倍蒼朮、羌活,嚴重的話可以用羌活勝濕湯,加倍黃芩、黃連、梔子,也只需服用幾劑就能痊癒。

由是觀之,則知燥者潤之,譬火燔盛而有水以制之也;濕者燥之,譬水濡滲而有土以制之也。五行之理不精,別之可乎?雖然燥者潤之固也,不有養血以為之本乎?蓋養血則陰日生,陽不獨旺;血液流行,腸胃滋潤,何燥結之有哉?濕者燥之固也,不有健脾以為之本乎?益健脾則宗氣日舉,榮衛流通,熱化為汗,濕化為溺,又何濕熱之有哉?

白話文:

由此可知,乾燥的就要滋潤它,就像烈火燃燒需要水來抑制一樣;潮濕的就要乾燥它,就像水滲入需要土來控制一樣。五行之理若不精通,如何區分它們呢?雖然乾燥的要滋潤是正確的,但難道沒有以養血作為根本嗎?因為養血就能使陰氣日益滋長,陽氣不會單獨旺盛;血液流通,腸胃滋潤,又何來乾燥阻塞呢?潮濕的要乾燥也是正確的,但難道沒有以健脾作為根本嗎?增強脾胃功能就能使宗氣日益上升,營氣和衛氣流通,熱氣化為汗,濕氣化為尿液,又何來濕熱呢?

4. 濕證方

羌活勝濕湯,治濕從外受,一身盡痛,肩背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此足太陽不通行,此藥主之。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荊子(三分)

食前溫服。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經中有寒濕也,加酒炒漢防己(五分)

二陳湯,治脾胃虛,濕從內生者。本方加羌活、蒼朮、酒芩、木通,散風行濕最妙。(方見中風門)

白話文:

「羌活勝濕湯」治療外感濕邪,導致全身疼痛,肩背僵硬難以回頭的症狀。這屬於手太陽經氣鬱滯不通,需用辛散風藥來疏通經絡。若伴隨脊背疼痛、項強、腰部像折斷一樣的症狀,則屬於足太陽經氣不通,此方藥物可以主治。

方劑包含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荊子(三分),飯前溫服。如果患者身體沉重、腰痛且感覺沉沉的,說明經絡中存在寒濕,可以加酒炒防己(五分)。

「二陳湯」治療脾胃虛弱、濕氣內生的症狀。若將羌活、蒼朮、酒芩、木通加入本方,則可以散風行濕,效果更佳。

平胃散,治濕生於內,水瀉,小便不利。

蒼朮,陳皮,甘草,厚朴

五苓散,治飲食內傷,停濕胸滿,腫脹發黃,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本方加羌活,名加味五苓散。(方見瘟疫門)

二妙散,治濕熱,腰膝疼痛。

黃柏(乳浸一宿),蒼朮(米泔水浸七日)

白話文:

【平胃散】,用來治療體內生濕,導致的水滯、小便不通暢。

  • 蒼朮、陳皮、甘草、厚朴

【五苓散】,用來治療因飲食過量引起的體內溼氣積聚,導致胸部滿悶、腫脹、皮膚髮黃。如果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茵陳,則稱爲茵陳五苓散。若體內溼氣過盛導致身體疼痛、小便不利、體沈且口渴,可以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羌活,稱爲加味五苓散。(詳情請參考瘟疫門)

【二妙散】,用來治療濕熱問題,以及腰膝疼痛。

  • 黃柏(用乳汁浸泡一整夜)、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七天)

各等分為末,或丸。空心酒下,或米飲下三錢。

四逆湯,治獨傷寒症。

甘草(二錢),乾薑,附子(各五分)

加羌活、蒼朮溫以散之,煎成涼服。

茯苓滲濕湯,治濕鬱成疸,寒熱嘔吐而渴,身面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不能安臥。

黃芩,黃連,蒼朮,白朮,陳皮,青皮,梔子,防己,枳實(各四分),澤瀉,茵陳(各五分),豬苓(一錢),赤茯(五分)

白話文:

「各等分為末,或丸。空心酒下,或米飲下三錢。」 意思是:每種藥材按照相應的比例研磨成粉末或者做成藥丸。在空腹時,可以用三錢的酒或者米湯來服用。

「四逆湯,治獨傷寒症。」 意思是:四逆湯用於治療單純的傷寒病症。

「甘草(二錢),乾薑,附子(各五分)」 甘草兩錢,乾薑和附子各五分量。

「加羌活、蒼朮溫以散之,煎成涼服。」 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羌活和蒼朮,用來溫和地散開寒氣,然後將藥液煮沸後冷卻後服用。

「茯苓滲濕湯,治濕鬱成疸,寒熱嘔吐而渴,身面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不能安臥。」 茯苓滲濕湯用於治療因濕氣鬱積所引起的黃疸,表現為寒熱、噁心、嘔吐、口渴、臉部和全身都呈現黃色,小便不通暢,沒有食慾,無法安睡。

「黃芩,黃連,蒼朮,白朮,陳皮,青皮,梔子,防己,枳實(各四分),澤瀉,茵陳(各五分),豬苓(一錢),赤茯(五分)」 茯苓滲濕湯的成分包括:黃芩、黃連、蒼朮、白朮、陳皮、青皮、梔子、防己、枳實各四分,澤瀉、茵陳各五分,豬苓一錢,赤茯五分。

防己黃耆湯,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或周身疼痛。

防己,黃耆(各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五分),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金不換正氣散,治山嵐瘴氣,出外不服水土,吐瀉下利。

陳皮,蒼朮,厚朴,甘草,藿香,半夏

甘草附子湯,風濕,骨節疼痛,不欲去衣,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防己黃耆湯適用於風濕症引起的脈浮、身體沉重、汗出怕風,或全身疼痛。方劑由防己、黃耆、白朮、甘草、薑、棗組成。金不換正氣散則用於治療山嵐瘴氣、外出不適應水土、嘔吐腹瀉等症狀,由陳皮、蒼朮、厚朴、甘草、藿香、半夏组成。甘草附子湯則適用於風濕引起的骨節疼痛、不願脫衣、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的患者。

甘草(炙),白朮(炒,各二錢),附子(炮,一錢五),桂枝(炒,四錢)

風濕相搏,故骨節疼煩;傷風惡風,故不欲去衣;小便不利,而大便燥者為熱,今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則濕可知矣。附子之熱,可以散寒濕;桂枝之辛,可以解風濕;甘草健脾,則濕不生;白朮燥脾,則濕有制。是方也,以桂附之辛熱而治濕,猶之淖潦之地,得太陽暴之,不終朝而濕去,亦治濕之一道也。

神朮散,人受山谷瘴霧,濕土敦阜之氣,憎寒壯熱,一身盡痛者,此方主之。

蒼朮(制),厚朴(制,各一兩),陳皮(二兩),石菖蒲,甘草(炙),藿香(各一兩五錢)

白話文:

甘草、白朮、附子、桂枝,這些藥材組合在一起,可以治療風濕相搏導致的骨節疼痛、怕風怕冷、小便不利,但大便卻反常地通暢的情況。因為這種情況顯示體內濕氣過重,而附子的熱性可以散寒濕,桂枝的辛味可以解風濕,甘草健脾可以防止濕氣滋生,白朮燥脾可以抑制濕氣。這些藥物就像太陽暴曬一樣,能夠迅速驅散濕氣,是治療濕氣的一種有效方法。

神朮散則專門用於治療因山谷瘴霧或濕土環境所導致的憎寒發熱、全身疼痛。它由蒼朮、厚朴、陳皮、石菖蒲、甘草、藿香等藥材組成,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情況。

濕氣蒸騰,由鼻而入,呼吸傳變,邪正分爭。陰勝則憎寒,陽勝則壯熱,流於百節,則一身盡痛。蒼朮之燥,制其瘴霧之邪;厚朴之苦,平其敦阜之氣;菖蒲、藿香辛香物也,能匡正而辟邪;甘草、陳皮調脾物也,能補中而泄氣。《內經》曰:「穀氣通於脾」,故山谷之氣感之,則壞人脾。

此方但用理脾之劑,而解瘴之妙自在其中。太無高識如此,誠不愧為丹溪之師矣。

白話文:

濕氣蒸騰,從鼻子進入,影響呼吸,導致正氣和邪氣相爭。濕氣過盛,則感到怕冷,濕氣不足,則會發熱。濕氣流入全身關節,就會導致全身疼痛。蒼朮性燥,能抑制瘴氣的侵襲;厚朴味苦,能平息濕氣的壅滯;菖蒲、藿香辛香,能匡正氣血,驅除邪氣;甘草、陳皮能調和脾胃,補益中氣,排除濕氣。《黃帝內經》說:「穀氣通於脾」,所以山谷的濕氣容易影響脾胃,導致脾胃虛弱。

這個方子只用調理脾胃的藥材,卻能有效地解除瘴氣,真是妙不可言!太無先生如此高明,不愧是丹溪大師的師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