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17)

回本書目錄

首卷 (17)

1. 藥性

川烏,大熱,搜風入骨,濕痹寒疼,破積之物。

木香,微溫,散滯和胃,諸氣能調,行肝瀉肺。

沉香,降氣,能補命門,祛邪暖胃,保守元真。

丁香,辛熱,能除寒嘔,心腹冷痛,溫胃功有。

砂仁,性溫,通經破滯,止痛安胎,健脾養胃。

蓮肉,味甘,健脾理胃,止瀉澀精,補心養氣。

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為最。

桂枝,性熱,宣導百藥,發散風寒,三痹不著。

訶子,味苦,澀腸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斂肺。

吳萸,性熱,驅除疝氣,臍腹寒疼,厥陰之劑。

草果,味辛,消食除脹,截瘧逐痰,解瘟闢瘴。

玄胡,性溫,心腹卒疼,通經活血,消瘀之君。

常山,苦寒,截瘧祛痰,傷寒能解,水脹能寬。老瘧有痰用之,初起勿用。

薏苡,味甘,專除濕痹,筋脈拘攣,調脾助胃。

良薑,性熱,下氣寬中,轉筋霍亂,酒食能攻。

白蔻,味溫,脾胃虛冷,瀉痢不休,功可立等。

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結氣能行,消除堅積。

草蔻,味溫,寒邪犯胃,嘔吐噁心,用之即奪。

神麯,味甘,消食開胃,破結逐痰,調中下氣。

麥芽,甘溫,能消宿食,心腹膨脹,散滯消積。

蘇子,味辛,嘔痰降氣,止嗽定喘,更潤心肺。

芥子,味辛,專化脅痰,皮裡膜外,痞塊能安。

甘遂,苦寒,破積消痰,面浮蠱脹,利水能安。

大戟,甘寒,逐水利便,腫脹痰堅,其功瞑眩。

芫花,寒苦,能消脹蠱,利水瀉濕,嗽止痰吐。

商陸,辛甘,赤白各異,赤者消腫,白利水氣。

海藻,鹹寒,消癭散癧,咸以軟堅,腫塊痰核。

牽牛,苦寒,積水能攻,諸蠱痃癖,可奏神功。

葶藶,苦辛,利水消腫,痰咳癥瘕,肺家喘壅。

瞿麥,辛寒,專除淋病,且能墮胎,通經立應。

蓬朮,溫苦,止痛消瘀,癥瘕痃癖,通經最著。

三稜,味苦,破血消癖,氣滯作痛,用之始的。

靈脂,味苦,血瘀心疼,通經活血,用之極靈。

乾漆,辛溫,通經皮瘕,追積殺蟲,驗如奔馬。

桃仁,甘寒,能潤大腸,通經破瘀,血瘕堪當。

蒲黃,味甘,逐瘀調崩,止血用炒,破血用生。

紅花,辛溫,能消瘀結,多則通經,少則養血。

蘇木,甘鹹,能行積血,產後月經,兼醫撲跌。

薑黃,味辛,消瘀破血,心腹疼痛,通經最捷。

鬱金,味苦,破血生肌,血淋溺血,鬱結皆舒。

金銀花,甘,療癰無對,未成則散,已成則潰。

漏蘆,性寒,祛惡瘡毒,補血排膿,生肌長肉。

蒺藜,味苦,療瘡瘙癢,翳膜頭瘡,醫除目朗。

白及,味苦,功專收斂,腫毒瘡瘍,外科最善。

蛇床,辛苦,下氣溫中,惡瘡疥癩,逐瘀祛風。

天麻,味辛,能治頭眩,小兒驚癇,拘攣癱瘓。

白附,辛溫,頭面百病,一切痰涎,中風諸症。

全蠍,味辛,祛風痰毒,口眼喎斜,驚癇搐搦。

白話文:

藥性

川烏:藥性大熱,能深入骨頭驅散風邪,治療濕痺引起的寒痛,是破除體內積聚的藥物。

木香:藥性微溫,能疏散氣滯、調和腸胃,使全身氣機順暢,還能疏肝氣、瀉肺氣。

沉香:能使氣下行,補益腎氣,驅除邪氣、溫暖腸胃,保護身體的元氣。

丁香:藥性辛熱,能驅除寒邪引起的嘔吐,治療心腹冷痛,有溫暖腸胃的功效。

砂仁:藥性溫和,能疏通經絡、破除氣滯,止痛安胎,健脾養胃。

蓮肉:味甘,能健脾理胃,止瀉固精,補養心氣。

肉桂:藥性辛熱,能通暢血脈,治療腹痛虛寒,是溫補的最佳藥物。

桂枝:藥性溫熱,能引導其他藥物發揮作用,發散風寒,對於各種痺症都有療效。

訶子:味苦澀,能收斂腸道、止瀉,治療痰多咳嗽、氣喘,還能降火、收斂肺氣。

吳茱萸:藥性溫熱,能驅除疝氣,治療臍腹寒痛,是治療厥陰經病症的藥物。

草果:味辛,能消食除脹,截斷瘧疾,驅除痰液,還能解瘟疫、闢除瘴氣。

玄胡:藥性溫和,能治療心腹突然疼痛,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是消除瘀血的重要藥物。

常山:藥性苦寒,能截斷瘧疾、祛除痰液,治療傷寒,還能消除水腫。對於老瘧、有痰的病人可以使用,但初期瘧疾不宜使用。

薏苡:味甘,能專門祛除濕痺,治療筋脈拘攣,還能調理脾胃。

良薑:藥性溫熱,能使氣下行、寬胸,治療轉筋、霍亂,還能解酒食之毒。

白蔻:味溫,對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的病人,能迅速見效。

山楂:味甘,能幫助消化肉類食物,疏通氣結,消除堅硬的積塊。

草蔻:味溫,對於寒邪侵犯胃部,引起的嘔吐噁心,能迅速消除。

神麯:味甘,能消食開胃,破除結塊、驅除痰液,調和中焦、使氣下行。

麥芽:味甘溫,能消除積存的食物,治療心腹膨脹,疏散氣滯、消除積塊。

蘇子:味辛,能使痰液排出、使氣下行,止咳平喘,還能滋潤心肺。

芥子:味辛,能專門化解脅下的痰,對於皮膚內部、膜外的痞塊都能消除。

甘遂:藥性苦寒,能破除體內積聚的物質、消除痰液,治療面部浮腫、腹水等病症,利水消腫。

大戟:藥性甘寒,能利尿通便,治療腫脹、痰積等病症,但藥效較強,服用後可能會出現眩暈等反應。

芫花:藥性寒苦,能消除腹脹、腹水,利水滲濕,止咳化痰。

商陸:味辛甘,有赤白兩種,赤色的能消腫,白色的能利水。

海藻:藥性鹹寒,能消除癭瘤、瘰癧等結塊,用鹹味藥物來軟化堅硬的腫塊、痰核。

牽牛:藥性苦寒,能攻破體內積水,治療各種蠱脹、痃癖等病症,效果顯著。

葶藶:藥性苦辛,能利水消腫,治療痰咳、癥瘕,對於肺部氣喘阻塞也有療效。

瞿麥:藥性辛寒,能專門治療淋病,且有墮胎的功效,通經效果顯著。

蓬朮:藥性溫苦,能止痛消瘀,治療癥瘕痃癖,疏通經絡效果最為明顯。

三稜:味苦,能破血消積,對於氣滯引起的疼痛,使用後能見效。

靈脂:味苦,能治療因血瘀引起的心痛,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效果非常靈驗。

乾漆:藥性辛溫,能疏通經絡、治療皮膚下的積塊,驅除體內積聚的物質、殺蟲,藥效迅速。

桃仁:味甘寒,能潤腸通便,疏通經絡、破除瘀血,對於血瘕有療效。

蒲黃:味甘,能活血化瘀、調經止崩,炒用能止血,生用能破血。

紅花:藥性辛溫,能消除瘀血結塊,用量多能通經,用量少能養血。

蘇木:味甘鹹,能活血化瘀,治療產後惡露不盡、月經不調,還能治療跌打損傷。

薑黃:味辛,能消瘀破血,治療心腹疼痛,疏通經絡效果迅速。

鬱金:味苦,能破血生肌,治療血淋、溺血,對於鬱結都能疏散。

金銀花:味甘,是治療癰瘡的良藥,未成膿時能使其消散,已成膿時能使其潰破。

漏蘆:藥性寒,能驅除惡瘡毒,補血排膿,促進肌肉生長。

蒺藜:味苦,能治療瘡瘍瘙癢、翳膜頭瘡,能使眼睛明亮。

白及:味苦,具有收斂的功效,能治療腫毒瘡瘍,是外科的常用藥。

蛇床子:味辛苦,能使氣下行、溫中,治療惡瘡疥癩,驅除瘀血、祛除風邪。

天麻:味辛,能治療頭暈目眩,小兒驚風、癲癇,以及拘攣癱瘓等症狀。

白附子:藥性辛溫,能治療頭面部的各種疾病,以及一切痰涎、中風等症狀。

全蠍:味辛,能祛除風邪、痰毒,治療口眼歪斜、驚風抽搐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