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16)

回本書目錄

首卷 (16)

1. 藥性

白芷,辛溫,陽明頭痛,女子帶下,百發百中。

藁本,味溫,除痛巔頂,寒濕可祛,風邪可屏。

香附,味苦,快氣開鬱,止痛調經,更消宿食。為婦人之仙藥,忌鐵。

烏藥,辛溫,心腹脹痛,氣滯不舒,方中議用。

枳實,味苦,除痞消食,破積化痰,沖牆倒壁。

枳殼,微溫,寬腸快氣,胸膈不舒,方中可議。

青皮,苦寒,安脾下食,氣滯能攻,平肝消積。

陳皮,甘溫,順氣寬膈,和胃全施,消痰去白。陳皮治高,愈高愈妙;青皮治低,愈低愈良。

蒼朮,甘溫,健脾燥濕,發汗寬中,更祛瘴疫。

厚朴,苦溫,消脹泄滿,宿食痰積,其功不緩。

南星,性熱,大治風痰,破傷身強,風搐皆安。

半夏,味辛,健脾燥濕,痰厥頭疼,吐嘔必備。血家、汗家、渴家禁用。

藿香,辛溫,霍亂暑濕,發散風寒,仍除嘔逆。

檳榔,味苦,殺蟲破積,後重裡急,驅除瘴氣。性如鐵石,稍虛勿用。

腹皮,微溫,下氣寬膨,安和脾胃,浮腫為君。虛者禁忌。

香薷,味辛,大清暑熱,利水消煩,功效甚捷。冒暑用之,內熱勿用。

扁豆,微涼,轉筋吐瀉,補胃和中,酒毒可借。

豬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腫除濕,用之如神。

澤瀉,寒苦,消腫利水,除濕通淋,瀉陰中火。腎虛者,不宜多服。

木通,性寒,最能導滯,利竅通經,小腸熱閉。

車前,氣寒,溺澀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實。

骨皮,味寒,解肌退熱,有汗骨蒸,強陰涼血。

木瓜,味酸,腳腫風濕,霍亂轉筋,足膝無力。

靈仙,苦溫,腰膝冷痛,肢節頑麻,風濕通用。

玄參,苦寒,瀉無根火,消腫清咽,骨蒸亦可。

丹皮,味苦,破血通經,血分有熱,無汗骨蒸。

沙參,味苦,大清肺熱,咳血吐膿,用之效捷。

丹參,味苦,破積調經,生新去瘀,補骨續筋。

苦參,味苦,癰腫瘡疥,下血腸風,眉脫赤癩。

龍膽,苦寒,退熱平肝,目疾暴發,用之頓安。

防己,氣寒,風濕腳痛,熱積膀胱,湯中可用。

加皮,味寒,祛除風濕,肢節煩疼,壯筋強骨。

地榆,性平,治女人崩,下血諸證,賴以安寧。血痢有積者勿用。

茯神,補心,善鎮驚悸,恍惚健忘,兼除怒恚。

遠志,氣溫,能寧心志,久服聰明,令人多記。

棗仁,味酸,斂汗祛煩,不眠用炒,生用多眠。

甘松,氣香,善除惡氣,浴體香肌,心腹痛已。

菖蒲,性溫,開心通竅,去痹除風,出聲至妙。

小茴,性溫,能除疝氣,腹痛腰疼,調中暖胃。

柏子,味甘,補心益氣,斂汗扶陽,潤腸通閉。

大茴,味辛,疝氣腳氣,腫痛膀胱,止嘔開胃。

益智,辛溫,安神益氣,遺溺遺精,嘔逆皆治。

乾薑,苦辛,溫脾暖胃,泄痢吐紅,炮之勿忽。

附子,辛熱,走而不守,陰毒寒邪,回陽功有。童便浸七日,麵包煨熟。

白話文:

藥性

白芷,味辛性溫,能治陽明經頭痛,婦女的白帶問題,效果非常好。

藁本,味道溫和,能去除頭頂的疼痛,驅除寒濕,抵禦風邪。

香附,味道苦澀,能疏通氣機、解開鬱悶,止痛調經,還能消除積食。是婦女的良藥,但忌諱接觸鐵器。

烏藥,味辛性溫,能治療心腹脹痛、氣滯不舒,通常會在藥方中考慮使用。

枳實,味道苦澀,能消除痞塊、幫助消化,破除積滯、化解痰液,藥力很強。

枳殼,性微溫,能寬暢腸道、疏通氣機,對於胸膈不適,可以在藥方中考慮使用。

青皮,味苦性寒,能安撫脾胃、幫助消化,攻破氣滯、平肝消積。

陳皮,味甘性溫,能順暢氣機、寬闊胸膈,調和脾胃、消除痰液。陳皮藥性上行,效果越好;青皮藥性下行,效果越好。

蒼朮,味甘性溫,能健脾燥濕、發汗寬中,還能去除瘴氣和瘟疫。

厚朴,味苦性溫,能消除脹滿、排泄積滯,對於宿食和痰積,作用很快。

南星,性熱,能有效治療風痰,對於外傷、身體強直、風抽搐等症狀都能安撫。

半夏,味辛,能健脾燥濕,對於痰厥、頭痛、嘔吐等情況是必備良藥。但血虛、易出汗、口渴的人禁用。

藿香,味辛性溫,能治療霍亂、暑濕,發散風寒,還能止嘔。

檳榔,味道苦澀,能殺蟲、破除積滯,對於大便後重、裡急後重、瘴氣,都有驅除作用。藥性剛猛如鐵石,體虛的人不要使用。

腹皮,性微溫,能使氣機下行、消除腹脹,安和脾胃,對於浮腫,可以作為主要藥物。體虛的人禁用。

香薷,味辛,能清解暑熱、利水消腫,效果很快。適合在夏天中暑時使用,但體內有熱的人不要使用。

扁豆,性微涼,能治療轉筋、嘔吐、腹瀉,補養脾胃,調和中焦,還能解酒毒。

豬苓,味淡,能利水通淋、消除腫脹、去除濕氣,效果顯著。

澤瀉,味寒性苦,能消腫利水,去除濕氣、通利小便,瀉除陰虛火熱。腎虛的人,不宜多服。

木通,性寒,最能引導滯礙,疏通孔竅、通利經絡,對於小腸熱閉有療效。

車前子,性寒,能治療小便不暢、眼睛發紅,能通利小便、使大便正常。

骨皮(應為地骨皮),味寒,能解肌退熱,對於有汗、骨蒸,能滋陰涼血。

木瓜,味酸,能治療腳腫、風濕,霍亂轉筋,足膝無力。

靈仙,味苦性溫,能治療腰膝冷痛,肢體關節麻木,對於風濕病症很有效。

玄參,味苦性寒,能瀉除虛火,消除腫脹、清咽利喉,對於骨蒸也有效果。

丹皮,味苦,能破血通經,對於血分有熱、無汗骨蒸有療效。

沙參,味苦,能清熱潤肺,對於咳嗽、咳血、吐膿有顯著效果。

丹參,味苦,能破除積滯、調和月經,促進新組織生長、去除瘀血、補骨續筋。

苦參,味苦,能治療癰腫瘡疥、下血腸風、眉毛脫落、紅斑病。

龍膽,味苦性寒,能退熱平肝,對於眼睛突然發病,能很快安撫。

防己,性寒,能治療風濕腳痛,膀胱熱積,可以在湯劑中使用。

加皮,味寒,能祛除風濕,治療肢體關節疼痛,強健筋骨。

地榆,性平,能治療婦女崩漏、下血等症狀,有安寧的效果。但血痢有積滯的人不要使用。

茯神,能補心,擅長鎮定驚悸,改善精神恍惚、健忘,還能消除怒氣和煩躁。

遠志,性溫,能使人心神安定,長期服用能使人聰明、記憶力增強。

棗仁,味酸,能斂汗、消除煩躁,失眠時炒熟服用,生用則容易使人嗜睡。

甘松,氣味芳香,能去除惡臭氣味,用來洗澡能使肌膚香滑,還能治療心腹疼痛。

菖蒲,性溫,能開竅醒腦,去除痹症和風邪,能使聲音清亮。

小茴香,性溫,能去除疝氣、腹痛腰疼,調理中焦、溫暖脾胃。

柏子仁,味甘,能補心益氣、斂汗扶陽、潤腸通便。

大茴香,味辛,能治療疝氣、腳氣,腫痛膀胱,止嘔開胃。

益智仁,味辛性溫,能安神益氣,治療遺尿、遺精,嘔吐等症狀。

乾薑,味苦辛,能溫脾暖胃,對於腹瀉、吐血有療效,炮製後使用效果更好。

附子,味辛性熱,藥性走竄而不停留,能治療陰毒、寒邪,有回陽救逆的功效。需用童子尿浸泡七日,再用麵包包裹煨熟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