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二(元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元集) (2)

1. 燥證(八)

《經》曰: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然燥有二義,惟肺無所克,則得其清肅之令;肺有所資,則得其化生之源。故《靈樞經》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充膚澤毛,若霧露之溉,是之謂氣」。是氣也,即肺之氣也。是無所克,而得其清肅之令者也。《經》又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是有所資,而得其化生之源者也。由是肺液日生,通調水道,內潤腑臟,外澤肌膚,何燥之有?惟夫北方之水既虧,則南方之火自旺,火能剋金,金不清肅,此一義也。又或胃氣下陷,莫能輸脾,脾氣懦弱,莫能輸肺,是母不養子,子無化生,此又一義也。由是精液日耗,枯涸日生,肌膚不澤,腑臟不榮,皮聚而毛落,皴揭而血衰,其燥也極矣。

白話文:

《經》書上說:凡是出現澀燥、枯竭、乾燥、皮膚皺裂等症狀,都屬於燥邪。然而,燥邪有兩種不同的含義:

一是肺氣無所克制,則能發揮其清肅的功效。這就如同沒有人阻礙,就能順暢地完成任務。 二是肺氣有所依賴,才能獲得生化之源。正如《靈樞經》中所言:「上焦通暢,宣化五穀之味,滋養皮膚毛髮,猶如霧露滋潤大地,這就是氣的運作」。這個氣,就是肺氣。它無所克制,才能發揮其清肅之功。

《經》書還說:「飲水進入胃,轉化精氣,上輸脾臟,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這是指肺氣有所依賴,才能獲得生化之源。由此可見,肺液日益生成,通調水道,滋潤內腑,潤澤肌膚,哪裡會有燥邪呢?

然而,北方水氣不足,則南方火氣旺盛,火能克金,金氣就不能發揮清肅之功,這就是燥邪的其中一種情況。

另外,也可能因為胃氣下降,無法輸送至脾臟,脾氣虛弱,無法輸送至肺,就像母親不能養育孩子,孩子就無法成長一樣。這就是燥邪的另一種情況。

因此,精液日漸耗損,枯竭日益增加,肌膚失去光澤,內腑失去滋養,皮膚皺縮,毛髮脫落,皮膚皺裂,血氣衰敗,這就是燥邪最嚴重的表現。

《原病式》獨言火盛剋金,水液衰少,以致燥澀,而未及母不榮子之義。今並舉之,始悉治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金無所克;養脾之精,以滋肺液,則金有所養,養血潤燥,斯乃茯全功矣。

或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

白話文:

原本只说火气旺盛克制了金气,水液不足导致燥涩,却没有说到滋养母亲才能使子女强壮的道理。现在把两者都提出来,才能明白治疗的关键在于壮旺水气,抑制阳气,这样金气就不会被克制;滋养脾脏的精气,用来滋养肺液,这样金气就能得到滋养,养血润燥,这才算得上是完全治好了。

病人脉象可能紧而涩,或者浮而弦,或者细而虚。

2. 燥證方

壯水主方

當歸,白芍,生地,黃柏,知母,川連,山藥,山萸,甘草(生),天冬,枸杞

養脾之精方

白朮,蓮肉,歸身(各一錢),山藥,人參,扁豆(各八分),葛根,橘紅(各五分),甘草(炙),藿香(各三分),五味(七粒)

白話文:

壯水主方用當歸、白芍、生地、黃柏、知母、川連、山藥、山萸、生甘草、天冬、枸杞。

養脾之精方用白朮、蓮肉、歸身、山藥、人參、扁豆、葛根、橘紅、炙甘草、藿香、五味子。

生血潤燥湯

天冬,川歸,生地,熟地,黃耆,麥冬(各一錢),五味(九粒),片芩,瓜蔞,桃仁(各五分),紅花,升麻(各三分)

大便燥結,加麻仁、郁李仁各一錢;肺熱有氣息,加紫菀茸八分。

瓊脂膏,治血虛皮膚枯燥及消渴等症。

白話文:

生血潤燥湯由天冬、川歸、生地、熟地、黃耆、麥冬、五味子、片芩、瓜蔞、桃仁、紅花、升麻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血虛津虧、皮膚乾燥、大便秘結等症。若大便燥結,可加麻仁、郁李仁;若肺熱有氣息,可加紫菀茸。瓊脂膏則是用於治療血虛皮膚枯燥及消渴等症。

生地(二十斤,洗淨搗汁去渣),鹿角膠(一斤),酥合油(一斤),白沙蜜(二斤,煉一二沸,去面上沫),生薑(二兩,搗汁)

上先文武火熬地黃汁數沸,紗絹濾,取淨汁再熬二十餘沸,下鹿角膠,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候稠如餳,以磁器收貯,空心溫酒調下二三匙。

天冬膏,治血虛肺燥,皮膚折裂,及肺痿咳吐膿血。

天冬新掘者,不拘多少,洗淨去皮心,細搗絞取汁,澄清濾去渣,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空心水下一二匙。

白話文:

【生地膏】,用於治療血虛肺燥、皮膚乾裂及肺痿咳嗽吐膿血等症狀。

所需材料:

  • 生地(二十斤,清洗乾淨後搗成汁,然後過濾掉渣)
  • 鹿角膠(一斤)
  • 酥合油(一斤)
  • 白沙蜜(二斤,煉至二次沸騰,去除表面的泡沫)
  • 生薑(二兩,搗成汁)

製法:

  1. 先用文武火熬煮生地汁數次沸騰,用紗絹過濾,取得純淨的汁液,再熬煮二十餘次沸騰。
  2. 加入鹿角膠,接著加入酥油和蜜,一起慢火煎煮很久,直到稠度如同凝脂。
  3. 將混合物倒入瓷器中保存,空腹時用溫熱的酒調和服用二三匙。

【天冬膏】,用於治療血虛肺燥、皮膚乾裂以及肺痿咳嗽吐膿血等症狀。

所需材料:

  • 天冬(不限量,清洗乾淨後去掉皮和心,細碎搗碎絞出汁液,澄清後過濾掉渣)
  • 砂鍋(文武火熬煮成膏)

用法:

  1. 早晨空腹時,用水送服天冬膏一兩匙。

當歸潤燥湯,治小便頻多,大便秘結,兼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見浮雲。

細辛(二分),生甘草,炙甘草,熟地(各三分),柴胡(七分),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泥,當歸,麻仁,防風,荊芥穗(各一錢),杏仁(八分),紅花(少許),升麻(一錢五分),川椒(三粒)

食遠煎服,忌辛熱之物。

白話文:

這個配方是用來治療尿頻、排便困難、喜歡喝熱水、生殖器萎縮、口腔乾燥、眼睛幹癢等症狀。主要成分包括細辛、生甘草、炙甘草、熟地、柴胡、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泥、當歸、麻仁、防風、荊芥穗、杏仁和一些其他藥材。服用時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此方。

生津甘露飲,一名清涼飲。治消中,能食而形瘦,口乾舌燥,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升麻,防風,防己,生地,當歸,生甘草(炙),柴胡,羌活,黃耆,知母,黃芩,膽草,石膏,黃柏,紅花(少許),桃仁,杏仁

加酒一二匙同煎,稍熱服。

通幽湯,治大便秘結。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生地,熟地,甘草(炙,各五分),紅花(二分),升麻,桃仁泥,當歸(各一錢)

白話文:

生津甘露飲,又名清涼飲,用來治療消瘦、能吃卻身形消瘦、口乾舌燥、自汗、大便乾燥、小便頻數等症狀。藥材包括升麻、防風、防己、生地、當歸、生甘草(炙)、柴胡、羌活、黃耆、知母、黃芩、膽草、石膏、黃柏、紅花(少許)、桃仁、杏仁。將所有藥材加酒一兩匙一起煎煮,稍熱服用。

通幽湯用來治療大便秘結,由於便秘的原因在於幽門,所以用辛潤之法治療。藥材包括生地、熟地、甘草(炙,各五分)、紅花(二分)、升麻、桃仁泥、當歸(各一錢)。

潤腸丸,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結,或乾燥不通,和血潤燥。

麻仁(淨),桃仁(泡去皮尖,各一兩),當歸梢,大黃,羌活(各五錢)

上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其餘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空心下三五十丸。一方去大黃、桃仁、羌活,加枳殼、陳皮、郁李仁,老年虛弱服之,不損中氣。

白話文:

潤腸丸

功效: 治療脾胃積熱,導致大便秘結、乾燥不通,以及血燥等症狀。

藥材:

  • 麻仁(淨):一兩
  • 桃仁(泡去皮尖):一兩
  • 當歸梢:五錢
  • 大黃:五錢
  • 羌活:五錢

製作方法:

  1. 將麻仁、桃仁分別研磨成泥狀。
  2. 將其餘藥材研磨成細粉。
  3. 將細粉與麻仁泥、桃仁泥混合,用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空腹服用,每次三、五十丸。

另一方:

  • 去除大黃、桃仁、羌活。
  • 加入枳殼、陳皮、郁李仁。

適用人群: 年老體虛者服用,不傷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