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八(貞集) (14)

回本書目錄

卷八(貞集) (14)

1. 產後諸證(六十六)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數,皆死。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豈得不死?此亦大概言之,嘗見產後亦有脈洪數而生者。

新產傷陰,出血不止,尺脈不能上關者,死。

白話文:

朱丹溪說:產婦生產前脈象細小,生產後脈象變得洪大且快速,這都是會死的徵兆。他又說:產婦生產前脈象應該是洪大且快速,如果生產後脈象仍然洪大且快速,怎麼可能不死呢?這也是大概來說的,我曾經看過有些產婦生產後脈象洪大且快速,卻活下來的。

剛生產完的產婦因為傷了陰血,導致出血不止,如果尺脈無法上達到關脈的部位,就會死亡。

2. 產後諸方

嚴氏清魂散,治產後血暈,不省人事。

澤蘭葉,人參(各一兩),荊芥穗(四兩),川芎(二兩),甘草(八錢)

共為末,溫酒入童便調下。更用破漆器燒煙薰之,頻置醋炭,更服此藥。

愈風湯,治產後中風,口噤,牙關緊急,手足瘈瘲,角弓反張。

荊芥穗,川當歸

各等分為末,用黑豆炒焦,淋酒調下,或童便亦可。

治產後乳汁不通方

通草(七分),瞿麥,柴胡,花粉(各一錢),桔梗,青皮,白芷,木通,赤芍,連翹,甘草(各五分)

水煎,食後緩緩飲下,更手摩乳房。

又方當歸補血湯加蔥白,治產後無乳。

當歸(三錢),黃耆(一兩),蔥白

共水煎服。

人參當歸散,治產後失血過多,血少則陰虛,陰虛生內熱,令人心煩短氣,自汗頭疼。

熟地,人參,當歸,肉桂,麥冬,白芍

加淡竹葉、生薑煎服。

當歸黃耆湯,治失血過多,腰痛,身熱,自汗。

歸身(三錢),黃耆(二錢),白芍(一錢五分)

加姜三片,煎服。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疼痛欲死,及兒枕作痛。

蒲黃,五靈脂

二味為末,白湯下。

三聖散,治兒枕痛。

當歸,肉桂,玄胡

抵聖湯,治產後血氣傷於脾胃,腹脅滿脹,嘔逆噁心。

赤芍,半夏,陳皮,人參,澤蘭葉(各二錢),甘草

加姜煎服。

獨參湯,治產後血暈,不省人事。

人參(一兩)

水一升,煎半升,溫服。身熱氣急者,加童便一盅;身寒氣弱者,加附子三錢。

黃耆湯,治產後虛汗不止。

黃耆(二錢),白朮,防風,熟地,茯苓,麥冬,炙甘草,牡蠣粉(各五分)

加大棗一枚,煎服。

增減四物湯,治產後陰虛發熱,晝則明瞭,夜則寒熱。

川歸,川芎,生地,柴胡

定痛散,治產後惡血不盡,腹中作痛。

當歸,白芍(各二錢),肉桂(五分),五靈脂(一錢)

加姜三片,水酒各半,煎服。

麻仁丸,治產後大便秘結。

麻仁,枳殼,人參,大黃,當歸

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白湯下二十丸,以便潤為度。

豬腎湯,治產後虛羸喘乏,乍寒乍熱,病如瘧狀,名曰褥勞。

豬腎(一具),白糯米(一合),淡豉(半合),蔥白(十根),人參,川歸(各二錢)

黑神散,治胎死腹中,難產,經日而死者。法以產婦舌頭青黑為驗。

熟地,炒蒲黃,炒黑乾薑,當歸,白芍,桂心(各二兩),炙甘草(三錢),黑豆(炒去皮,二合半)

共為末,每服二錢,童便和酒調下。此方更治胎衣不下,產難血暈,兒枕疼痛,乍見鬼神等證。

又方,治死胎不下。其症指甲青、舌青、眼閉,甚者口中作屎臭。

先以平胃散一帖,作二服,每服酒水各一盅,同煎至一盅;再以朴硝半兩,研細投入,煎三五沸,傾出候溫,服盡,其胎即化為水。倘非死胎,不必用朴硝;骨縫未開者,加川芎二錢。

白話文:

[產後各種治療方法]

  • [嚴氏清魂散]:用於治療產後因失血過多導致的暈眩,甚至失去意識的情況。澤蘭葉、人參(各30克)、荊芥穗(120克)、川芎(60克)、甘草(24克)。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溫酒加入孩童尿液調勻服用。同時,使用破損的漆器燒煙薰蒸,並持續加熱醋炭,配合此藥物服用。

  • [愈風湯]:針對產後風濕,嘴巴無法張開,牙關緊閉,手腳抽搐,背部肌肉緊繃的症狀。荊芥穗、川當歸。兩者等量磨成粉末,用炒焦的黑豆淋上酒調勻服用,或者用孩童尿液也可以。

  • [產後乳汁不通的治療方法]:通草(約2.5克)、瞿麥、柴胡、花粉(各3克)、桔梗、青皮、白芷、木通、赤芍、連翹、甘草(各1.5克)。用水煎煮,飯後慢慢飲用,同時用手按摩乳房。

  • [另一方當歸補血湯加蔥白]:用於產後母乳不足的情況。當歸(9克)、黃耆(30克)、蔥白。一起用水煎煮服用。

  • [人參當歸散]:針對產後失血過多,血量減少導致陰虛,進而產生內熱,引起心煩、呼吸短促、自汗、頭痛等問題。熟地、人參、當歸、肉桂、麥冬、白芍。添加淡竹葉、生薑煎煮服用。

  • [當歸黃耆湯]:處理失血過多,腰部疼痛,身體發熱,自汗的問題。當歸(9克)、黃耆(6克)、白芍(4.5克)。添加三片薑,煎煮服用。

  • [失笑散]:解決產後心腹部劇烈疼痛,以及分娩後的疼痛。蒲黃、五靈脂。兩種藥材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

  • [三聖散]:針對分娩後的疼痛。

  • [抵聖湯]:處理產後血氣對脾胃的傷害,腹部脹滿,嘔吐,噁心等問題。赤芍、半夏、陳皮、人參、澤蘭葉(各6克)、甘草。添加薑煎煮服用。

  • [獨參湯]:針對產後因失血過多導致的暈眩,甚至失去意識的情況。人參(30克)。用水一公升,煎煮至剩半公升,溫熱服用。如果身體發熱、呼吸急促,可添加孩童尿液一杯;若身體寒冷、氣息微弱,可添加附子9克。

  • [黃耆湯]:處理產後虛弱,汗水不斷的問題。黃耆(6克)、白朮、防風、熟地、茯苓、麥冬、炙甘草、牡蠣粉(各1.5克)。添加一枚大棗,煎煮服用。

  • [增減四物湯]:針對產後陰虛導致的發熱,白天清醒,夜晚寒熱交加。

  • [定痛散]:處理產後殘留惡血,腹部疼痛。當歸、白芍(各6克)、肉桂(1.5克)、五靈脂(3克)。添加三片薑,水酒各半,煎煮服用。

  • [麻仁丸]:針對產後大便祕結。麻仁、枳殼、人參、大黃、當歸。等量磨成粉末,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粒,以排便順暢為準。

  • [豬腎湯]:處理產後虛弱喘息,忽冷忽熱,病情類似瘧疾,稱為褥勞。

  • [黑神散]:處理胎兒死亡於子宮中,難產,長時間未能分娩的情況。熟地、炒蒲黃、炒黑乾薑、當歸、白芍、桂心(各60克)、炙甘草(9克)、黑豆(炒去皮,75克)。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孩童尿液和酒調勻服用。此方還能處理胎盤未排出,分娩困難,分娩後暈眩,分娩後的疼痛,突然看到鬼神等症狀。

  • [另一方]:處理胎兒死亡未能排出。症狀包括指甲青、舌青、眼睛閉合,嚴重時口中會散發類似糞便的臭味。

先用一帖平胃散,分成兩次服用,每次用酒和水各一杯,共同煎煮至一杯;再添加朴硝15克,細碎後投入,煎煮三到五次沸騰,待溫後服用,胎兒將化為水。如果不是死胎,不必使用朴硝;若骨縫尚未完全打開,可添加川芎6克。

  • [產後腹瀉的治療方法]:這是由於脾胃中有積血所導致。蒼朮、白朮、赤茯、白茯、桃仁。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