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八(貞集)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八(貞集) (12)

1. 胎前諸方

枳殼(五兩),粉甘草(一兩五錢),香附子(一兩)

上末,空心沸湯下二錢,日三服。加炒糯米為末同服,更補元氣。

安胎方,治因有所傷,胎動痛不可忍。

用連皮宿砂仁,不拘多少,炒黑去皮為末,酒下。

治胞衣不下

用荷葉水,醋煎湯,調伏龍肝末,澄清服之,立下。

治子宮不收

用舊爛網巾,不要水洗,就連汗垢火煅存性,空心酒下一錢,二三次即收。

治生產用力,或生婆入手抓破尿胞。

用豚豬尿胞一個,盛糯米在內,再裝入健豬肚內,煮極爛食之。連食二三個即愈。

胎漏驗方

四物加阿膠、白朮、條芩、砂仁、陳皮、紫蘇、升麻、甘草。

催生方

當歸,川芎,枳殼,滑石

束胎丸,娠婦七八個月上,服此令胎氣斂束,產時易下。

白朮(二兩),茯苓(七錢五分),陳皮(三兩,不見火),黃芩(夏一兩,冬五錢,春秋七錢)

半夏茯茯湯,娠婦惡阻者,此方主之。

半夏,生薑(各三十銖),乾地黃,茯苓(各十八銖),旋覆花,白芍,人參,川芎,細辛,橘皮,甘草,桔梗(各十二銖)

橘皮湯,娠婦嘔吐不下食者,此方主之。

橘皮,竹茹,人參,白朮(各十八銖),厚朴(十二銖),生薑(二兩)

膠艾湯,治胎漏不安。

熟地,艾葉,當歸,川芎,阿膠(炒成珠。各五分),炙甘草(五分),黃耆(二分)

砂仁蔥白湯,治娠婦腹痛,因氣血滯澀者。

砂仁(一錢,捶碎),蔥白(十根)

煎湯吞下。

犀角散,治子煩。

生犀角,地骨皮,麥冬,赤茯苓,條芩,生甘草

四物湯加芩連生薑半夏方,治子癇。

紫蘇飲,治子懸。

蘇葉,人參,陳皮(去白),大腹皮(黑豆汁洗過),歸尾,川芎,粉草,白芍(酒炒)

地膚草湯,治子淋。

地膚草(四兩)

水四升,煎二升,分三服。取自然汁服亦可。

冬葵子湯,亦治子淋。

冬葵子(略炒),柴胡,桑白皮,赤茯苓,赤芍,川歸(各等分)

木通散,治娠婦身體浮腫,四肢脹急,小便不利。

木通,蘇葉,香葇,桑皮(各一錢),枳殼,檳榔,條芩(各五分),木香,訶子皮(各三分)

白話文:

產前諸方

枳殼散

將枳殼五兩、粉甘草一兩五錢、香附子一兩,全部磨成粉末。每天早上空腹時,用滾燙的開水沖服二錢,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加入炒過的糯米粉一起服用,更能補足元氣。

安胎方

治療因為受到損傷而導致胎動劇烈、疼痛難忍的情況。

使用連皮的陳年砂仁,用量不拘,炒黑後去皮磨成粉末,用酒送服。

治胞衣不下

治療胎盤無法順利產出的情況。

用荷葉水,加入醋一起煎煮成湯,再調入伏龍肝粉末,澄清後服用,胎盤就會立刻排出。

治子宮不收縮

治療產後子宮無法收縮的情況。

用舊的爛網巾,不要用水洗,直接連同汗垢一起用火燒成灰,空腹時用酒送服一錢,服用兩三次就會使子宮收縮。

治生產用力,或被接生婆抓傷膀胱

治療生產用力過度,或是被接生婆不小心抓傷膀胱的情況。

用一個豬的膀胱,裡面裝入糯米,再將整個膀胱放入一個健康的豬肚內,一起煮到非常軟爛後食用。連續食用兩三個就能痊癒。

胎漏驗方

治療懷孕期間出血的狀況。

使用四物湯,加入阿膠、白朮、黃芩、砂仁、陳皮、紫蘇、升麻、甘草。

催生方

用於催生。

使用當歸、川芎、枳殼、滑石。

束胎丸

懷孕七八個月以上的孕婦服用,可以讓胎氣收斂,生產時更容易順利產出。

使用白朮二兩、茯苓七錢五分、陳皮三兩(不經火烤)、黃芩(夏天用一兩,冬天用五錢,春秋用七錢)。

半夏茯苓湯

治療懷孕期間出現孕吐的狀況。

使用半夏、生薑(各三十銖),乾地黃、茯苓(各十八銖),旋覆花、白芍、人參、川芎、細辛、橘皮、甘草、桔梗(各十二銖)。

橘皮湯

治療懷孕期間嘔吐、食慾不振的狀況。

使用橘皮、竹茹、人參、白朮(各十八銖),厚朴(十二銖),生薑(二兩)。

膠艾湯

治療懷孕期間出血、胎動不安的狀況。

使用熟地、艾葉、當歸、川芎、阿膠(炒成珠,各五分),炙甘草(五分),黃耆(二分)。

砂仁蔥白湯

治療懷孕期間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腹痛。

使用砂仁(一錢,搗碎)、蔥白(十根),煎湯後服用。

犀角散

治療懷孕期間心煩意亂。

使用生犀角、地骨皮、麥冬、赤茯苓、黃芩、生甘草。

四物湯加芩連生薑半夏方

治療子癇(妊娠毒血症)。

紫蘇飲

治療子懸(妊娠期胸腹脹痛)。

使用紫蘇葉、人參、陳皮(去白)、大腹皮(用黑豆汁洗過)、當歸尾、川芎、甘草粉、白芍(用酒炒過)。

地膚草湯

治療懷孕期間小便淋漓不暢。

使用地膚草(四兩),用水四升煎煮成二升,分三次服用。也可以直接取自然汁服用。

冬葵子湯

也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小便淋漓不暢。

使用冬葵子(略炒)、柴胡、桑白皮、赤茯苓、赤芍、川歸(各等分)。

木通散

治療孕婦身體浮腫、四肢脹痛、小便不暢。

使用木通、蘇葉、香薷、桑皮(各一錢),枳殼、檳榔、黃芩(各五分),木香、訶子皮(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