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八(貞集)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八(貞集) (11)

1. 胎前諸方

治娠婦通用,,養血清熱健脾主方,。

白朮,山藥,白芍,川歸(各八分),蓮肉(一錢),條芩(七分),知母(六分),川芎,熟地(各五分),生甘草(三分),益母草(一分)

益母草丸,治女人赤白帶下,胎前產後,一切諸症。

益母草一物,勿犯鐵器,為末蜜丸彈子大,熱酒加童便化下一丸。

固胎飲,治胎氣不安,或腹微痛,或飲食不美,或腰間作痛,宜服數劑。

白朮,當歸,白芍,熟地(各一錢),人參,川芎,條芩,陳皮(各五分),甘草,砂仁,紫蘇(各三分)

加姜三片,煎服。

安胎丸

白朮,條芩

等分為末,粥丸。清米湯下二三錢。

十全保胎丸

杜仲(薑汁炒八兩),續斷(酒炒一兩)

蜜丸梧子大,或山藥末打糊丸,白湯下二三錢。

加減四物湯,治胎漏,屬氣虛有熱。

本方加阿膠、白朮、條芩、砂仁、香附,甚加人參。

治漏胎下血

條芩(五錢),白朮(一兩),砂仁(二錢),阿膠(三錢)

上末,艾湯調下二錢,或水煎亦可。

用效心腹諸痛方,治娠婦觸動胎元,痛不可忍,及胎漏下血。

白芍(一錢),白朮,條芩,川芎(各八分),陳皮(七分),玄胡(五分),砂仁(有火者少用)

又方,治娠婦失跌,腹痛胎動。

白朮,陳皮,條芩,川芎,白芍,甘草,砂仁

達生散,一名束胎散。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紫蘇(各五分),白朮,白芍,歸尾(各一錢),甘草(二錢)

加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或加枳殼、砂仁。

全生白朮散,治子腫。

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茯苓(各五錢)

上末,米飲下。《指迷方》用茯苓皮、桑皮去白朮。

四物湯(見中風),治子煩。

本方加麥冬、知母、山梔、條芩。

羚羊角散,治子癇。

羚角,獨活,棗仁,五加皮(各八分),米仁,防風,川歸,川芎(各四分),茯神,杏仁(各四分),木香,甘草(各三分)

加薑、蔥煎服。一方加山梔、黃芩、香附。

八物湯(見中風),治子暈。

本方加香附、陳皮。

治惡阻用效方

白朮,半夏(各八分。月數少者用貝母),茯苓(一錢),陳皮(七分),條芩,藿香(各六分),竹茹,歸身,枇杷葉(各五分),升麻(二分)

治小產後心腹疼痛方

當歸,白芍,川芎,熟地(各一錢),玄胡(七分),桃仁,紅花(各二分),香附,青皮,丹皮,澤蘭葉(各五分)

加童便、酒各半盅,衝入溫服。

芎歸湯,一名佛手散。治娠婦跌僕,子死腹中,惡露妄下,疼痛不止。又治臨產難生,胞衣不下,及產後血暈,不省人事諸症。

川芎,當歸

加柘樹葉。

枳殼散,治娠婦八九個月後,胎氣壅塞,常宜服之。滑胎易產,安和子臟,益血舒氣。

白話文:

胎前諸方

治療孕婦普遍適用的方劑,主要功效是養血、清熱、健脾。

【養血清熱健脾主方】白朮、山藥、白芍、川芎、熟地、生甘草、益母草各適量。

【益母草丸】治療婦女赤白帶下、孕期及產後各種疾病。益母草製成蜜丸,用熱酒加童尿送服。

【固胎飲】治療胎氣不安,或腹部微痛,或飲食不佳,或腰痛。

【安胎丸】白朮、黃芩等量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十全保胎丸】杜仲(薑汁炒)、續斷(酒炒)製成蜜丸或山藥糊丸,用白開水送服。

【加減四物湯】治療胎漏,氣虛夾熱者。在四物湯基礎上加阿膠、白朮、黃芩、砂仁、香附,嚴重者加人參。

【治漏胎下血方】黃芩、白朮、砂仁、阿膠等藥材研末,用艾葉水或開水送服。

【用效心腹諸痛方】治療孕婦因受驚嚇而導致胎元受損,疼痛難忍,以及胎漏下血。

【又一方】治療孕婦跌倒後腹痛、胎動不安。

【達生散】又名束胎散。治療妊娠期諸症。

【全生白朮散】治療妊娠期水腫。

【四物湯加味】治療妊娠期煩躁。在四物湯基礎上加麥冬、知母、山梔、黃芩。

【羚羊角散】治療妊娠期子癇。

【八物湯加味】治療妊娠期暈眩。在八物湯基礎上加香附、陳皮。

【治惡阻用效方】治療妊娠嘔吐。

【治小產後心腹疼痛方】治療小產後心腹疼痛。

【芎歸湯】又名佛手散。治療孕婦跌倒、胎死腹中、惡露不止、疼痛難忍;也治療難產、胎盤不下、產後血暈昏迷等症。

【枳殼散】治療妊娠後期胎氣壅塞,也可用於安胎、益血、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