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六(利集) (6)
卷六(利集) (6)
1. 痛風方
通治痛風方,治上中下痛風。
黃連,蒼朮,南星(各二兩),神麯,臺芎(各一兩),防己,白芷,桃仁(各五錢),桂枝,咸靈仙,羌活(各三錢),膽草(錢半),酒紅花(錢半)
神麯糊丸梧子大,空心下五六十丸。
獨活寄生湯(見腰痛),治感冒風濕致痿痹,兩足緩縱,軟弱不仁,肝腎虛弱。
舒筋湯,治臂痛不能舉動,氣血凝滯,經絡不行所致。一名通氣飲子,一名五痹湯。
片子薑黃(二錢),羌活,甘草(各五分),當歸(去首),海桐皮(去外皮),赤芍,白朮(各一錢)
加姜煎,去渣,磨沉香少許入內,溫服。凡腰以上痛者,食後服;腰以下痛者,食前服。
臂痛方,上焦濕熱,橫行經絡中作痛。
蒼朮(一錢六分),半夏,南星,白朮,酒芩,香附(各一錢),陳皮,茯苓(各五分),靈仙(三錢),甘草(二分)
一方加羌活一錢,姜三片。
治肢節腫痛方,痛屬火,腫屬濕,兼受風寒而發動於經絡之中,濕熱流注於肢節間而作痛。
麻黃,赤芍(各一錢),防風,荊芥,羌活,獨活,白芷,蒼朮,靈仙,片芩,枳實,桔梗,葛根,川芎(各五分),甘草,歸梢,升麻
下焦加酒柏,婦人加酒紅花,腫多加檳榔、大腹皮、澤瀉,定痛加沒藥一錢。
大羌活湯,治風濕相搏,肢節疼痛。
羌活,升麻,獨活(各七分),蒼朮,白朮,防己,川歸,茯苓,澤瀉,靈仙(各五分)
空心溫服。
定痛丸,治一切風濕痛。
乳香,沒藥,金星草,地龍(去土炒),木鱉子,五靈脂
各等分,蜜丸彈子大,溫酒下一丸。
二妙散,治下焦足膝濕熱成痛。
黃柏(十二兩,酒浸),蒼朮(四兩,米泔浸,春秋二宿,冬三宿,夏一宿)
上二味為末,入薑汁調二三錢,或蒸餅丸,鹽湯下亦可。
二味皆有雄壯之氣。表實氣實者,加酒少許佐之;有氣加氣藥,血加血藥,痛甚者加薑汁熱服。
加味二陳湯(見中風),治臂痛。
本方加酒芩、羌活、靈仙,入姜煎,熱服。
趕痛湯,瘀血濕痰蓄於筋節之間而作痛者治之。
乳香,沒藥,地龍(酒炒),香附(便浸),紅花(酒洗),桃仁,甘草節牛膝(酒浸),川歸,羌活,五靈脂(酒淘去土)
肢節之間,筋骨之會,空竅之所也,故邪易居之。是方也,桃仁、紅花、牛膝、當歸養血而活血也;乳香、沒藥、五靈脂散結而定痛也;羌活所以驅風,香附所以理郁,地龍者濕土所化之物,同類相從,故能入濕邪所聚之區;甘草節者,取其性平,和榮衛而緩急痛之勢也。肢節沉重為濕痰,晚間病重為瘀血。
桑枝煎,諸痛風症,服此方良。
桑枝一小升,細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熬取二升,一日服盡。
白話文:
痛風方
通治痛風方: 治療上、中、下三焦的痛風。
黃連、蒼朮、南星(各2兩)、神麴、川芎(各1兩)、防己、白芷、桃仁(各5錢)、桂枝、淫羊藿、羌活(各3錢)、膽草(1.5錢)、紅花(1.5錢)。 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服用50-60丸。
獨活寄生湯: (詳見腰痛治療部分),治療感冒風濕引起的痿痹,兩足發軟無力,感覺遲鈍,肝腎虛弱。
舒筋湯: 治療手臂疼痛,無法抬起,因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致。也稱通氣飲子、五痹湯。
片姜黃(2錢)、羌活、甘草(各0.5錢)、當歸(去頭)、海桐皮(去外皮)、赤芍、白朮(各1錢)。 加薑煎煮,去渣,加入少許研磨的沉香,溫服。腰部以上疼痛者飯後服用,腰部以下疼痛者飯前服用。
臂痛方: 治療上焦濕熱,橫行經絡導致的疼痛。
蒼朮(1.6錢)、半夏、南星、白朮、黃芩(酒制)、香附(各1錢)、陳皮、茯苓(各0.5錢)、淫羊藿(3錢)、甘草(0.2錢)。 一方可加羌活1錢,生薑3片。
治肢節腫痛方: 治療痛屬火邪,腫屬濕邪,兼受風寒,經絡受阻,濕熱流注肢節而引起的疼痛。
麻黃、赤芍(各1錢)、防風、荊芥、羌活、獨活、白芷、蒼朮、淫羊藿、黃芩(片)、枳實、桔梗、葛根、川芎(各0.5錢)、甘草、當歸尾、升麻。 下焦虛寒者加酒制柏子仁,婦女加酒制紅花,腫脹明顯者加檳榔、大腹皮、澤瀉,疼痛劇烈者加沒藥1錢。
大羌活湯: 治療風濕交邪,肢節疼痛。
羌活、升麻、獨活(各0.7錢)、蒼朮、白朮、防己、當歸、茯苓、澤瀉、淫羊藿(各0.5錢)。 空腹溫服。
定痛丸: 治療各種風濕痛。
乳香、沒藥、金星草、地龍(去土炒)、木鱉子、五靈脂,等量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蜜丸,溫酒送服一丸。
二妙散: 治療下焦足膝濕熱引起的疼痛。
黃柏(12兩,酒浸)、蒼朮(4兩,米泔水浸泡,春秋浸泡兩宿,冬季三宿,夏季一宿)。 將兩味藥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每次服用2-3錢,也可以做成蒸餅丸,用鹽湯送服。 兩味藥都具有雄壯的藥性。 表實氣實者,加少量酒;氣虛者加補氣藥,血虛者加補血藥,疼痛劇烈者加薑汁熱服。
加味二陳湯: (詳見中風治療部分),治療臂痛。 本方加酒制黃芩、羌活、淫羊藿,加薑煎煮,熱服。
趕痛湯: 治療瘀血濕痰蓄積於筋節之間引起的疼痛。
乳香、沒藥、地龍(酒炒)、香附(酒浸)、紅花(酒洗)、桃仁、甘草、牛膝(酒浸)、川芎、羌活、五靈脂(酒淘去土)。 肢節、筋骨交接處、空竅部位,邪氣容易停留,此方中,桃仁、紅花、牛膝、當歸養血活血;乳香、沒藥、五靈脂散結止痛;羌活祛風,香附理氣,地龍為濕土所化之物,同類相從,故能祛除濕邪;甘草性平,調和營衛,緩解疼痛。肢節沉重為濕痰,夜晚病情加重為瘀血。
桑枝煎: 治療各種痛風,服用此方效果良好。
桑枝一小升,切碎炒香,加水三大升,煎煮至二升,一日服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