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八·本草(下) (28)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本草(下) (28)

1. 四七一、人牙

(味鹹溫,有毒,火煅研,調酒服。)齒牙,腎之標,骨之餘也。治勞(腎虧。)除瘧,托痘瘡倒黶。(欲其入腎攻毒,蓋劫劑也。若氣虛色白,毒伏在心,癢塌無膿,及紫泡熱痱之症,只宜補虛解毒,不得誤用。)凡痘瘡黑陷,咬牙,止用一二釐,(或少加麝。)蓋性烈,恐發表太過,不得已而投之可也。

人津沫,精氣所化。於五更時塗腫即消。拭目去障。咽于丹田,制火固精,輕身延年。(仙家以千口水成活字,誠不死之方。)

白話文:

【四七一、人牙】

(味道鹹且性溫,含有毒性,需經火煅燒研磨成粉,再調和酒服用。)牙齒是腎臟的表徵,也是骨骼的延伸。能治療勞損(腎虧)。除去瘧疾,幫助痘瘡癒合,防止痘瘡倒黶。(目的是使其進入腎臟並攻擊毒素,這屬於強力藥劑。但如果患者氣虛面白,毒素潛藏在心臟,痘瘡塌陷無膿,以及有紫泡熱痱等症狀,則應採取補虛解毒的方法,不可誤用此藥。)對於痘瘡黑色凹陷,咬緊牙關的情況,僅需使用一至二釐,(或少許添加麝香。)因其性質強烈,擔心發表太過,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

人的唾液,是由精氣轉化而成。在凌晨時分塗抹於腫處即可消腫。擦拭眼睛可以去除眼障。吞嚥到丹田,能控制內火穩固精氣,使身體輕盈延長壽命。(修道之人認爲,以千口水形成活字,確是不死的祕方。)

以上就是古文中描述的人牙與人津沫的功效與使用方法的現代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