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八·本草(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本草(下) (2)

1. 三五八、銀硃

(辛溫有毒。)能療瘡癬惡毒,殺諸蟲蚤蝨。惟燒煙燻之,或以棗肉拌煙擦之,其效尤捷。(用銀硃鋪於草紙上,轉筒燃之,上以濕碗覆之,空二分,煙垂於碗,可掃而收之。)

白話文:

(銀硃性質辛辣溫熱,但有毒性。)它能夠治療嚴重的皮膚病,如瘡癬,並能消滅各種寄生蟲,如跳蚤和蝨子。使用方法主要是燒煙燻烤,或者將銀硃與棗肉混合後燒煙擦拭患處,這樣的效果更為迅速且顯著。(一種製作銀硃煙的方法是:將銀硃鋪在草紙上,捲成筒狀點燃,然後用一個濕潤的碗倒扣在上面,留出一點空隙讓煙霧聚集在碗底,之後就可以將這些煙灰收集起來使用。)

2. 三五九、鐵

(味辛平,入心、肝二經。)鎮心平肝,定驚療狂,諸藥多忌之。(補腎藥尤忌之。)治打傷血凝骨節,(酒煎服。)開耳聾。(外塞瓷石,內以酒煎服。)

煅時砧上打落者,名鐵落,(治癲。)療胸膈以及皮膚濕熱諸瘡為患。

器物生衣者,名鐵鏽,散疔瘡神效,(疔由肝經風熱,此能平肝。)疥癬能痊。(油調塗之。)

針砂,散癭瘤,(醋調敷。)烏鬚髮。畏瓷石、皂莢。(皂莢木作薪,則釜易裂。)其能治諸症,大抵借金氣以平肝,墜下解毒而已。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鐵在中醫學上的應用。內容如下:

鐵的味道辛平,主要影響心臟和肝臟。它可以鎮靜心神、平肝安神,用於治療驚嚇和精神失常的情況,但許多藥物都需避免與鐵同用,特別是補腎的藥物更應禁忌。鐵可用來治療打傷後血液凝固在骨頭關節,通常會以酒煎煮服用。此外,鐵還可以幫助改善聽力,使用方法是在耳朵外部塞入瓷石,內部則以酒煎煮服用。

在鐵鍛造過程中,從砧上掉落的鐵塊稱為「鐵落」,主要用於治療癲癇。鐵落對於治療胸膈及皮膚濕熱所導致的各種瘡痛有很好的效果。

鐵製器具表面生成的銹稱為「鐵鏽」,對於治療疔瘡有神奇的效果,因為疔瘡通常是由肝臟風熱所引起,而鐵鏽能平肝。鐵鏽也能治療疥癬,通常以油調和後塗抹。

針砂則能分散癭瘤,使用時需以醋調和後敷用,同時它還能使頭髮變黑。然而,針砂不能與瓷石或皁莢一起使用,若以皁莢木作為柴火,可能會使鍋具容易破裂。鐵之所以能治療各種疾病,主要是藉由金屬的特性來平肝,並有向下沉降和解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