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3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本草(上) (36)

1. 一五三、茜草

(亦名過山龍。味苦酸,微寒,入心包、肝二經。忌鐵。)色赤入榮,血中要藥。其性涼,故止動血。治勞傷吐衄時來,虛熱崩漏不止。其味苦,故行滯血,療乳癰、跌撲血凝,消瘀通經。(酒煎一兩,通經甚效。)若氣虛脾寒及血少者,勿用,(氣虛不能攝血,脾虛不能統血。)以苦寒傷胃也。

白話文:

茜草,又稱為過山龍,其味道苦酸,性質微寒,主要影響心包與肝臟兩個部位。使用時應避免與鐵器接觸。

茜草顏色深紅,是血液相關疾病的關鍵藥材。由於它性質偏涼,所以能有效控制出血狀況。適用於治療因勞累受傷導致的吐血或鼻血,以及因虛弱和熱氣過盛所引起的崩漏不止。

因為茜草味道苦澀,所以能促進血液循環,對乳腺炎、跌打損傷後血液凝固,以及消除瘀血、疏通經絡有良好效果。(若以酒煎煮茜草約一兩,對於疏通經絡效果尤佳。)

然而,若是氣虛脾寒或是血液量少的人,應避免使用茜草,因為氣虛者無法有效控制血液,脾虛者則無法妥善管理血液。(茜草的苦寒性質會傷害胃部。)

2. 一五四、海藻

(味苦鹹寒,入腎經。反甘草。)咸潤下而軟堅,寒行水以泄熱。消瘰癧、癭瘤、陰㿉、結核、(腹病曰疝,凡病曰㿉。音頹。)一切堅聚,(咸以軟堅。)通癃閉,除水腫。(行十二經之濕邪。)略洗鹹水用。(其用在咸,不得過洗。)

白話文:

(海藻的味道是苦且鹹,性質偏寒,主要影響腎臟。與甘草相剋。)它的鹹味能潤滑並軟化硬塊,寒性則能幫助排泄體內多餘的水分及降低體溫。可以消除淋巴結核、甲狀腺腫大、疝氣、各種結節,以及身體各部位的硬塊,(鹹味有助於軟化硬塊。)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腫。(能排出身體十二經絡中的濕氣。)使用時只需簡單清洗,保留其鹹味。(因為其療效就在鹹味上,所以不能過度清洗。)

3. 一五五、海帶

下水消癭,功同海藻,而多用可以催生。

白話文:

海帶能幫助排水並消除頸部腫塊,其功效與海藻相同,而且大量使用還能夠促進生產。

4. 一五六、昆布

破頑痰、結氣,消水腫、瘰癧、陰㿉、噎膈。(含之咽汁。)按昆布之性雄於海藻,若多服,令人瘦削。

白話文:

[一五六、昆布]

能破解頑固的痰、結滯的氣,消除水腫、淋巴結核、疝氣、吞嚥困難等症狀。(可以含在口中慢慢吞下汁液。)昆布的藥性比海藻強烈,但如果服用過量,可能會讓人體重減輕,身形削瘦。

[156、昆布]

能夠幫助化解頑固的痰和身體裡的氣結,對於消除水腫、淋巴結核、疝氣、吞嚥困難等疾病有療效。(可以將其含在口中,讓其汁液慢慢被吞下。)昆布的藥效比海藻更強,但若服用太多,可能會導致人體重下降,身形變得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