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本草(上) (10)

1. 三十二、桔梗

(味苦辛微涼,入肺經,兼入心胃二經。畏白芨、膽草。)開提氣血,表散寒邪,能退肺熱,清利頭目。(引藥上行。)治痰壅、喘促、鼻塞、(肺氣滯也。)喉痹、咽痛、(心火。)口瘡、齒痛、(胃火。)肺癰、乾咳、(肺火。)胸痛、(火鬱上焦。)下痢、腹痛、腸鳴、腹滿,(肺火鬱於大腸。

)排膿行血,(氣暢。)下氣消痰。(肺氣清,濁氣自下行耳。)按桔梗為舟楫之劑,引諸藥上於至高之分以成功,若攻補下焦藥中,不可入也。

白話文:

【三十二、桔梗】

(其味道有點苦和辛辣,性質微涼,主要影響肺部,同時也會作用在心臟和胃。但應避免與白芨、膽草一同使用。)

桔梗能夠提升和調節氣血運行,驅除身體表面的寒氣,能減緩肺部的熱感,並有助於清潔和舒緩頭部和眼睛的不適。(可幫助藥物向上運行。)它適用於治療痰多、呼吸急促、鼻子不通、(這通常是由肺部氣滯所導致。)喉嚨腫脹、咽喉疼痛、(可能是由心臟的火氣過旺引起。)口腔潰瘍、牙齒疼痛、(可能是由於胃部的火氣過旺。)肺部感染、乾咳、(可能由於肺部火氣過旺。)胸部疼痛、(這通常是因為上半身的火氣被壓抑。)下痢、腹部疼痛、腸道鳴叫聲、腹部脹滿,(這是因為肺部的火氣在大腸中被壓抑。)

此外,桔梗還能幫助排出膿液和血液中的毒素,(使氣血運行順暢。)並有助於降低胃氣,消除痰液。(當肺部的氣血運行順暢,身體的濁氣自然會向下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桔梗就像一艘船,能帶領其他藥物到達人體最高的部位來發揮效用,但如果是要對付或補充下焦(下腹部)的藥物,就不宜加入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