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本草(上) (6)

1. 十五、五味子

(皮甘肉酸,核中苦辛,有鹹味,故名五味。蓯蓉為使,惡葳蕤。嗽藥中生用,補藥微妙,或蜜浸蒸用,俱宜捶碎。遼東肥潤色紅者佳。)收肺氣,生腎水,(肺以酸收,金旺則水生。)澀精,收汗,固腸,(酸也。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斂則腸固。)除熱,(水足。)解渴,(肺斂生津。

)益氣,(肺主氣,斂故能益。)收瞳子散大,(收耗散之氣,故能明目。)虛勞咳嗽,(肺氣咳嗽宜人參、五味。)補元陽,助命門,(溫辛。)壯筋骨。(腎足。)按五味子性主收斂,若感寒初嗽,肝旺吞酸,肺脈滑實者,禁之。

白話文:

[十五、五味子]

(五味子的皮甜、果肉酸,核中有苦和辛的味道,還帶有鹹味,因此得名五味子。它與蓯蓉搭配使用效果最佳,但與葳蕤相剋。在咳嗽藥中直接使用,作爲補藥時其效果微妙,有時會用蜂蜜浸泡後蒸煮再用,無論哪種方式,都應先將五味子搗碎。來自遼東地區、顏色紅潤且肥大的五味子品質最好。)

五味子能收斂肺氣,生髮腎水,(肺部因酸味而收斂,金旺盛則水自生。)止精液流失,止汗,穩固腸道,(因爲酸味的作用。肺部與大腸相互影響,肺部收斂則腸道穩固。)消除熱症,(腎水充足。)解渴,(肺部收斂有助於生津。)

它能增強元氣,(肺部主管氣,收斂則能增加。)縮小瞳孔散大的情況,(能收斂流失的氣,因此能明目。)對於虛勞引起的咳嗽有效,(肺氣引起的咳嗽適合用人參和五味子。)補充元陽,助於生命之門,(溫熱辛香。)強化筋骨。(腎氣充足。)

根據五味子的主要特性是收斂,如果剛開始感冒咳嗽,或者肝火旺盛導致的胃酸過多,以及肺部脈象滑實的人羣,應該避免使用。)

2. 十六、天門冬

(味甘苦大寒,入肺腎二經。地黃、貝母為使,忌鯉魚。取明亮肥大者,去心皮,酒蒸用。)清金滋水,(肺為腎母,熱退則水生。)治肺腎虛熱,定喘止嗽,解渴消痰,退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以其甘寒養陰,清金降火。)肺癰肺痿,(癰為邪實,咳吐膿血,治宜瀉火解毒。

痿為正虛,咳嗽短氣,治宜養血保肺。)療熱淋熱結、(苦寒)。骨痿。(苦能堅腎,寒去腎家濕熱。)按天門冬性寒而滑,脾寒泄瀉惡食者,忌用。

白話文:

【十六、天門冬】

(口感甘中帶苦,性質極寒,主要影響肺與腎兩個臟器。地黃和貝母是其輔助藥材,服用時應避免食用鯉魚。選用時應挑選明亮且肥大的天門冬,去除中心部分及外皮,以酒蒸煮後使用。)

它能清熱潤肺,滋補腎水,(因為肺是腎的母臟,一旦熱度消退,水分就會得到補充。)治療肺腎虛熱,平喘止咳,緩解口渴,消除痰液,減輕骨蒸勞熱、吐血、鼻出血等症狀,(這是因為其甘寒特性,能滋養陰分,清熱降火。)對肺部感染如肺癰、肺萎縮也有療效,(肺癰是由於邪氣過盛,常伴有咳血,治療上需清熱解毒。

肺萎縮則因正氣不足,常見咳嗽、呼吸困難,治療上應滋養血液,保護肺臟。)此外,還可用來治療熱淋、結石等疾病,(其苦寒特性有助於清熱。)以及骨萎等症狀。(苦味能強化腎臟,寒性則能去除腎臟中的濕熱。)

然而,天門冬性寒且滑,對於脾胃虛寒、易腹瀉或食慾不佳的人,應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