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五·婦科(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婦科(下) (17)

1. 九十三、產後小便不通或短少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產後氣虛,不能運化,故小便不通,雖通而亦短少也。勿用滲利藥,以益其虛也。又有惡露不來,閉塞水瀆,小便不通,其證小腹脹痛,乍寒乍熱,煩悶不安者是也。

益衛運化湯(新),治產後氣虛,膀胱不能運化,小便閉塞。

人參(少者,或用沙參),蜜耆(二錢),桂心(七分),麥冬,車前子(各一錢),小茴(鹽炒,五分),升麻(鹽炒,四分),茯苓(錢半),懷牛膝(八分),

水煎,頓服。

此證最急。上藥服後,用手指探喉取嘔,譬之注水之器,上竅開,則下竅自通也。恐急時無藥,用鹽二三錢炒紅至味苦,淬水一杯,味微咸,服之,亦用手指探喉取吐。有外治多方,詳載八卷小便不通門,當參閱用之。內有一妙方,用蔥數莖搗納陰戶中,外用皂角、蔥頭、王不留行各六七兩,煎水一盆,令產婦坐浸其中,熏洗小腹,熱氣內達,便即通矣。

加味五苓散,治產婦敗血閉塞水溝,小便不通。

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各一錢),桃仁(錢半),紅花(酒炒,八分),

水煎服。

二仙丹,治證同上。

瞿麥(四錢),蒲黃(二錢),

水煎服。

灸臍法,凡產後不通,蓋由平日內積冷氣,遂致產時尿胞轉動不順。用鹽填臍中,卻以蔥白剝去粗皮,二十根作一縛,切一指厚,安鹽上,用大艾揉熟,炷滿蔥餅上,以火灸之,覺熱氣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積冷者用此,所謂氣化則能出矣。

白話文:

[九十三、產後小便不順或量少]

膀胱是身體的排水器官,負責儲存和排泄體內的水分。產後因為體力消耗,身體氣血不足,導致膀胱無法正常運作,因此小便可能不暢或者量少。這種情況下不要使用利尿藥物,以免進一步耗損體力。另有可能是產後惡露未盡,堵塞了泌尿系統,造成小便不順,其症狀會伴有小腹脹痛,冷熱交替,心情煩躁。

益衛運化湯(新方),適用於產後體虛,膀胱功能不佳,小便困難的情況。

藥方包含人參(或可選用沙參)、黃耆、桂心、麥冬、車前子、小茴香、升麻、茯苓、懷牛膝等成分。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一次服用。

此病急迫,服藥後可用手指刺激喉嚨引發嘔吐,就像打開水壺的上蓋,下口自然就會通暢。若緊急時找不到藥材,可以用二三錢的鹽炒至苦味,溶於一杯水中,微鹹即可服用,同樣要刺激喉嚨引吐。另外還有許多外部治療的方法,詳細內容在第八卷的小便不通章節中有記載,可以參考使用。其中一個妙方是將幾根蔥搗碎塞入陰道,再用皁角、蔥頭、王不留行等藥材煎水一盆,讓產婦坐在水中浸泡,熱氣進入身體後,小便就能通暢。

加味五苓散,適用於產婦因瘀血堵塞,小便不順。

藥方包含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桃仁、紅花等成分。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二仙丹,適用於上述同樣的病症。

藥方包含瞿麥、蒲黃。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灸臍法,產後小便不順通常是由於體內積累的寒氣影響,使尿囊運作不順。方法是在肚臍內填滿鹽,再用二十根蔥白切成一指厚,鋪在鹽上,上面放滿熟艾,點火灸烤,當感覺到熱氣進入腹部,小便即刻就會通暢,效果神奇。對於有寒氣積聚的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有助於氣血運行,改善小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