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五·婦科(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婦科(下) (10)

1. 七十六、產後身痛

產時骨節開脹,血脈流散,遇氣衰弱者,則血多凝滯,骨節不利,筋脈不舒,故腰背不能轉側,手足不能屈伸而痛也。勿作風寒用汗之劑治之。

趨痛散,治氣虛,以致敗血凝滯經絡,而遍身疼痛。

當歸,桂心,白朮,牛膝(酒炒),黃耆(蜜炙。各錢半),獨活,生薑(各一錢),炙草,薤白(各五分),

水煎,熱服。

白茯苓散,治產後虛損,四肢疼痛,寒熱自汗,名曰褥勞。勿作傷寒,誤投汗劑。

茯苓,歸身,黃耆(蜜炙),熟地(各二錢),川芎,桂心,白芍(酒炒),人參(各一錢),

獖豬腰子一對,去脂膜,切片,煎湯一碗,去腎,加薑棗,同藥煎服。或改用人參養榮湯(方在一卷內。)一加黑姜主之。

白話文:

【七十六、產後身體疼痛】

生產時,由於骨節擴張,血脈分散,對於體質較為虛弱的婦女,血液容易凝結,導致骨節活動不便,筋脈無法放鬆,因此會出現腰背無法隨意轉動,手腳難以彎曲伸展的疼痛感。這類情況不應該用風寒治療法,使用發汗的藥物來處理。

「趨痛散」,適用於氣力不足,導致舊血在經絡中凝結,造成全身疼痛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當歸、桂心、白朮、酒炒過的牛膝、蜜炙過的黃耆(以上各一錢半),獨活、生薑(各一錢),炙草、薤白(各五分)。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趁熱服用。

「白茯苓散」,適用於產後體力耗損,四肢疼痛,並且伴隨寒熱交錯、自發性出汗的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褥勞。這不是一般的感冒,不可以誤用發汗的藥物。

藥方成分包括:茯苓、歸身、蜜炙過的黃耆、熟地(各二錢),川芎、桂心、酒炒過的白芍、人參(各一錢)。

取一對母豬的腎臟,去除脂肪和膜,切成薄片,先煎煮成一碗湯,然後去掉腎臟部分,加入薑、棗,再與藥材一同煎煮服用。或者,也可以選擇使用人參養榮湯(在一卷書籍中有詳細的配方)。如果需要,可以增加黑薑作為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