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三·散類 (3)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三·散類 (3)
1.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三·散類
不換金正氣散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藿香,半夏
加薑棗。水煎服。不服水土者。尤宜服之。
普賢正氣散
即前不換金正氣散加生薑、蔥白、黑豆。水煎服。
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白芍,白朮,甘草,麻黃,黃芩,桔梗,荊芥,薄荷,連翹,梔子石膏,滑石,芒硝,大黃
痰嗽加半夏、生薑。水煎服。
神木散
蒼朮,川芎,白芷,藁本,細辛,羌活,甘草
加薑、蔥。水煎服。如傷風鼻塞。為末。蔥湯調服。
五膈寬中散
厚朴,香附,青皮,陳皮,白豆,砂仁,木香,丁香,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三片。鹽少許。煎湯調服。
穀神嘉禾散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參,白朮,薏苡,砂仁,穀芽,神麯,枇杷葉,檳榔,大腹子,桑白皮,白豆蔻,青皮,五味子,木香,沉香,丁香,藿香,隨風子,石斛,杜仲
加薑、棗。水煎服。五噎入乾柿一枚。膈氣吐逆。入薤白三寸、棗五枚。
實脾散,腫證。
厚朴,白朮,白茯苓,甘草,木瓜,大腹子,草果仁,附子,木香,乾薑,加薑、棗。水煎服。
八味平胃散,腳氣。
厚朴,升麻,射干,茯苓,大黃,枳殼,芍藥,甘草
水煎服。
龍膠散(闕)
大聖散
人參,黃耆,茯苓,甘草,川芎,當歸,麥門冬,木香
加姜。水煎服。
枳殼散
防風,川芎,細辛,枳殼,桔梗,乾葛,甘草
加姜。水煎服。
蟠蔥散,陰頹氣。
蒼朮,茯苓,青皮,丁皮,延胡索,肉桂,三稜,莪朮,檳榔,乾薑,砂仁,甘草
加連根。蔥白。水煎。熱服。
蓽澄茄散
附子,蓽澄茄,沉香,葫蘆巴,肉桂,補骨脂,茴香,巴戟天,川楝子,木香,川烏,桃仁
水煎服。
異攻散,小腸氣。
即五積散。
止衄散,鼻衄。
黃耆,赤茯苓,白芍藥,當歸,生芐,阿膠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黃耆湯調下。
一字散
雄黃,細辛(各五錢),川烏(生。五枚)
上為末。每服一字。薑汁芽茶。煎湯調服。
金沸草散
旋覆花,麻黃,前胡,荊芥穗,甘草,半夏,赤芍
加薑棗。水煎服。
黑神散
黑豆(炒),熟芐,當歸,白芍藥,蒲黃,肉桂,乾薑(炮),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童便各半盞。調服。
妙香散,舌衄。
人參,黃耆,茯神,山藥,甘草,桔梗,遠志,木香,麝香,辰砂
上為末。溫酒調服。
扁豆散(本事),咯血。
扁豆,人參,白朮,半夏,枇杷葉,生薑
入檳榔二分半。水煎服。
七珍散(本事)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山藥,粟米
加姜。水煎服。
補肝散(千金增入),治男子五勞七傷。明目。
地膚子(一斗。陰乾為末),生地黃(十斤。搗取汁)
以地黃汁和。曝乾。更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
千金內補散(瑞竹),嗽血。
人參,黃耆,川芎,當歸,白芷,桔梗,官桂,甘草
白話文:
不換金正氣散
用蒼朮、厚朴、陳皮、甘草、藿香、半夏,再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用水煎服。特別適合因為不適應環境而感到身體不適的人服用。
普賢正氣散
就是在不換金正氣散的基礎上,再加入生薑、蔥白和黑豆。一起用水煎服。
防風通聖散
用防風、川芎、當歸、白芍、白朮、甘草、麻黃、黃芩、桔梗、荊芥、薄荷、連翹、梔子、石膏、滑石、芒硝、大黃這些藥材,如果出現咳嗽有痰的情況,可以再加入半夏和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神木散
用蒼朮、川芎、白芷、藁本、細辛、羌活、甘草,再加入生薑和蔥一起用水煎服。如果是因為傷風感冒引起的鼻塞,可以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蔥湯調和後服用。
五膈寬中散
用厚朴、香附、青皮、陳皮、白豆蔻、砂仁、木香、丁香、甘草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三片生薑和少許鹽,用煎好的湯調和後服用。
穀神嘉禾散
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參、白朮、薏苡仁、砂仁、穀芽、神麯、枇杷葉、檳榔、大腹子、桑白皮、白豆蔻、青皮、五味子、木香、沉香、丁香、藿香、隨風子、石斛、杜仲,再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用水煎服。如果是五種噎症導致的,可以加入一個乾柿子一起煎煮;如果是膈氣導致的嘔吐,可以加入三寸長的薤白和五顆紅棗一起煎煮。
實脾散 (針對水腫)
用厚朴、白朮、白茯苓、甘草、木瓜、大腹子、草果仁、附子、木香、乾薑,再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用水煎服。
八味平胃散 (針對腳氣)
用厚朴、升麻、射干、茯苓、大黃、枳殼、芍藥、甘草,一起用水煎服。
龍膠散 (內容缺失)
大聖散
用人參、黃耆、茯苓、甘草、川芎、當歸、麥門冬、木香,再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枳殼散
用防風、川芎、細辛、枳殼、桔梗、葛根、甘草,再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蟠蔥散 (針對男性陰囊腫大)
用蒼朮、茯苓、青皮、丁皮、延胡索、肉桂、三稜、莪朮、檳榔、乾薑、砂仁、甘草,再加入帶根的蔥白一起用水煎煮,趁熱服用。
蓽澄茄散
用附子、蓽澄茄、沉香、葫蘆巴、肉桂、補骨脂、茴香、巴戟天、川楝子、木香、川烏、桃仁,一起用水煎服。
異攻散 (針對小腸疝氣)
就是五積散。
止衄散 (針對流鼻血)
用黃耆、赤茯苓、白芍藥、當歸、生地黃、阿膠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黃耆湯調和後服用。
一字散
用雄黃、細辛(各五錢)、生川烏(五枚)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很小的劑量),用薑汁和芽茶煎煮的湯調和後服用。
金沸草散
用旋覆花、麻黃、前胡、荊芥穗、甘草、半夏、赤芍,再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用水煎服。
黑神散
用炒過的黑豆、熟地黃、當歸、白芍藥、蒲黃、肉桂、炮製過的乾薑、甘草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和童子尿各半杯調和後服用。
妙香散 (針對舌頭出血)
用人參、黃耆、茯神、山藥、甘草、桔梗、遠志、木香、麝香、辰砂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
扁豆散 (針對咳血)
用扁豆、人參、白朮、半夏、枇杷葉、生薑,再加入二分半的檳榔一起用水煎服。
七珍散
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山藥、粟米,再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補肝散 (增補自千金方,針對男子五勞七傷,可以明目)
用地膚子(一斗,陰乾後磨成粉末)和生地黃(十斤,搗碎取汁),將生地黃汁和入地膚子粉末中,曬乾後再磨成粉末。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一小勺,用酒送服。
千金內補散 (增補自瑞竹堂,針對咳血)
用人參、黃耆、川芎、當歸、白芷、桔梗、肉桂、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