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偶錄》~ 卷一 (2)
卷一 (2)
1. 診脈歌
病人雙腕仰,高骨定為關,依掌後之高骨,定為關脈。寸脈量虎口,尺脈准臂彎,關前距虎口一寸,故曰寸。關後距臂彎一尺,故曰尺。左寸心胞絡,左關膽與肝,左尺司何職,膀胱腎系焉,右寸胸中肺,胃脾屬右關,要知大腸腎,右尺自昭然。
口鼻一呼吸,脈來四五跳,此是無病者,平和氣血調,三至為遲候,六至作數教,遲則寒之象,數則熱之標,一二寒愈盛,七八熱正饒。
輕舉得皮面,表邪脈故浮,若是病在裡,重取須沉求,洪長征實健,細弱識虛柔,水濕並痰飲,滑利又弦遒,緊促氣內亂,伏澀氣疑留,妊娠中止代,失血中穴芤,代脈中止,芤脈中空。只此尚易見,其他渺以幽。
白話文:
【診脈歌現代版】
病人雙手手腕向上,將突出的骨頭定位為「關」的位置,靠近手掌後方的突出骨頭就是關脈的位置。從虎口到關脈的距離是一寸,這就是「寸脈」;從關脈到手臂彎曲處的距離是一尺,這就是「尺脈」。左手的寸脈反應心臟和心包的狀況,左手的關脈反應膽和肝的情況,左手的尺脈負責什麼呢?它反映的是膀胱和腎的健康。右手的寸脈反應胸中的肺部狀況,右手的關脈反應胃和脾的情況,想知道大腸和小腸的健康,看右手的尺脈就清楚了。
正常情況下,每一次呼吸,脈搏會跳動四到五次,這是沒有疾病的表現,身體的氣血運行平和。每分鐘脈搏跳動三次以下,稱為「遲」,六次以上,稱為「數」。「遲」代表有寒症的徵兆,「數」則顯示有熱症的跡象。脈搏越慢,表示寒症越嚴重;脈搏越快,表示熱症越明顯。
輕輕地將手指放在皮膚上,如果感到脈搏跳動浮在表面,可能有表邪存在。如果是裡邪,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感受到脈搏。脈搏洪長有力,顯示身體強壯;細弱無力,顯示身體虛弱。若脈象滑利且有韌性,可能有水濕或痰飲的問題。緊迫的脈象顯示氣息紊亂,脈象隱伏或滯澀顯示氣血不暢。懷孕婦女的脈象會有停頓的現象,失血的人脈象會有空虛的感覺。代脈是指脈象中會有停頓,芤脈是指脈象中會有空虛的感覺。這些現象相對容易辨認,但其他脈象的判斷就比較微妙和深奧了。
2. 望舌色
舌者心之竅。凡病俱現於舌,能辨其色,症自顯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假如津液如常,口不燥渴,雖或發熱,尚屬表症,若舌苔粗白,漸厚而膩,是寒邪入胃,挾濁飲而欲化火也,此時已不辨滋味矣,宜用半夏、藿香。迨厚膩而轉黃色,邪已化火也,用半夏,黃芩。
若熱甚失治則變黑,胃火甚也,用石膏,半夏。或黑而燥裂,則去半夏而純用石膏、知母、麥冬、花粉之屬以潤之。至厚苔漸退而舌底紅色者,火灼水虧也,用生地、沙參、麥冬、石斛以養之。此表邪之傳裡者也。其有脾胃虛寒者,則舌白無苔而潤,甚者連唇口面色俱痿白,此或泄瀉,或受濕,脾無火力,速宜黨參、焦朮、木香、茯苓、炙草、乾薑、大棗以振之。虛甚欲脫者,加附子、肉桂。
若脾熱者,舌中苔黃而薄,宜黃芩。心熱者,舌尖必赤,甚者起芒刺,宜黃連、麥冬、竹捲心。肝熱者,舌邊赤或芒刺,宜柴胡、黑山梔。其舌中苔厚而黃者,胃微熱也,用石斛、知母、花粉、麥冬之類。若舌中苔厚而黑燥者,胃大熱也,必用石膏、知母。如連牙床唇口俱黑,則胃將蒸爛矣,非石膏三四兩,生大黃一兩,加糞金汁、人中黃、鮮生地汁、天冬、麥冬汁、銀花露,大劑之投不能救也。此唯時疫發癍及傷寒症中多有之。
余嘗治一獨子,先後用石膏至十四斤余而癍始透病始退,此其中全恃識力。再有舌黑而潤澤者,此係腎虛,宜六味地黃湯。若滿舌紅紫色而無苔者,此名絳舌,亦屬腎虛,宜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等,更有病後絳舌如鏡發亮而光,或舌底嗌乾而不飲冷,此腎水虧極,宜大劑六味地黃湯投之以救其津液,方不枯涸。
白話文:
[觀看舌色]
舌頭是心臟的反映窗口。所有疾病都會在舌頭上顯示出來,如果能辨認出舌頭的顏色,病症自然就會顯現。舌尖反應心臟狀況,舌中部反應脾胃健康,舌邊緣反應肝膽狀態,舌根部反應腎臟情況。
例如,如果唾液分泌正常,口中不感到乾燥和渴,即使有發燒,這通常屬於表症。若舌苔變得粗厚且膩白,這是寒邪進入胃部,攜帶濁氣轉為熱象,此時,病患可能開始無法分辨食物的味道,適合使用半夏、藿香治療。當舌苔從厚膩轉為黃色,代表邪氣已經轉為火象,可使用半夏、黃芩。
如果病情嚴重未得到治療,舌頭會變成黑色,這是胃火過盛的表現,可用石膏、半夏治療。或者舌頭呈現黑色且乾燥龜裂,則需去除半夏,改用石膏、知母、麥冬、花粉等滋潤性藥材。當舌苔逐漸消退,舌面呈現紅色,表示身體處於火熱且水分流失,可用生地、沙參、麥冬、石斛等補充。
這是表症轉為裏症的情況。對於脾胃虛弱且寒冷的人,他們的舌頭可能是白色且沒有舌苔,甚至連嘴脣、臉色都呈現蒼白,這可能是因為消化不良或濕氣過重,導致脾胃功能下降,應盡快使用黨參、焦朮、木香、茯苓、炙草、乾薑、大棗等藥物來提振脾胃。如果虛弱到接近脫離正常範圍,可以添加附子、肉桂。
對於脾胃熱的人,他們的舌苔會呈現黃色且薄,適合使用黃芩。心臟熱的人,舌尖一定會泛紅,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芒刺,可用黃連、麥冬、竹捲心。肝臟熱的人,舌邊緣會泛紅或出現芒刺,可用柴胡、黑山梔。如果舌苔厚且黃,表示胃部有微熱,可用石斛、知母、花粉、麥冬等藥物。若舌苔厚且呈黑色且乾燥,表示胃部有嚴重的熱象,必須使用石膏、知母。如果牙牀、嘴脣也同時變黑,胃部可能正在被熱氣侵蝕,這種情況下,非得使用三、四兩的石膏,一兩的生大黃,加上糞金汁、人中黃、鮮生地汁、天冬、麥冬汁、銀花露等大量藥材才能救治。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瘟疫爆發或傷寒患者身上。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獨子,前後使用了十四斤的石膏,才讓他的疹子完全消散,病情得以恢復,這完全仰賴醫生的診斷技巧。舌頭黑色但表面光澤的人,這可能是腎虛,適合使用六味地黃湯。如果舌頭呈現紫紅色且沒有舌苔,這種舌頭稱為絳舌,也屬於腎虛,適合使用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等藥材。有些人在病後,舌頭像鏡子一樣發亮,或者舌頭乾燥但不想喝冷飲,這是腎水嚴重不足的表現,適合使用大量六味地黃湯來補充津液,防止身體乾燥。
3. 望聞問切論
望者,看形色也。聞者,聽聲音也。問者,訪病情也。切者,診六脈也。四事本不可缺一,而唯望與問為最要。何也?蓋聞聲一道,不過審其音之低響以定虛實,嗽之悶爽以定升降,其他則無可聞也。切脈一道,不過辨其浮沉以定表裡,遲數以定寒熱,強弱以定虛實,其他則胸中了了,指下難明,且時大時小,忽浮忽沉,六脈亦難定準,故醫家謂據脈定症,是欺人之論也。
惟細問情由則先知病之來歷,細問近狀則又知病之淺深,而望其部位之色,望其唇舌之色,望其大小便之色,病情已得八九矣。而再切其脈,合諸所問所望,果相符否?稍有疑義,則默思其故,兩兩相形。虛與實相形,寒與熱相形,表與里相形,其中自有把握之處,即可定斷。
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白話文:
「望」是指觀察人的外觀和麪色。「聞」是指聆聽病患的語音和呼吸聲。「問」是詢問病患的病情和病史。「切」是診察脈搏。這四種方法本來就缺一不可,然而在這些之中,「望」和「問」是最為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聞」聲,只不過是透過辨別聲音的高低響亮來判斷虛實,咳嗽的舒暢或悶塞來判定氣機的升降,除此之外,並無法從聲音中獲取更多資訊。「切」脈,不過是區分脈象的浮沉以判斷表裡,脈搏的遲速來確定寒熱,脈力的強弱來評估虛實,其他的則是在心中明瞭,但手指下卻難以明確感知,且脈象時大時小,忽浮忽沉,六脈也難以確定標準,因此,醫生認為僅憑脈象來確定病情,是誤導人的說法。
唯有詳細地詢問病患的病因和病程,才能先一步瞭解疾病的來源;仔細地詢問近期的狀況,則能進一步掌握病情的輕重。再結合觀察病患各部位的面色、脣舌的顏色以及大小便的顏色,對病情已有八九成的瞭解。接著再診脈,將脈象與前面的問診和望診結果進行比對,看是否相符。若有任何疑問,就默默思考其原因,將各種情況相互比較。虛實之間的比較,寒熱之間的比較,表裡之間的比較,在這些比較中,自然會有把握的判斷,便可做出確定的診斷。
謹慎地運用這種診療方法,就能避免診斷上的失誤。
4. 表裡虛實寒熱辨
凡人之病,不外乎陰陽,而陰陽之分,總不離乎表裡虛實寒熱六字盡之。夫里為陰,表為陽,虛為陰,實為陽,寒為陰,熱為陽。良醫之救人,不過能辨此陰陽而已。庸醫之殺人,不過錯認此陰陽而已。假如發熱,惡寒,鼻塞,咳嗽,頭痛,脈浮,舌無苔,口不渴,此病之在表者也。
如或潮熱,惡熱,口燥,舌黃,腹痛、便澀,脈沉,此病之在裡者也。假如氣短體弱,多汗驚悸,手按心腹,四肢畏冷,脈來無力,此病之本虛者也。若病中無汗,或狂躁不臥,腹脹拒按,脈實有力,此病之又實者也。假如唇舌俱白,口不渴,喜飲熱湯,鼻流清涕,小便清,大便溏,手足冷,脈遲,此病之犯寒者也。若舌赤目紅,口渴喜冷,煩躁,溺短便秘,或唇燥舌乾,此病之患熱者也。
凡此皆陰陽之分也。至於邪盛正衰,陰虛火亢等,則又陰中之陽,陽中之陰,其間毫釐千里,命在反掌,辨之者安得而不慎?
表治宜發散也。如初感風寒,發熱頭痛,但用蘇梗(一錢五分),荊芥(一錢五分),防風(一錢),川芍(一錢),甘草(五分),生薑(三片),以散之。頭痛甚,加羌活(六分)。如鼻塞或流清涕,加半夏(一錢五分),茯苓,陳皮(各一錢)。如咳嗽,則加桔梗(七分),杏仁(一錢),前胡(一錢)之類。
一劑得汗而熱即退,不必再服。但避風寒,忌油膩。未得汗則再劑而止。若寒熱往來,欲作瘧狀,宜用柴胡(八分)),酒芩((八分),赤芍(一錢),製半夏(二錢五分),甘草(五分),大棗(三枚),生薑(三片)以和之。虛者,加防、黨(二錢)。此其症在表,切勿妄用枳殼、神麯、麥芽消導之藥,引邪入內。
里治宜歸經也。有虛實,有寒熱,宜辨其病在何臟腑而治之,法詳臟腑門。惟喜、怒、憂、思、悲、恐、驚,謂之七情,此里症之最難治者,但寬其心而藥始效,否則無益也。然症在於里,大忌發散,散之則虛者汗脫,熱者煽熾,醫動輒用表,可懼哉?
虛治宜補也。然有陰虛,有陽虛。血虛者為陰虛,宜補其血,輕者用生地(四錢),首烏(二錢),歸身(一錢五分),酒芍(一錢五分),炙鱉甲(二錢),穭豆皮(三錢),海參(三錢),北沙參(三錢)之類,重者用熟地(五錢),枸杞(三錢),五味(七分),萸肉(一錢),菟絲(一錢)以填之。
氣虛者為陽虛,宜補其氣,輕者用黨參(三錢),白朮(一錢),山藥(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炙草(六分),紅棗(六枚),生薑(一片)之類,重者用人參(一錢),黃耆(一錢五分)以振之。氣欲脫則並加附子(二錢),乾薑(二錢)以回陽。若氣血兼虛,則陰陽並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皆聖藥也。
實治宜瀉也。心有火邪,肺有風寒,脾有食積、蟲痞、濕熱,肝有鬱怒之氣,膽、胃、胞絡、膀胱、大小腸各能受邪,皆為實症,治法詳各臟腑門。然治實以速為功,苟遷延日久,病未去而元氣虛,則難以消導矣。
寒治宜溫也。寒在表則惡風寒,宜蘇葉(一錢),霍梗(二錢),荊芥、防風(各一錢),前胡(一錢五分),杏仁(三錢),生薑(三片)之屬,以散其邪,甚則桂枝(五分),麻黃(五分),細辛(六分)。
寒在裡則喜熱湯,宜制夏(二錢),藿香(一錢五分),焦術(一錢五分),制樸(一錢),吳茱萸(八分),焦穀芽(三錢),煨姜(二片),砂仁(二粒)之屬,以暖其中,甚則附子(六分),肉桂(六分),乾薑(六分)。凡寒症唇舌必白,脈遲便利,腹或冷痛,一投寒涼,入口立脫,慎之。
熱治宜涼也。然熱症有實火,有虛火。實火之症,或因外感,或因內郁所致,宜分臟腑治之。火之微者,黑山梔(一錢五分),石斛(三錢),地骨皮(二錢),青蒿(一錢五分),丹皮(三錢),連翹(一錢五分),麥冬(二錢),花粉(一錢五分),銀花(三錢),竹葉(五分),燈心(一握)之屬,甚者加黃連(七分),黃芩(一錢五分),或石膏(四錢),知母(一錢五分),極甚則用大黃(一錢五分),龍膽草(七分)等。虛火之症,或陽虛外熱,口不渴,唇不紅,脈不數,宜四君子湯,以補其陽。
若陰虛內熱,舌或絳,頭或痛,目或干,過午便熱,宜四物湯、六味地黃湯,以補其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