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偶錄》~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首卷列方

葛根湯,治邪傳陽明,以此解肌。

葛根(二錢),升麻,秦艽,荊芥,赤芍(各一錢),蘇葉,白芷(各八分),甘草(五分),生薑(二片)

小柴胡湯,治寒熱往來,少陽瘧疾,口苦耳聾,胸滿脅痛。

柴胡(二錢),赤芍(一錢五分),甘草,半夏(各一錢),黃芩(一錢五分),人參(五分),生薑(二片),大棗(三枚)

搐鼻散,治一切悶症,不省人事,吹入鼻中有嚏者生。

細辛,皂角(各一兩),生半夏(五錢)

上為細末,入磁瓶勿泄氣。

牛黃丸,治中風痰火閉結,或喘嗽痰壅,不省人事。

牛黃,麝香,龍腦(以上各六錢另研),羚角,當歸,防風,黃芩,柴胡,白朮,麥冬,白芍(各七錢半),桔梗,茯苓,杏仁,川芎,大豆黃卷(即黃豆芽),阿膠(各八錢五分),蒲黃,人參,神麯(各一兩一錢五分),雄黃(另研四錢),甘草(二兩五錢),白蘞,肉桂(各三錢七分),乾薑(三錢七分),犀角(一兩),山藥(三兩五錢),大棗(五十枚),金箔(一百五十片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同棗膏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

三化湯,治中風入臟,熱極閉結。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治臟寒將脫之症,用以回陽。

人參,白朮(各一錢),附子,乾薑,炙甘草(各一錢)

三生飲,治寒風中臟,六脈沉細。

生南星,生烏頭,生附子(各一錢五分),生薑(五片),生木香(五分)

此方用人參兩許同投,更有益。

大秦艽湯,治風中經絡,口眼歪斜等症。

秦艽(一錢五分),炙草,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熟地,茯苓,羌活,獨活,白朮,防風,白芷,黃芩(各八分),細辛(二分)

如陰雨,加生薑三片同煎。

益元散,利竅清暑。

甘草(一兩),滑石(六兩)

消暑丸,治中暑昏悶。

製半夏(四兩),茯苓,甘草(各二兩)

共為末,生薑汁糊丸。

四味香薷飲,治風寒閉暑之症。

香薷,扁豆,厚朴(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若兩足轉筋,加木瓜、茯苓。

藿香正氣散

藿香,砂仁,厚朴,茯苓,紫蘇,陳皮(各一錢),白朮,製半夏,桔梗,白芷(各七分),炙甘草(五分)

茵陳大黃湯,治黃疸熱閉。

茵陳(三錢),梔子,大黃(各二錢)

茵陳五苓散,治陰黃小便不利。

茵陳,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七分),薄桂(五分)

茵陳姜附湯,治陰黃小便自利。

茵陳(一錢),白朮(二錢),附子,乾薑(各五分),炙草(一錢),肉桂(三分)

五苓散,治小便不通。

茯苓(三錢),豬苓,澤瀉(各八分),白朮(一錢五分),桂枝(一錢)

白話文:

[首卷列方]

**葛根湯:**治療外感病邪傳入陽明經,用來解肌表之證。 藥物組成:葛根二錢、升麻、秦艽、荊芥、赤芍各一錢、蘇葉、白芷各八分、甘草五分、生薑兩片。

**小柴胡湯:**治療寒熱交替發作、少陽經瘧疾、口苦耳聾、胸悶脅痛等症狀。 藥物組成:柴胡二錢、赤芍一錢五分、甘草、半夏各一錢、黃芩一錢五分、人參五分、生薑兩片、大棗三枚。

**搐鼻散:**治療各種昏厥症狀,不省人事,將藥粉吹入鼻腔,若有打噴嚏反應則表示有救。 藥物組成:細辛、皂角各一兩、生半夏五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放入磁瓶中密封,防止藥氣洩漏。

**牛黃丸:**治療中風導致的痰火閉塞、或咳嗽痰多、昏迷不醒等症狀。 藥物組成:牛黃、麝香、龍腦各六錢(另研磨)、羚角、當歸、防風、黃芩、柴胡、白朮、麥冬、白芍各七錢半、桔梗、茯苓、杏仁、川芎、大豆黃卷(即黃豆芽)、阿膠各八錢五分、蒲黃、人參、神麯各一兩一錢五分、雄黃(另研磨)四錢、甘草二兩五錢、白蘞、肉桂各三錢七分、乾薑三錢七分、犀角一兩、山藥三兩五錢、大棗五十枚、金箔一百五十片(作為外衣)。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大棗膏混合製成藥丸,每兩藥材做成十丸,外層包裹金箔。

**三化湯:**治療中風病邪侵入內臟,熱邪極盛導致的閉塞症狀。 藥物組成: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一錢五分。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治療臟腑虛寒將要脫亡的危急症狀,用來回陽救逆。 藥物組成:人參、白朮各一錢、附子、乾薑、炙甘草各一錢。

**三生飲:**治療寒邪侵入臟腑,脈搏沉細的病症。 藥物組成:生南星、生烏頭、生附子各一錢五分、生薑五片、生木香五分。 說明:此方若加入人參約二錢左右一同煎服,效果更佳。

**大秦艽湯:**治療風邪侵入經絡導致的口眼歪斜等症狀。 藥物組成:秦艽一錢五分、炙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熟地、茯苓、羌活、獨活、白朮、防風、白芷、黃芩各八分、細辛二分。 說明:若遇陰雨天氣,可加入生薑三片一同煎服。

**益元散:**用來疏通竅道、清除暑熱。 藥物組成:甘草一兩、滑石六兩。

**消暑丸:**治療中暑引起的昏悶症狀。 藥物組成:製半夏四兩、茯苓、甘草各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糊狀,製成藥丸。

**四味香薷飲:**治療風寒閉阻暑邪的病症。 藥物組成:香薷、扁豆、厚朴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說明:若有兩腳抽筋的症狀,可加入木瓜、茯苓。

藿香正氣散: 藥物組成:藿香、砂仁、厚朴、茯苓、紫蘇、陳皮各一錢、白朮、製半夏、桔梗、白芷各七分、炙甘草五分。

**茵陳大黃湯:**治療黃疸病中屬於熱邪閉塞的證型。 藥物組成:茵陳三錢、梔子、大黃各二錢。

**茵陳五苓散:**治療黃疸病中屬於陰黃且小便不利的證型。 藥物組成:茵陳、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七分、薄桂五分。

**茵陳姜附湯:**治療黃疸病中屬於陰黃且小便自利的證型。 藥物組成:茵陳一錢、白朮二錢、附子、乾薑各五分、炙甘草一錢、肉桂三分。

**五苓散:**治療小便不暢通的病症。 藥物組成:茯苓三錢、豬苓、澤瀉各八分、白朮一錢五分、桂枝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