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九 (2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 (22)

1. 附錄一切癰疽兼症方

竹葉石膏湯,〔煩渴〕,淡竹葉,石膏,桔梗,木通,炙甘草,薄荷(各一兩),水煎。

四順清涼飲,〔又〕,大黃,當歸,赤芍,炙草(各錢二分),薄荷(十葉)

仙方活命飲,〔又〕,穿山甲,白芷,防風,甘草,赤芍,花粉,歸尾,貝母,角刺(各一錢),陳皮,金銀花(各三分),乳香,沒藥(各一錢另研),水、酒煎送二末。

補中益氣湯,〔又〕,人參,黃耆,歸身,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竹葉黃耆湯〔又〕,生地,黃耆(各二錢),竹葉,當歸,川芎,甘草,白芍,黃芩,人參,花粉(各一錢),熟石膏(錢半),麥冬(二錢),姜(三片)

此方治癰大渴發熱,小便如淋。

加減八味丸,〔又〕,熟地,茯苓,丹皮,澤瀉,肉桂,五味子,山藥,山萸,分量見前。

黃耆六一湯,〔又〕,黃耆(鹽水炙六兩),甘草(一兩半生半熟),每末一兩,水煎,加人參尤妙,或白湯下二錢。

加味不換金正氣散〔寒熱〕,蒼朮,橘紅,半夏曲,藿香葉,厚朴(各錢二分半),炙草(一錢),茯苓,川芎(各七分半),木香(五分),姜(五),棗(二)

托裡消毒散,〔又〕,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白朮,川芎,茯苓(各一錢),白芷,金銀花(各七分),炙草,連翹(各五分)

內疏黃連湯,〔作痛〕,黃連,黃芩,山梔,白芍,薄荷,當歸,檳榔,桔梗,甘草,木香(各一錢),連翹,大黃(各錢半),水煎,量人虛實而用。

人參黃耆湯,〔又〕,人參,麥冬,蒼朮,當歸,神麯,白朮,甘草,陳皮,五味(各一錢),蜜黃耆(二錢),黃柏,升麻(各四分),姜,棗

此方專治膿血大泄,臭敗作痛。薛云:此症乃七惡中之二,宜治以此方。亦有潰後虛而發熱或作痛者,尤妙。若痛止而大便不實,去黃柏、麥冬。

黃連解毒散,〔又〕,黃連,黃芩,黃柏,山梔

歸耆湯,〔又〕,黃耆,當歸,瓜蔞,甘草,角刺,金銀花(各一錢),水煎好,去渣,入乳香加酒再煎服,或加貝母、花粉、穿山甲尤妙。

四君子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四物湯,〔又〕,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六味丸,〔又〕,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

乳香定痛散,〔又〕,乳香,沒藥(各五錢),寒水石,滑石(各一兩),冰片(一錢),共為末,擦患處立止。加南星、半夏,能止痛,加蓖麻仁尤佳。

乳粉托裡散,〔嘔逆〕,綠豆粉(四錢),乳香(一錢),共為末,每二錢,甘草湯調,時時呷下。一名護心散,一名內托散,一名內托香粉散。一方,治癰疽疔瘡惡瘡,須服以預防毒氣攻心。迷悶嘔吐,喉舌生瘡,用綠豆粉四兩,乳香一兩,硃砂三錢,每末二錢,甘草湯調下,名乳香護心散。

白話文:

附錄一切癰疽兼症方

竹葉石膏湯,用於煩渴,配方:淡竹葉、石膏、桔梗、木通、炙甘草、薄荷(各一兩),水煎服。

四順清涼飲,配方:大黃、當歸、赤芍、炙甘草(各二分),薄荷(十葉)。

仙方活命飲,配方:穿山甲、白芷、防風、甘草、赤芍、花粉、歸尾、貝母、角刺(各一錢),陳皮、金銀花(各三分),乳香、沒藥(各一錢,另研),水酒煎服,送服二末。

補中益氣湯,配方: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竹葉黃耆湯,用於癰疽患者大渴發熱,小便不利如淋,配方:生地、黃耆(各二錢),竹葉、當歸、川芎、甘草、白芍、黃芩、人參、花粉(各一錢),熟石膏(一點五錢),麥冬(二錢),生薑(三片)。

加減八味丸,配方:熟地、茯苓、丹皮、澤瀉、肉桂、五味子、山藥、山茱萸(分量見前)。

黃耆六一湯,配方:鹽水炙黃耆(六兩),甘草(一兩半,生熟各半),每服一兩,水煎服。加人參效果更佳,或用白湯送服二錢。

加味不換金正氣散(用於寒熱),配方:蒼朮、橘紅、法半夏、藿香葉、厚朴(各二分半),炙甘草(一錢),茯苓、川芎(各七分半),木香(五分),生薑(五片),大棗(二枚)。

托裡消毒散,配方: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白朮、川芎、茯苓(各一錢),白芷、金銀花(各七分),炙甘草、連翹(各五分)。

內疏黃連湯,用於疼痛,配方:黃連、黃芩、山梔、白芍、薄荷、當歸、檳榔、桔梗、甘草、木香(各一錢),連翹、大黃(各半錢),水煎服,劑量根據患者虛實調整。

人參黃耆湯,專治膿血下瀉,臭穢疼痛。薛氏曰:此症屬七惡中的兩種,宜用此方治療。潰瘍癒合後虛弱而發熱或疼痛者,尤其有效。若疼痛停止而大便不通暢,則去掉黃柏、麥冬。配方:人參、麥冬、蒼朮、當歸、神麴、白朮、甘草、陳皮、五味子(各一錢),蜜炙黃耆(二錢),黃柏、升麻(各四分),生薑,大棗。

黃連解毒散,配方:黃連、黃芩、黃柏、山梔。

歸耆湯,配方:黃耆、當歸、瓜蔞、甘草、角刺、金銀花(各一錢),水煎去渣後,加入乳香用酒再煎服。也可加入貝母、花粉、穿山甲效果更佳。

四君子湯,配方: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四物湯,配方: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六味丸,配方: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

乳香定痛散,配方:乳香、沒藥(各五錢),寒水石、滑石(各一兩),冰片(一錢),研末,外敷患處,可立即止痛。加南星、半夏能增強止痛效果,加蓖麻仁效果更好。

乳粉托裡散(用於嘔逆),配方:綠豆粉(四錢),乳香(一錢),研末,每服二錢,用甘草湯調服,隨時服用。又名護心散、內托散、內托香粉散。此方亦可預防癰疽疔瘡惡瘡毒氣攻心。迷悶嘔吐,喉舌生瘡者,用綠豆粉四兩,乳香一兩,硃砂三錢,研末,每服二錢,用甘草湯調服,名乳香護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