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八 (2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八 (26)

1. 治前陰後陰瘡瘍方八十九

參朮膏〔中虛〕,人參,白朮(各八兩),新汲水煎膏,白蜜三兩收,每三四匙,開水調服,日三次。

托裡健中湯〔元弱〕,半夏,炮姜(各一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肉桂(三分),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加薑、棗。

托裡益黃湯〔脾虛〕,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炮姜,丁香,炙草(各五分),姜,棗

托裡養榮湯,〔不足〕,人參,黃耆,酒當歸,白芍,白朮,川芎(各一錢),麥冬(生地酒拌蒸半日),甘草,五味子(各五分),姜

托裡越鞠湯,〔六郁傷〕,人參,白朮(各二錢),陳皮,半夏(各一錢),山梔,川芎,香附,蒼朮(各七分),炙甘草(五分),姜,棗

回毒金銀花湯〔毒邪〕,金銀花連梗(二兩),黃耆(四兩),炙草(一兩),酒三碗,重湯煮三個時辰服。

五味子湯〔水虧〕,五味子,生黃耆,麥冬,人參,炙甘草(各一錢),水煎,晝二服,夜五服,溫飲。

犀角膏,〔熱毒〕,犀角,琥珀(各一錢),人參,茯神,辰砂,棗仁(各二錢),冰片二分半另研,共研末,煉蜜調成膏,磁瓶收貯,每服一彈子大,麥冬湯化下,日五服。潰後不宜用。

止痛神功散〔潰後痛〕,大黃(三錢),沒藥(五錢),甘草節(四錢),綠豆粉,蘇木,乳香(各二錢),每末一錢,白湯下。

散毒飲子,〔騎馬墜〕,黃耆(二兩),炙草,天羅,山藥,鬼繫腰石上者用木上者不用各五錢,每末三錢,水煎七分,入酒三杯,再煎三沸,去渣服。

勝金丹,〔取汗〕,制白砒,麝香(各五分),蟾酥(一錢),雄黃,辰砂,乳香,沒藥,血竭(各錢半),全蠍,天龍(去頭足炙),穿山甲(炙各三錢),炒姜蠶(五錢),每末三錢,砂糖調蔥頭酒下。

一粒金丹,〔取下〕,沉香,乳香,木香(各五分),巴霜(錢半),棗肉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量人虛實,先呷水一口,行一次,胃實人只可呷三四口,後用水一口送下藥一丸,行數次,即以米湯補之。

白話文:

參朮膏(適用於中氣虛弱)

用人參和白朮各八兩,加入新汲取的水煎煮成濃稠的膏狀,再加入白蜜三兩收膏。每次服用三到四匙,用開水調開服用,每天三次。

托裡健中湯(適用於元氣虛弱)

用半夏和炮薑各一錢,炙甘草五分,黃耆一錢半,肉桂三分,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再加入生薑和紅棗一同煎煮。

托裡益黃湯(適用於脾虛)

用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炮薑、丁香、炙甘草各五分,再加入生薑和紅棗一同煎煮。

托裡養榮湯(適用於氣血不足)

用人參、黃耆、酒當歸、白芍、白朮、川芎各一錢,麥冬(用生地黃和酒拌過蒸半天),甘草、五味子各五分,再加入生薑一同煎煮。

托裡越鞠湯(適用於情志鬱結導致的六鬱症狀)

用人參、白朮各二錢,陳皮、半夏各一錢,山梔子、川芎、香附、蒼朮各七分,炙甘草五分,再加入生薑和紅棗一同煎煮。

回毒金銀花湯(適用於毒邪侵襲)

用金銀花連梗二兩,黃耆四兩,炙甘草一兩,加入三碗酒,隔水加熱燉煮三個時辰後服用。

五味子湯(適用於陰液虧虛)

用五味子、生黃耆、麥冬、人參、炙甘草各一錢,用水煎煮,白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五次,溫熱服用。

犀角膏(適用於熱毒)

用犀角、琥珀各一錢,人參、茯神、辰砂、棗仁各二錢,冰片二分半另外研磨成粉,然後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成膏狀,裝在瓷瓶裡保存。每次服用一彈子大小的量,用麥冬湯化開後服用,每天服用五次。潰瘍之後不宜使用。

止痛神功散(適用於潰瘍後疼痛)

用大黃三錢,沒藥五錢,甘草節四錢,綠豆粉、蘇木、乳香各二錢,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開水送服。

散毒飲子(適用於騎馬摔傷)

用黃耆二兩,炙甘草、天羅、山藥、鬼繫腰(生長在石頭上的用,生長在樹木上的不用)各五錢,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至七分,加入三杯酒,再煎煮至沸騰,去除藥渣後服用。

勝金丹(用於發汗)

用製過的白砒霜、麝香各五分,蟾酥一錢,雄黃、辰砂、乳香、沒藥、血竭各一錢半,全蠍、天龍(去除頭尾炙烤過)、穿山甲(炙烤過)各三錢,炒過的僵蠶五錢,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砂糖調在蔥頭酒裡送服。

一粒金丹(用於瀉下)

用沉香、乳香、木香各五分,巴豆霜一錢半,將棗肉做成如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根據個人的體質虛實程度,先喝一口水,若要瀉下一次,胃腸功能好的人只喝三四口水,之後用水送服藥丸,若瀉下多次,要立刻用米湯來補充。